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10种模式:高校企业合作专利
(2022-04-19 11:23:11)
标签: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 |
分类: 知识产权杂记 |
中国技术创新主要由各高校、科研院所担任,企业与高校之间缺少联系,无法直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
“产学研合作”指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的合作。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以及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
1、成果转让模式
是将科研院所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并帮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
2、技术开发模式
一是合作开发,企业投入资金、人力,高校或研究所投入人力和设备,共同就某一项目开展科研攻关;
二是委托开发,企业以项目方式将所需的技术委托给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开发。
3、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比如在高校专门设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软件、电子商务、电子等专业定制班、在企业设立科研院所学生实习基地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
4、共建实体模式
指企业与高校或科研单位组建股份制公司、研究开发中心、中试基地等实体,成为相对独立的活动单位或法人。
5、校企联盟模式
可以是一个高校院所的单个学科(领域)或团队与一个或一批企业结对实施科技服务;可以是多个高校院所的一批相关学科(领域)或团队集成服务于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大联盟;可以是省外乃至海外的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可以是高校院所服务农业,与县、乡(镇)、村合作,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基地和园区;还可以是高校院所的学科团队与地方或高新园区合作。
6、战略联盟模式
指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从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意图出发,以股权或契约的方式建立的较为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7、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企业与科技资源相对充足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等资源,以解决自身科技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而高校、科研机构也可能需要利用相关企业的厂房、加工设备等作为中试或实习基地。
8、公共服务平台模式
高校、科研机构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建立面向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共性技术服务 ......
摘自:乐知网 http://www.lzpat.com/zhichanzhanlue/8972.html
更多 专利申请,商标申请 问题,欢迎咨询
电话:182 1095 8705
QQ:2101183472
前一篇:高通和小米达成专利授权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