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3年1月3日),《观点网》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条消息的标题是:“阳光城截至2022年11月26日已到期未支付债务本金为436.32亿元”。实际上,这个数字有误,按照消息的详细内容来看,这个数字应该是452.92亿元。
该消息称,截至2022年11月26日,闽企阳光城地产集团,已经到期没有资金兑付的债务,不包括利息在内,就高达436.32亿元。这些外债,主要包括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借款、拖欠的合作方款项(工程款、材料款等)、公开市场的相关产品(境外美元债券、境内人民币债券、理财产品)等。
在阳光城这些外债中,为自己内部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的债务本金,高达208.25亿元,没有兑付;其发行的境外美元债券,本金是10.1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70.75亿元),没有按期偿还;其发行的境内人民币债券本金是175.92亿元,没有按期偿还。逾期未付的本金,合计金额是454.92亿元。如果加上利息,很有可能会超过500亿元。
可能不少朋友对于数字不是太敏感,500亿元,究竟是个什么概念,比较模糊。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2021年全年,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500亿元,相当于1423366个人的年均可支配收入。如果你们单位是100人,相当于1.42万个这样的单位。阳光城逾期的负债是500亿元,而在2022年三季度末,阳光城集团的净资产,只有180亿元出头。通俗地讲,阳光城的逾期负债,就高于其净资产的2.76倍。
这么多逾期的债务,按照一般的规律来看,阳光城已经无法兑付。也就是说,阳光城已经没有办法偿还这么巨大的债务。正因为这样,不少阳光城的债主,把阳光城告上了法庭,希望法院强制执行,能够收回一些债务,减少一些损失。所以,阳光城被司法执行的事例多如牛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23日,除掉已经披露过的诉讼、仲裁案件(执行诉讼、仲裁案件有多少,消息没有披露,我们不得而知),阳光城集团及其旗下的控股子公司,连续一年内,累计新增有关法院的执行文书,涉及的案件金额,高达9.31亿元。而阳光城最近一期经过审计的净资产,只有181.84亿元。
2022年10月13日,《乐居财经》发表消息,说根据阳光城集团发布的公告,除去已经披露过的诉讼、仲裁案件外(数据不详),阳光城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在连续12个月之内,累计收到的相关法院执行文书,涉及正在执行的案件金额,合计是5.99亿元,占阳光城集团最近一期经过审计的净资产的比例为3.3%。
2022年9月7日,《乐居财经》发表了一条消息,“阳光城被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合计215.27万元”。消息说,9月6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法院,在5起执行案件中,把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列入被执行人。这些执行案号和金额分别是:案号(2022)湘0112执4415号,执行的标的是510254元;案号(2022)湘0112执4404号,执行的标的是205820元;案号(2022)湘0112执4413号,执行的标的是1025002元;案号(2022)湘0112执4403号,执行的标的是205820元;案号(2022)湘0112执4397号,执行的标的是205820元。
2022年4月24日,《财经九号院》的消息,“阳光城:林腾蛟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6亿”。执行法院为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文号是“2022闽01执228号”,执行的标的是6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曾经的千亿开发商阳光城集团,已经千疮百孔,没有了阳光。
注:1、图片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