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姚洋:房价没跌到位,民众有钱也不敢买!

标签:
房产 |
北京大学国发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姚洋先生,在2024年1月24日的《经济大家说》栏目中,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观点。他深入剖析了老百姓不买房的原因,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姚洋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这两年,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速度过于缓慢,房价早就应该下跌。国家高层和地方政府,却坚决不让房价下跌。这样的做法,恐怕只能让房地产市场更加萧条。姚洋先生强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老百姓没钱,而在于他们不敢也不愿购买房产。要让房价调整到位,才能激发老百姓的购房意愿。这一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既不同于以往的专家观点,又似乎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姚洋教授的观点,仿佛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老百姓真实想法的窗户。
对于老百姓不买房的原因,专家们众说纷纭。有专家认为,老百姓的钱大量存放在银行,并非没钱买房;也有专家认为,只有房价上涨,老百姓才敢买房。然而,姚洋教授却独树一帜,他认为只有当房价跌到位,老百姓才敢购房。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打破了人们对于购房与房价之间关系的固有认知。姚洋教授进一步解释,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老百姓在购买时会受到“追涨杀跌”心理的影响。当房价看涨时,他们会纷纷抢购;而当房价下跌时,他们则持币观望,不敢轻易出手。
姚洋教授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他认为,如果房价一直缓慢下跌,老百姓的购房兴趣和胆量将受到抑制。在他们看来,房价仍有下调的空间,此时购房无疑是一种冒险。因此,要让房价跌到底,跌无可跌,老百姓才会勇敢地出手购买。此外,姚洋教授还指出,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也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违背经济规律,不让房价跌到位,房地产市场很难稳定下来。
房价的“跌到位”,究竟是怎样的概念呢?姚洋坦言,这个问题,还真无法准确地判断。他指出,民间对住房的需求始终旺盛,然而资金短缺却成为了大家面临的难题。姚洋认为,房价的下跌幅度需在百姓承受范围内,一旦达到这一平衡,市场自然会有人出手购买。这一观点,或许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不是百姓无钱购房,而是房价的下跌幅度和速度,需与百姓的承受能力相匹配。
姚洋教授进一步举例说,前一阵子,西安房价的腰斩,确实引起了一波购买潮。但这一逻辑,放到三四线城市是否同样适用?房价的跌幅难道不会更甚?尽管这一设想听来颇为超前,但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多数家庭确实承受不起房价的大幅下跌。而那些有能力购房的群体,在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时,也会变得犹豫不决。
总之,姚洋教授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老百姓不买房的根源所在。他强调了房价调整的重要性,并呼吁让房价跌到位,以激发老百姓的购房意愿。这一观点不仅具有启发性,而且对于我们理解房地产市场和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近两年多,国家高层和地方政府的救市,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已经多达数千次,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在这些政策和措施中,没有一次是让房价下跌的。而真的想让房地产市场重新火爆起来,恐怕只有一条,让房价下跌,让普通民众买得起房子。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
后一篇:鑫苑置业,又被郑州银行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