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案《小红帽》
(2015-01-08 16:37:26)
标签:
情感 |
音乐课教案《小红帽》
课题:《小红帽》
选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三课
教学内容:表演《小红帽》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尤其是对活泼的、贴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爱。教学中主要以“游戏、律动、情境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用真挚的情感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和挖掘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帮助学生学会分辨乐句,按乐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辅导学生用动作合着节拍准确地表现歌曲。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与音乐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增强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学会分辨乐句,按乐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编、表演。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小红帽、音乐剧所需花朵、小草等道具。
教学过程:
|
师生双边活动 |
设计意图 |
教 学 过 程 |
1. (1)请学生和老师做游戏《回家》。 要求:回家的时候动作要轻,安全到家为主。(2)跟音乐游戏。 提示:你能看出老师是如何做到音乐结束回到家的? (3)出示课件。四小节八拍是2/4音乐中最常见的规整乐句。 (4)用不同动作表现每一乐句 2. (1)提示:听音乐,你能说出歌曲名字吗? 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小红帽)。 (2)提示:你能讲一讲小红帽的故事吗? 学生讲,教师补充。 (3)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小红帽的形象吗?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并表演 3.学唱歌曲,动情演唱 (4)歌曲处理(每一乐句结尾换气、最后结束句渐慢渐弱处理) (2)听音乐进行表演 |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知识,为后面乐句换气做好准备。 通过律动方式感受音乐,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动作合着节拍准确的表演歌曲的意境。 指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音乐剧的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增强音乐表现力。 |
教学内容: 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帮助学生学会分辨乐句,按乐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分辨乐句,按乐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编、表演。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创设情境,激励创新
基本流程:激趣导入,学习新知——感知音响,表演律动——学唱歌曲,动情演唱——综合表演,情景再现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小红帽、音乐剧所需花朵、小草等道具。
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意图】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为后面按乐句换气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二)感知音响,表演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方式感受音乐,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歌曲,动情演唱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动作合着节拍准确的表演歌曲的意境。
(四)综合表演,情景再现
【设计意图】教指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音乐剧的编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
《小红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