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市政策频出,就是不降房价,真是这些原因吗?

(2024-03-11 14:40:29)
标签:

房产

商品房,作为市场的宠儿,其价格随着市场的律动而舞动;作为投资的明珠,它的价值在涨跌之间演绎着常态。然而,总有些外界的声音疑惑,为何不让房价尽情跌落,期待其反弹的曙光呢?这疑惑,如同对繁星的迷茫,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房地产这片浩瀚星海的奥秘,方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房产持有者,乃社会稳定之磐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房价大幅下挫,必将引发连锁反应,给社会带来诸多困扰。首先,那些长期呼吁降价的购房者,在房价真正下跌时却变得犹豫不决。他们对房价的微小波动极为敏感,害怕买后房价继续下跌,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损失也难以承受。这种心理导致购房需求减少,市场陷入低迷。
其次,新房销售同样受到冲击。二手房市场陷入僵局,房东纷纷下架房源,但开发商却面临贷款利息上涨的压力。为了回笼资金,他们不得不降价销售,然而降价后的房子却依然难以售出。再者,楼盘烂尾现象频发。部分不负责任的开发商看到降价后销售仍不景气,便选择躺平,任由项目烂尾。这不仅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土地市场也遭受波及。开发商资金紧张,对后市持悲观态度,导致土地储备减少。地方政府在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无法收回,土地流拍现象屡见不鲜。建筑业同样难逃厄运。开发商无法开工新项目,在建项目因资金短缺而拖欠工程款。这使得建筑业的各个环节,从设计师到钢筋工,都面临工资受损的风险。
最后,银行业也深受其害。开发商的项目融资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减少,连装修贷和消费贷也随之下滑。这不仅影响了银行的收益,还导致理财利率不断下降。土地出让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其收入锐减无疑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乃至开发商,都深知大幅降房价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敢轻易涉足这一雷区。
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家都知道,就是不肯公开说出来。那就是,当权者个人都有不少的房产——现在已知的是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的原党工委书记徐长元,共有2714套房子,价值几十个亿——如果房价大跌,他们的资产就会大幅度缩水,所以,他们一定会利用手中的权力,阻止房价下跌。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它的规模庞大得令人惊叹。全国房地产总值高达450万亿,宛如一个巨型的宇宙,它的规模几乎是GDP的4倍,是股市总市值的5倍。与之相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仅为38万亿,犹如这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仅占其8%。这些房子,如同宇宙中的恒星,它们以自有资金为燃料,没有过多的杠杆支撑。 全国财政收入20万亿,也仅占房地产总值的4.5%。这就像是宇宙中的一颗流星,虽然璀璨,却无法改变宇宙的浩渺。楼市,这个宇宙中的巨人,它的起伏直接影响着财政的收入,而财政却难以撼动其价格的稳定。全国社保基金余额4.8万亿,更是仅占房地产总值的1%。这就像是宇宙中的尘埃,即便投入楼市,也难以泛起一丝涟漪。
房地产,这个支柱产业、实体经济,它如同宇宙中的星系,而每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则像是星系中的一颗颗星星。这些星星,它们的持有者分散而众多,即便是持有数十套、上百套的人,也仅仅是这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这些持有者,大多是本本分分的本地居民,他们与炒房客无关,与投机者无关。
如果把一个城市的房地产比作一只股票,那么这只股票的股东人数众多,持股分散,没有庄家操控。大多数的资金都是自有资金,这使得房价无法被恶意炒作。而事实上,无论房价涨跌,99%的房产持有人都会选择坚守,他们是楼市稳定的基石,是这片宇宙中的静默守望者。
因此,房价的涨跌并非简单的市场行为,它背后承载着中国经济的庞大体系。让房价自由跌落,并非明智之举。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盼望房价大跌,是不可能的。哪怕救市一直失败。
注:1、图如侵权,告删。2、欢迎转载,禁止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