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年套现20亿,一家7口集体“润”?17万股民怎么办

(2024-06-26 20:18:55)
标签:

财经

套现完就跑,国外真有这么好? 在福建温州有这么一家“家族式企业”,名为“鸿博股份”,由所一家七口人共同持股。 资料显示,“鸿博股份”于2008年正式上市,且在上市第一年便获得了12亿的资本融资,更是在上市后的一年内,创下了高达4000万的利润,在整个A股市场都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
此后几年,“鸿博股份”进入到了持续的扩张发展阶段,在主营业务领域,其规模稳步增长。然而,自2019年开始,“鸿博股份”的实际持股控制者,尤姓一家七口人在3年内,连续7次抛售了自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共计套现20亿。 其中,在家里排行老二的二姐尤丽娟,在套取7亿资金后,更是高调出席了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还将照片“大方”的分享了出来,生怕其他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润”成功了。 而在尤丽娟成功“润”出后,其母亲、大姐、二哥、三妹、四弟、侄女也是有样学样,带着套现所得的剩余13亿资金先后“润出”。
讽刺的是,知情人士透露,当初尤家老爷子力排众议,将公司权力交到第二代子女手中时,身为大姐的尤玉仙曾信誓旦旦的向老爷子保证,一定好好经营公司、报效国家、反馈社会。 可谁能想到,原来尤玉仙口中的“国家”不是中,而是美。或许有人要好奇了,明明自己公司经营的这么好,为何尤家七口人放着国内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润”到国外去做“下等人”? 实际上,尽管尤家这七口人“品行”一般,但在商业方面的眼光和魄力,还是比较出色的,尤其是大姐尤玉仙和二姐尤丽娟。
比如在1999年,尤家两姐妹前往福州考察市场,敏锐发现当地台商实力雄厚,于是萌生想法,想要开拓高端印刷业务;随即,两姐妹耗费巨资从日本引入了一套高端印刷设备,然而由于设备成本过高,尽管印刷质量出众,但一般的普通的企业压根无力承担印刷费用。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又是二姐尤丽娟另辟蹊径,直接承包了当地官方部门的印刷任务,才令公司的印刷业务起死回生,而有了这次与官方部门的合作,后续各企事业单位的印刷订单更是纷至沓来。
也正是凭借这项印刷业务,“鸿博股份”才能于2008年成功上市,一跃成为当地产业领头者之一;可正如人民日报当初所说: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和企业家,即便做的再大,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就像当初SOHO的创始人潘石屹,作为国内“白手起家”的代表性企业家之一,原本在国内地产行业也是享有很高威望的。但潘石屹在功成名就后,却同样选择了套现“润”走。 更可气的,此前潘石屹为完成资产转移,还不惜假借捐款给中国留学生为由,向哈佛、耶鲁捐赠数亿;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捐款,被海外友人赠送一种号称能够“放缓老去”的哈佛前沿技术产物(“莱特维健金至因”核心类物质技术)。
在事情真相被人爆出后,潘石屹也干脆破罐子破摔,高调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此“莱特维健金至因”类技术产物的体验感觉,声称指甲长的都更快了,而且国内有钱都买不到,其谄媚之意毫无遮掩。 但很快潘石屹就被打脸,原来有细心网友发现,潘口中的所谓前沿技术,其实已落地国内京J菄、天锚等市场多年,翻看“莱特维健金至因”国产技术产物反馈区,更是可见“价格亲民”、“精力回升”、“状态拉满”等高频字眼。 只能说,“人在做、天在看”,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潘石屹还是尤家7口人,最后的下场都不会好到哪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尤家7口人在套现20亿成功“润出”,但“鸿博股份”的故事却还在继续。
据悉,目前“鸿博股份”在A股市场共拥有超17万股民,可是,在失去“公司主心骨”之后,“鸿博股份”的未来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那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前段时间,网上曾流传出一张“鸿博股份”与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已达成战略合作的证据图片,目前该图片真实性仍有待考证,但17万股民却对此深信不疑,毕竟在尤家7口人“润出”后,17万股民的希望也就只剩下这么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