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赏析六首

(2021-06-16 18:42:19)
标签:

杂谈

诗词赏析

第一首

七律 七七抒怀     
作者/陈世富
霜鬓衰翁老眼花,魚纹道道失光华。
冥顽痼疾绵缠久,昂贵朱丹亦近奢。
喜有诗词成永伴,更欣亲友护残艖。
誓研平仄探音韵,不惧阎君薄上叉。
    赏析人/张世林
    作者写这首诗是怀着一种浪漫主义色彩的乐观情绪来构思的,一气呵成!起句“霜鬓衰翁老眼花,魚纹道道失光华。”从这句诗来解析,作者年事已高,已是耄耋之年,身体衰弱,白霜两鬓,由原来的青丝变成了今天的银发,这是一个衰老过程。重点描写了老年人的特征,视力模糊,两目昏花,眼角布满了鱼尾纹,犹如今天的二维码,肌肤失去了光泽,失去了弹性,已没有年轻时的风度。承句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不但年老而且还久病缠身,沉疴难愈。颔联采取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和象征用典的表现手法。其中“朱丹”一词,是指膏、丹、丸、粉、散之类的药品,这些药品虽说不算好昂贵,但对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不太承受得起!君不见,一个伤风感冒都要花好几百块才能治好,何况说是痼疾沉疴?在转句里,作者把笔锋一转,不居于寂寞,最酷爱诗词方面的文学,常常与诗词作伴为伍,只要有诗词抒发感情,病就立刻减三分,这叫“不药而愈”,其实这也是一种精神支柱和心理作用。对句中的“艖”,它的本义是小船,这里用了借代修辞手法,借甲事物来写乙事物,也就是借景抒怀,从侧面烘托,作者把病体比喻成“残艖”再恰当不过了。“更欣亲友护残艖”,多亏有亲戚朋友的珍爱和呵护,从而增强和坚定了自信心,为尾联作了陈设铺垫,才有信心和决心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唐风宋韵,钻研诗词平仄格律。“不惧阎君薄上叉”,民间有一句俗语叫“阎王勾薄子”,所谓阎王他比包公还铁面无私,再多的银子都买不获他,不可能说某个人的钱多塞点私包袱你就要多活几天?这纯属是一种无稽之谈,生老病死,完全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作者也把这方面看得冷淡,该吃吃、该喝喝、该娱乐、该挥毫、该泼墨尽情享受,尽情发挥!从整首诗来看,起承转合,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写得很现实、很浪漫!不足之处,“艖”和“叉”没有隔韵,犯连韵了!这是小问题,不算硬伤,瑕不掩瑜,仍是一首好诗!

第二首

七律 . 北斗导航
作者/任永叔
从来北斗指航程,打破艰难智慧生。
敢上天宫寻日月,能和云彩论阴晴。
车船行路明方向,导弹升空作眼睛。
雾霭重重何足惧?新科发展颂精英。

赏析/张世林

这是一首咏物诗,“北斗”一词,从广义来说,象征有很多种事物,从狭义来说,特指天上的北斗星。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此诗中这个北斗,又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北斗导航。作者采用了比喻、夸张、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具体描述了北斗导航在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起句“从来北斗指航程,打破艰难智慧生。”,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北斗是用来干什么的?接下来写北斗的诞生,这是科学尖端技术,不像木匠做一张桌子,做一个板凳那样简单,而是突破困难重重,在没有先例的条件下刻苦攻关,终于成功发明创造了北斗导航,这是科学家们的智慧结晶,不知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承句“敢上天宫寻日月,能和云彩论阴晴。”,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很有气势,一个“敢”字怎可了得?有勇气、有胆量,大有“可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言壮语!敢追星月,敢戏云霞,这是诗词中的一个亮点,值得品味!转句“车船行路明方向,导弹升空作眼睛。”,北斗系统除了军事上用以外,还广泛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方便百姓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等等,要说他的优点和好处,三两句话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在没有北斗系统之前,美国用GPS就控制了我国的电网,让我国当时的时期处于危险的状态,处处卡我们的脖子。北斗导航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再以“寄人篱下”看人家的脸色。合句“雾霭重重何足惧?新科发展颂精英。”,这个“雾霭”不仅仅是指天空中的云雾,应该指所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即使荆棘载途,也将一往无前!新科发展颂精英,这句话虽然有点平淡,“精英”是什么?不就是那些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简短的一句话,高度赞扬了科学家们的丰功伟绩!从整首诗来看,虽然没有堆砌华丽词藻,但是写得很实在。表达方式,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表现手法,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即使在修辞手法上有点夸张,也不是浮夸,而是实事求是,恰到好处,是一篇值得品味的好作品。

第三首

七律 .看县城变化 庆建党百年

作者/胡仲文

起眼长宁看变迁,县城建设日中天。

泥墙瓦屋无踪影,别墅洋楼有万千。

两路四桥南岸扩,五横三纵北郊延。

民生改善超千载,颂德歌功庆百年。

赏析人/张世林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写作背景,正值庆祝建党百周年之际,作者思绪万千,激情挥毫,把长宁县的发展写得淋漓尽致,大书特书,泼上了浓墨重彩一笔!此诗主要描述了长宁百年来的沧海桑田以及山乡巨变,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首联“起眼长宁看变迁,县城建设日中天。”,起句简单明了,一语道破。“变迁”就是指事物发生变化及其过程与结果,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辉煌的结果。举目眺望,长宁的建设正是如日中天,也是最兴盛的时期。颔联“泥墙瓦屋无踪影,别墅洋楼有万千。”,承句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用了一对反义词“有”和“无”重点阐述了长宁以前是啥样子?现在又是啥样子?上了年纪的人都晓得过去的长宁老街旧貌、泥墙瓦屋;再看今天街道繁华,亭楼别墅,通过这样一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大相径庭。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吹牛是吹不出来的。颈联“两路四桥南岸扩,五横三纵北郊延。”,这两句主要写了长宁县城的布局概况,一“扩”一“延”就把长宁县城规模扩大起码三分之二以上。再用事实说明:“两路”即长宁高铁和高速,这是交通经济命脉,没有这两路作支撑,长宁怎么谈发展?“四桥”即长宁大桥、鲤鱼湾大桥、黄金滩大桥、步行桥等。这四桥横跨淯江河,把南北交通连成了一个整体,既可以解决行人车辆通行,又成了长宁的风光景点,每当夜幕降临,两岸霓虹闪烁、灯火辉煌!回过头来再看北郊,是高速路出口与高铁站的接壤点,这一带风光秀丽,高楼林立,再加上国家级卫生县城的称号,大大提高了长宁的品位。尾联“民生改善超千载,颂德歌功庆百年。”,民生改善涵盖比较宽广,总结起来就是全民达小康,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通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风雨兼程,长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所以,我们要感恩,为共产党歌功颂德,同时,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这首诗也可以作为一份浓重厚礼!从整首诗来看,构思别致、词雅律工、文笔隽永、意境清新、层次分明,特别是中二联对仗工整,用词恰当,语言朴实。首尾两联,前后呼应,既有因又有果。不足之处,用了一个重复字“千”。不规则的重复字占据了有限的文字资源,而且还有点碍眼,要做到字斟句酌、惜墨如金。

第四首

七律 . 祝贺刘治国先生荣获四川百杰 . 新经济十大风云人物光荣称号

作者/张恋伯

石龙溪雅秀,刘府出英贤。

学士从商企,宏图闯贵滇。

信诚财富旺,乐善舍施先。

十大风云杰,川中君领前。

赏析人/张世林

这是一首咏现代人物诗,作品中的主人翁是刘治国,根据人物特点,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赞扬美好事物,传递正能量,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首联“石龙溪雅秀,刘府出英贤。”,石龙溪是旧建制一个乡,单从这个地名来看,已经蕴藏着美好的意境,再加作者给他冠上“雅秀”二字,更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犹如锦上又添花!这是一种烘托渲染,并引出了下文:在这样美丽风光的村子里,出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这个人就是刘治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农民企业家。颔联“学士从商企,宏图闯贵滇。”,贵指贵州,滇指云南。刘治国出外打拼闯荡江湖,就是在云贵川三省找到了发财路子,大展鲲鹏志,畅游商海中,通过多年来的摸爬滚打,事业成功走向了巅峰。颈联“信诚财富旺,乐善舍施先。”,他为什么成功?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原来经商是有道的,作者送他“诚信”两个字,恰到好处,离开这两个字就是寸步难行!刘治国富了,时刻不忘乡亲,回乡创业带动一方富起来,并向社会献爱心!尾联“十大风云杰,川中君领前。”,尾联是刘治国最大的收获,这是一种很高的政治荣誉,拿金钱都买不到的,只有凭才干、凭实力才能享受这一殊荣。从整首诗来看,结构严谨、语言朴素、层层深入、前后照应,一环紧扣一环。从表达方式上看,平铺直叙,情景交融。从表现手法上看,构思精巧、别具一格。读起来朗朗上口、诗味浓浓,犹如品一味文化美餐!

第五首

七绝 . 桥虹倒影

作者/张世林

桥虹映水碧波流,疑似天边挂月钩。

虚实合成如玉镜,河中倒影醉双眸。

    自我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桥的造型丰富多姿、异彩纷呈。有的造型象一弯月亮,又象夏日雨后的彩虹;有的象一张弓,以无穷大的力量,鞭策你的征程;有的似楼台,既现代又古朴,耐人寻味;也有的桥身简朴,不露声色,甘愿让人们踏着身子忙忙碌碌地过去,又匆匆的过来。古往今来赞扬桥,歌颂桥的大有人在,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中赞美桥:“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苏轼的诗句里颂扬桥“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这些古人都从各个角度描绘山河水色中的桥。

   今天笔者不是赞扬桥的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而是赞扬桥的倒影。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采取夸张、比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手法,以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把这座石拱桥描述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自古以来,为什么诗人写桥总是把桥比喻成天上弯月呢?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形象比喻,这就和旅游景点名称命名差不多,不说不像,越说越像,甚至说得有鼻子有眼睛!此诗的表现手法就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接下来的承句,疑似天边挂月钩。“疑似”是一个属性词:有似乎确实又似乎不确实的意思。其实,这是一种猜测,石灰拌白糖 ——两不分明。说他像也要得,说他不像也可以,反正是一种模糊概念。不过,在此埋下了一个伏笔,给后面的玉镜作了陈设铺垫。转句用的是借代修辞手法,近看是桥,远观是镜。笔者采用想象联想、虚实相兼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怀,从侧面烘托。“虚”是指倒影,“实”是指桥拱,一虚一实、一实一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话说白了就是两个半弯月合拢来,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面圆圆的镜子,天衣无缝、浑然不觉。合句以议论收尾结束,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十分切题。绝美的倒影,壮观的景色,使人见景生情、望影生义,这是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有“长虹饮涧”的雄姿,有“破镜重圆”的结局,令人看了十分感叹,大饱眼福,如痴如醉,浮想联翩!

第六首

西江月 . 续写人生

作者/邵卿

奔赴南疆爱重,支援西藏情浓。

保家卫国去从戎,一马当先英勇。

解甲归田何用?再操旧业桑农。

吟风弄月醉其中,更把明天耕种。

赏析/张世林

西江月分上下两阙,原则上起首两句要求对仗,作者是严格按照词牌格律来填词的。上阙写当兵从戎,报效祖国;下阙写转业回乡,从事桑农。但见文笔清新,对仗工整,立意新颖,视角独特。起首两句写得很委婉,不是直接写在哪里当兵又如何?而是以一种抒情的方式给后面埋下伏笔。奔赴南疆,支援西藏,是指作者先在云南当兵,然后又奉命转到最艰苦的地方西藏。“保家卫国去从戎,一马当先英勇。”,这两句与起首两句前后照应,中心词“保家卫国”点明当兵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当兵而当兵,去捞点政治资本,而是保家卫国,这也是每个热血男儿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因为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年轻人热血沸腾,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忘我精神,处处一马当先,绝不畏首畏尾,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下阙写退伍回乡后的新生活,“解甲归田”是一句固定成语,本义是脱下军装,回家种地。“解甲归田”何用?这是设问的修辞手法,即自问自答:“重操旧业桑农”,意思是说我是农民出身,还得重新扛起锄头,永远不忘劳动本色。“吟风弄月醉其中,”吟风弄月一词本义指作品空虚,无病呻吟。但在此处应该另有新解,含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和乐观主义精神,无事休闲,打点小牌,喝点小酒,漫步人生,演绎自己的夕阳红,又何乐而不为?“更把明天耕种”,虽然人逐渐老去,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兵不减当年勇,仍然有一种远大的抱负。“明天”在此处借指希望,即播种希望,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直接呼应主题“续写人生”,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在材料安排上,主次详略得当,在结构技巧上,做到承上启下,给人一种悬念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