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研讨课初中组评课记录
(2015-01-05 09:39:00)
标签:
教育 |
12月25日上午在二中听了两节初中音乐课,这两节课侧重点不一样让我收获颇多。林来源老师我是第二次听他的课了,这次他上的内容是七年级唱歌课内容《桑塔露琪亚》。整节课林老师语言风趣幽默和学生很亲近,导入环设计精妙,也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整个教学设计十分流畅,要求了学生的唱歌课习惯,和声音的要求。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准确,如果学生参与唱的环节再多一点就更好了。
而陈浩老师我是第一次听他的课,他这节课没有上课本内容主要通过学习歌曲《同一首歌》来指导中学生的发声技巧。他主要从歌唱的姿势呼吸等等来要求学生的歌唱方法,整节课讲歌唱发声技巧非常的多,可以说是一节理论讲座课,但我个人认为对于初中的学生能全部掌握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很可能都没有全部消化,我觉得像这样注重唱歌发声技巧是值得我学习的,但是在每一节唱歌课课如何把它融入到里面去这是值得我去思考的。看到他上的内容使我收获颇多,我平时也在犹豫如果光给学生讲技巧学生不容易消化,而且课堂也有点枯燥,我在想如果每节唱歌课都只讲一部分内容,对学生也只要求做一部分要求,那么每学期学生就都会学习到一点点发声技巧,这样一年至少学生可以有十节课学习了发声技巧,这样坚持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法泗中学陈燕霞评
林来源老师课:教学亲切自然幽默。范唱动听,教学应变能力强。本节歌唱教学课完成得很好,只是在教唱时,教学方法应多样,有些变化就更好了。
陈浩老师课:陈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有关中学生发声技巧的唱歌课,非常实用,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为我在教学比较吃力的唱歌教学这一环节指明了方向。我觉得对于中学生发声技巧这块是每节唱歌课都要涉及到的,没有平时这样每节课的进行声音,节奏,乐感的训练,唱歌课光唱一首歌解决不了问题,到头来学生还是不会唱歌也唱不好歌。
四中李洁评
林来源的课:
亮点:1、课堂的整体布局比较合理
建议:1、在教唱乐曲模拟发声的时候能够完整的“lu”一遍,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感受。
“渐强渐弱”,这是七年级学生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所以我认为应该要讲到。
陈浩老师的课:、
亮点:1、能够运用常规课的方法浅显地讲到歌唱的基本状态与技巧。
建议:1、《同一首歌》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完整体验,毕竟是想要达到“用更美的声音歌唱”的目的。
二中胡丽萍评
《桑塔露琪亚》:林老师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风趣,课堂驾驭能力强,导入新颖,结合意大利的名胜、美食等,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建议:教唱方法可以多样化,如接唱,模仿节奏练习等;可以引导学生从力度,情绪等方面分析二段体,让学生自己了解二段体知识。
《中学生的发声技巧》:陈浩教师基本功扎实,用理论结合实际练唱,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了发声的技巧。建议:演唱《同一首歌》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气息,换气方面分析,不要过多纠结歌曲的演唱顺序。
赤矶中学郑瑛评
陈浩老师课:练声曲可以改成玫瑰花多美,首先让学生读,再用读的感觉来唱,像说话一样去唱歌,要求太多反而让学生很苦恼,情感部分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在唱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手势,学生自然会发现哪里情绪激动哪里该柔和。
林来源老师课:教学形式是多样的,但是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上做到面面具到,这节课的亮点在于导入非常自然和旋律线对歌曲的直观表达。我很喜欢林来源老师这堂课。
建新中学陈冰冰评
二中林燕评
听了林来源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林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歌唱状态,教态自然,语言幽默风趣,学生都积极配合老师,互动的地方可以更丰富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歌曲的分析学生很感兴趣,在教唱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听范唱跟着哼唱再随钢琴学唱,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没有听一遍音乐范唱,学生对歌曲的把握就有点不太准确,唱歌的时间相对短了,学生意犹未尽。
一初中范雯薇评
郑店中学段静评
林来源老师整节课闪光点很多:教师教态自然大方,风趣幽默,音乐教学功底较扎实,应变能力强。教学目标明确,导入部分自然流畅,循序渐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几点建议:1.录音是否可以再多听一遍,学生听的太少2.解决难点附点节奏的时候是否可以划拍子3.整合1.2.点,我认为可以放在教授部分第三步后面,再听录音,划三拍子图示,身体律动,既能多听一遍,又能熟悉歌曲节奏,还能体会“船歌”的感觉。
陈浩老师的课教学内容丰富,从唱歌的基本姿势到唱歌的发声方法,最后还进行了发声练习,环节紧扣,目标清晰。不足之处:1.能否把歌曲的学唱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发声练习结合歌曲,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大一些2.在讲发声原理的时候,能否请一个或几个学生上台去做示范,学生可以更直观接受,又能让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求实中学黄珊珊
一初中黄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