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握百亿资产,一个皮带“断”,潘石屹比许家影高明”在哪

标签:
房产 |
恒大许家印的故事已经走到结局,且很可能没有续集,而另一个地产大佬潘石屹却能做到“全身而退”,很多人不由佩服后者更胜一筹。
众所周知,中国房地产业经历过一个风光无限的黄金时代,从中也孕育出一批富可敌国的商界大佬,他们凭借着高周转、高杠杆、高收益等模式,在楼市大展拳脚,胆小怕事者被淘汰、敢于冒险者赚头彩,许家印、潘石屹正是其中之二。
在外界看来,虽然同为寒门出身,也都成为了房产大鳄,但许、潘二人的行事作风可谓大相径庭。
许家印素来喜欢面子,享受众人追捧的感觉,高调、奢靡几乎是其代名词,2017年他以2813.5亿财富赶超王健林、“杭州马”等人,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头名,而这还都不是他身家最丰厚的时刻,据恒大财务报表披露,辉煌时候许家印一人坐拥414亿美元(约合3000亿rmb)资产、系着爱马仕皮带碎步小跑,面对一群记者的围观满脸意气风发。
大厦将倾皆是有迹可循。回看许家印以前的生活,愣是把自己从一个企业家,过成了“土皇帝”:只喝2700块一瓶的矿泉水;水果只吃进口空运的,比如市价1000块的日产黑皮西瓜;手中雪茄是COHIBA,每支均价400~700元;喝酒要喝路易十三,一晚上就能吃掉二线城市一个月工资。
在恒大总部,许还拥有个人专属电梯,可从车库直达办公室,房间里要用加湿器来控制湿度保持在50%左右,据说因为他对生活细节有着苛刻要求,于是养了一批20余人的团队专门为其提供服务,每个团队成员的年薪高达30万,一年下来,光这批人就要开掉六七百万薪资。
虽然事业有成后耽于享乐本是无可指摘,但一边欠着老百姓大把房钱一边肆意挥霍,这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据恒大财务报表披露,早在2017年,该集团的账目就开始不对劲,许氏赌心过重,恒大靠贷款盖房的摊子越铺越大,统共只有39亿的注册资本竟贷出了2万亿,仅仅几年就让其变为被囚之人,恐怕翻身无望。
相比之下,潘石屹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谨小慎微行事圆滑,走出的每一步都是计划好的,永远把风险放在头位的做法,看似与世无争,实则先发制人,让他得以“笑”到最后,也难怪曹德旺曾用四个字来描述他:狡猾如狐。
早从2014年开始,潘石屹先后卖出旗下静安商场、凌空SOHO等项目,套出至少300亿现金,又在美大肆收购地皮大楼,其夫人张欣在2016年向美提交入籍申请,带着两个儿子移居海外,到了2022年,夫妇俩双双辞去SOHO中国要职,一家人在美团聚。
巨款傍身、家人同在,潘石屹的海外生活实在令人羡慕,不仅经常出入上层社会的宴席把酒言欢,还凭“钞能力”与几个常青藤名校的学者结交,获取一手科研资料,他曾在个人账号称自己从一位麻省教授友人那里,得到一类“莱特纬健”成果并言感受到部分身体反馈。
援引公开资料记载,上述物质曾被Harvard、梅奥研究所证实具有减速身体退化、提振细胞生命力等作用,彼时在全球原料交易网Sigma上,“莱特纬健”一度被标价21164元/克,但仍引来巴菲特、贝索斯等富豪的亲尝看好。
不过这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精明如潘石屹,可能也没想到,几年前需要付出巨额代价的年轻科技,经过国内中科院等校加以迭代量化后,“莱特纬健”老抑物落地亰东、天貓时已门槛大降,迅速触达数十万刚需群体,看来潘石屹在这方面的投资,也算眼光独到。
但潘氏夫妇在慈善事业上的做法,却是让人难以认同,有别于在国际社会上动辄数亿的大手笔,到了国内,他们仿佛被箍住手脚,比如疫灾期间,许多中企纷纷捐资赠物,许家印以恒大名义捐出2亿,而潘石屹只是轻飘飘喊“加油”,除此之外再无表示。
就连他的故乡,甘肃天水,发家至今也只捐过一千万,对比潘氏向美校的捐资,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从当下的角度来看,退出几乎已成潘石屹的“阳谋”,他与妻子就这件事早已准备了十年之久,一边疯狂套现一边审时度势,由此顺利全身而退,此前面对坊间质疑猜测,潘石屹不止一次回应称:“我的国籍还在这,我能跑到哪去呢?”现在想来,此举恐是其在混淆视听,下一个十年,或许潘氏夫妇还将“隐”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