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人》预习教案

(2015-03-13 10:14:22)
标签:

教育

《穷人》预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己预习扫清字词。

2、对《穷人》一课预习时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老师的指导能掌握较好的预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好的预习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字典、词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已经把第二单元的课文全部学习完了,现在,我就来预习预习第九课——《穷人》吧!

二、     学生自由预习,教师巡视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十分钟时间,进行自由预习现在开始,教师先不做指导,这样好发现学生预习时存在的问题。

     2、教师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三、     教师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一)默读

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
  
(二)查问
    1
、关于作者
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2
、关于背景
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作为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有能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 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三)摘抄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眼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四)做批注

  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四、学生再次预习

1 、再给学生5分钟时间进行预习的改进

2、下面请一位学生说一说自己预习的情况。

1.)我查到了作者和背景。

2.)我的优美词句是:(略)

3.)我预习中批注的小问题是:

    “穷人”指的是谁?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认真读课文,各个主人公的本性是什么?

     整篇课文是不是都是在写“穷人”的“穷”呢?如果不是,还写了什么?

4.课文教给了我们什么?

五、小结

六、板书

      默读    查问   摘抄    批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