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景》教学设计

(2015-06-11 10:09:42)
标签:

教育

《无锡景》教学设计

五里界中学 赵芃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四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

【课    时】 1课时

【课    型】唱歌课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南小调《无锡景》,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2.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齐唱《无锡景》,乐意学习用方言演唱片段,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3.能比较《无锡景》和《桃花红杏花白》的不同韵味和特点,初步了解民歌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语言习俗等因素有关。

【教材分析】

《无锡景》是引领学生感受我国民族音乐——江南音乐魅力的一首歌曲,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歌曲为五声调式,共起、承、转、合、趋于下行的四个乐句,歌词中常用“呀”“末”等衬词,听起来亲切柔和、优美、耐人寻味。极大的附和了“弘扬民族音乐”的新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无锡景》能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及装饰音的把握。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达标意图

教 学

用 具

 

情境

 

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无锡景》,歌曲属于民歌三大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类?

2.出示课题

发挥音乐的弥漫性,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多媒体播放歌曲和图片

 

 

 

 

 

 

 

 

 

 

 

 

 

 

 

 

 

 

 

 

 

 

 

 

 

 

了解歌曲的相关内容

 

 

 

 

学唱歌曲第一段

 

 

 

 

 

 

 

 

 

 

 

 

 

 

 

 

  

用方言学唱歌曲第一段

 

对比聆听北方小调

3.完整聆听《无锡景》

思考:歌曲中描述了哪些无锡风景?

4.聆听教师范唱《无锡景》第一段

思考:①歌曲共有几个乐句?

      ②歌曲中没有出现哪几个音?

5.轻声柔和的跟琴唱一字多音练声曲hi ya(一口气)

6.跟范唱不出声读第一段歌词,带上表情

7.跟钢琴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①歌唱状态②咬字③节奏

8.教师分别范唱带衬词和不带衬词的第一、二乐句,体会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9.跟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10.师生接龙学唱第二段歌词

11.学生分组视唱第三段歌词,一组唱另外一组判断视唱是否准确

①歌唱状态②咬字③节奏

12.欣赏方言版《无锡景》视频,说说方言版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13.跟钢琴模仿用方言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①歌唱状态②音色③表情

14.聆听小调歌曲《桃花红杏花白》

思考:这首歌曲是否也来自南方?为什么?

15.民歌特色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

了解的歌曲表达的内容

 

认识五声调式

 

 

 

 

熟悉歌曲的节奏

 

熟悉歌曲第一段的旋律和歌词部分

 

 

了解衬词的作用

 

 

 

 

 

 

体验方言版的不同韵味

 

 

 

 

了解民歌特色的形成因素

出示

幻灯片

 

 

 

 

 

 

 

出示

乐谱

 

 

 

 

 

 

 

 

 

 

 

 

 

 

 

 

出示方言版注音乐谱

 

课 堂

小 结

    小调是民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走进民歌,有兴趣欣赏各地区、各民族留存的更多的经典作品,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非常动听,有机会我们再来一起分享。

 

《无锡景》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前播放《无锡景》背景音乐及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了五声调式,并通过调式音阶的模唱,初步熟悉五声调式的旋律概念,为学习新歌《无锡景》打下基础。在学习新歌时,采用阶梯式,从听听《无锡景》到唱唱《无锡景》再到品味《无锡景》,从学唱歌谱到用普通话学唱再到用方言模仿演唱,最后拓展到小调的知识,及小调特色的形成因素,并欣赏了苏州弹词《无锡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江南小调的魅力!       

由于歌唱教学时间安排不紧凑,拓展部分深入的还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无锡景》需要以轻柔的声音去演唱,但是由于学生习惯于大声的唱,再者部分男生处于变声期,所以要求达柔和的效果,一节课上很难完全做到。在正式学唱之前没有给男生做适当的铺垫,反而在练声时采用喊嗓,与自然、柔和的歌唱目标背道而驰,学唱过程中没有及时的鼓励、引导男生,导致男生在学唱时没有做到轻柔的演唱。

在拓展部分,学生乐于欣赏苏州评弹《无锡景》,也很积极的跟随教师用方言学唱第一段歌词,我相信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民歌、感受民歌、体验民歌,他们一定会热爱民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