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我要你用功读书,是希望你将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谋生!
http://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17/173526/201611/HAkgT89p_y3M0.png
孩子最大的挫折
就是来自亲人的否定
http://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17/173526/201611/hOzwxw1o_c3lC.png
有句话叫做“可怜天下父母心”。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是这种“好”,也需要孩子的回应,需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接受,而不是用棍棒暴力或语音暴力强行施加。
《爱与勇气》中有言:“暴力,不论是精神上或是肉体上,形成的结果就像是对一个人施行长时间的诅咒,这种诅咒使人远离了内在柔软的地方,因而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我曾接触过一个90后小姑娘,总是怯生生的,说话非常谨慎,很少在会议上或者讨论中发言,也不喜欢跟同事们交流,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
后来渐渐熟络起来,小姑娘说起,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每次稍微说错话了,爸爸妈妈都会很严厉的骂她。
渐渐的她就觉得说话是件特别累的事情,而且如果说的不对的话,特别丢脸。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说。渐渐的也就不怎么说话了。
这些可能是很多父母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的事情,或者即使知道了,父母辈的人也并不会承认,“一句话嘛,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还是你们自己承受能力不行。”
但这种影响真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几乎就是他的整个世界。父母对他的态度,就是整个世界对他的态度。
所以当父母亲经常否定他、甚至羞辱他、嘲笑他的时候,他的挫败感是巨大的,并且是无法言说的。而当这种挫败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轨迹,甚至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逼孩子学习没有错
方法不对才是错
http://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17/173526/201611/hfzLRHEp_2Vzi.png
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接受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当周围的孩子们都比自己家孩子优秀的时候,很难克制住内心的情绪。
再加上现在竞争如此的激烈,成绩好代表机会多,大学好代表平台广。身为父母,去逼迫孩子适应残酷的竞争,去督促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都没有错。
其实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是出在父母们的想法上,更多的是出在父母教育的方法上。
孩子学习时最需要的,不是激将法或者挫折教育法。而是来自家人的信任和指引。
龙应台对儿子说,我要你用功读书,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这就是很好的指引。
只有当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真心爱他的,并且这份爱不会因为他的成绩好坏而改变的时候,孩子才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而只有带着这份安全感和幸福感去学习的时候,孩子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听得进去你的管教,才能发掘得出自己的潜能。
至于说我们做家长的和做孩子的,一起努力过之后,结果是学业有成,还是依旧落后于人,都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和回忆而已。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接受他努力之后的所有结果。
永远别把分数,凌驾于孩子身心健康之上。永远别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他达不到你的要求,那么他就会失去你对他的爱。也别因自己的一时口快,让孩子赔上了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一生。
爱孩子,就接受孩子的一切,无论努力过后他飞黄腾达或碌碌无为!
http://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17/173526/201610/rSaYyjbL_7ps1.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