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山海经》
(2014-03-16 15:33:21)
标签:
山海经炎帝黄帝帝俊少昊颛顼尧舜禹启 |
分类: 文集·2012 |
我看《山海经》
三大家族世系的时间关系就是:炎帝世系最低辈夸父与黄帝同时代,帝俊世系最低辈吉光或同时代或早于帝颛顼。
长琴还未继承帝位,大洪水已经涌来,于是太子长琴带领族人迁徙至更高的地方,《山海经》原作者也就无法继续在原地书写(那时代应该只能写在石壁上,陶器不适合写成篇的文字)。或许他们都已在大洪水中丧生亡族,或许远涉重山成了另外的民族。
《山海经》记载的历史
一、炎帝族时代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二、帝俊族,介于炎帝族、黄帝族时代之际
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
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朽[亻垂],是始作下民百朽。
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帝俊生中容。
帝俊生季釐。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
帝俊赐羿彤弓素[矢曾],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
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穀。
西北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有继无民,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
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
三、黄帝族时代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耳谨首,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肠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惟海神。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妭]。
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妭],雨止,遂杀蚩尤。(魃)[妭]
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妭]
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锺山之阳。
锺山之神名曰炽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锺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锺山之东曰瑶岸,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皴鸟-皮]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
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食肉。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
有委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有叔[蜀欠]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车扁],颛顼之子,食黍。
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
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汉水出[鱼付]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 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有缗渊,少昊生倍伐,倍伐降处缗。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
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足峻-山]其上,张其两耳。
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
四、大洪水时代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威以舞。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虫匋]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如。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虫匋]犬北。一曰从足。
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艹/糜]芜、芍药、芎[艹/穷]。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宣山,沧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馀,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
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蘨-系]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同此玄蛇。
青要之山。实维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薄卢。
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
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五、禹九州时代
帝命坚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坚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坚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馀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穀也,弋矛之所发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馀,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禾谬—讠]杨是食。有驩头之国。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乌欠]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共工台东。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歹朽-木]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鞈修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六、四帝时代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大尧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多机;其草多竹;其兽多豹、虎、麢、[薨鸟]。
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艹/诸][艹/与]、[艹/术]。
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
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装如牛,苍黑,一角。
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穀,不绩不以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七、夏商时代
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杀王亥,取僕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
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启]。(开)[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启]焉得始歌《九招》。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有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持之,是请生。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穀。
文王缘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久、视肉、虖交。其范林方三百里。
以轩辕命名的地方:
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言交],食之不妒。
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嚮(射),畏轩辕之台。
另有一些带帝的地理名:
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摇-手]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虫焉]渊。
槐江之山,丘时之水也焉,而北流注于[氵幼]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
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维帝江也。
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
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不蛊。
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
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
讲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叶状如菽,反伤赤实,可以御凶。
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其)(具);合巫祝二人舞,婴一璧。
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用一璧,牛无常。
帝囷之山,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其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
毕山,帝苑之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其中多水玉,多蛟。
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多橿、杻,[厌/木]楮,其兽多鏖、麝。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