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反比例》导学案
(2014-07-19 21:32:14)
标签:
宠物反比例正比例学案板书 |
分类: 自主总结性资料 |
六年级数学学科《反比例》导学案
户县大王镇康王小学
【自研课】
旧 |
预 |
复习回顾正比例的意义,并与同学交流如何判断两个量为正比例。
|
自研课本P24、25页内容
1.
2. |
展示课(时段:
正课
【学习主题】我能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反比例;并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导学 流程 |
自研自探 |
合作探究 环节 |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
总结归纳 |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
互动策略 |
展示方案 (内容·学法·时间)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
|
反比例
|
主题一【情境导入】 判断下面哪些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1、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4、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完成在右边随堂笔记处) 主题二【自我探究】 P24第一题:
1、 第(1)题中,有哪几个量?有什么关系?
1、先自己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表填写完整; 2、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写出关系式。( P25第三题:
1、
2、
3、 小结:以上情境第二题和第三题中有什么共同点: 通过思考和比较发现:
反比例的意义:都是(
(完成在右边随堂笔记2处) |
两人小对子;【对子交流】; 针对自研成果,给予等级评定。
【对子分享】;结合例题,反比例的意义。
八人共同体
1. 【冲刺】通过自主学习谈一谈什么是正比例。
2. 【准备】结合展示方有效分工(板书组,预展组,过关组)
【预展】各组针对规划的板书内容做好组内小展示 (15分钟) |
主题型展示。 展示单元一: 联系主题二中第二题和第三题的要求,完成各题的要求。 【过关组】针对例题内容,进行有效帮扶,力争过关。
展示单元二内容。 结合展示单元一,说说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关系。及反比例的意义。 【板书预展组】 黑板呈现主题的内容。 【过关组】针对主题进行有效帮扶,力争过关。 (18分钟) |
随堂笔记1
★
随堂笔记2
总结提升: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同类演练: “判断”
(你的书写、格式规范吗?) |
同类演练 |
判断,并说明理由。 一根铁丝,剪成每段 2米,可以剪成5段;如果剪成4段,平均每段X米。剪成的长度和段数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1、细心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先自主完成,再思考每一步的过程是否完善。 |
反馈性展示 1、组长针对板书内容查检查指导; 2、全班针对演练问题自主完善。 3、互动拓展,规范整理学案。 |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