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反比例》导学案

(2014-07-19 21:32:14)
标签:

宠物

反比例

正比例

学案

板书

分类: 自主总结性资料

六年级数学学科《反比例》导学案

户县大王镇康王小学     张勇

 

【自研课】  (时段: 晚上作业    时间:  15分钟  

           

          

   

复习回顾正比例的意义,并与同学交流如何判断两个量为正比例。

 

自研课本P2425页内容

1.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展示课(时段: 正课                         

【学习主题】我能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反比例;并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导学

流程

自研自探  环节

合作探究 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  环节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学法·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学法·时间)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反比例

 

主题一【情境导入】

判断下面哪些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1、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4、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完成在右边随堂笔记处)

主题二【自我探究】

P24第一题:

1、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第(1)题中,有哪几个量?有什么关系?

           第(2 )题中,有哪几个量?有什么关系?

       2、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    ),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    )而(     );乘法表中积是(    ),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    )而(     );

   P25第二题:

1、先自己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表填写完整;

2、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写出关系式。(       × (     =      )(一定)

P25第三题:

1、      自行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

2、              思一思:当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写出关系式。(       × (     =      )(一定)

小结:以上情境第二题和第三题中有什么共同点:

通过思考和比较发现:

反比例的意义:都是(    )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完成在右边随堂笔记2处)       

两人小对子;【对子交流】;

针对自研成果,给予等级评定。

 

【对子分享】;结合例题,反比例的意义。

 

 

八人共同体

1.         学科小组长针对下列问题进行交流。

【冲刺】通过自主学习谈一谈什么是正比例。

 

2.     科研大组长负责。

【准备】结合展示方有效分工(板书组,预展组,过关组)

 

 

【预展】各组针对规划的板书内容做好组内小展示

15分钟)

主题型展示。

展示单元一:

联系主题二中第二题和第三题的要求,完成各题的要求。

 

 

【过关组】针对例题内容,进行有效帮扶,力争过关。

 

 

展示单元二内容。

结合展示单元一,说说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关系。及反比例的意义。

【板书预展组】

黑板呈现主题的内容。

 

【过关组】针对主题进行有效帮扶,力争过关。

18分钟)

随堂笔记1

         情境导入

                             

                            

                         

                        

                        

随堂笔记2

                              

                          

                         

                        

                          

                         

                          

                         

                          

                         

                         

总结提升: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它们的关系叫做(           )。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同类演练:

“判断”

                             

                          

                          

                            

                       

                        

 

                        

(你的书写、格式规范吗?)

同类演练

判断,并说明理由。

一根铁丝,剪成每段 2米,可以剪成5段;如果剪成4段,平均每段X米。剪成的长度和段数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1、细心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先自主完成,再思考每一步的过程是否完善。

 

反馈性展示

1、组长针对板书内容查检查指导;

2、全班针对演练问题自主完善。

3、互动拓展,规范整理学案。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