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麻雀之家

(2022-06-13 11:02:12)

麻雀之家

 

跟人类最亲近的鸟儿,就是麻雀了。人们生活的环境总会有好多麻雀,它们的身影,它们的啼叫,是人们常常可以看见的,可以听见的。可以说,麻雀就是跟人类接触最多的野生禽鸟,尤其是它们的各种各样的啼叫,常常在我们的耳边响起,多时是一般的,可有时听来,好像里面还混有一些奇妙的东西。

 

【老画师留存的百雀图】

民国早期南方有座市镇,里面有户顾家,家中有位老画家,人称顾爷,他是以画肖像为生的,有人来请他画画,他是先是画肖像速写,画好之后再加以精心修饰,画出来的肖像,画得像,又要画得耐看,因此受人赞赏。那时,照像机还是稀罕之物,这样的画像工作不仅可以维持家中的生计,还可以传扬他的绘画名声。平时,他也会向报纸投投稿,就是写写散文。他的儿子儿媳是在外地工作的,有时,他们也会寄着钱来。他的两个孙子,七岁的顾辰光和五岁的顾小明,就跟着顾爷顾奶生活在一起。平时的生活起居,都是由顾奶照看着的。

顾爷的祖上也有一位画家,画小动物,他的笔下画出了好多小鱼、小虾、小鸟、小兔之类,他用毛笔沾上色彩就可以外开画了,画得又快又像,多少像是后来的齐白石。顾家所在的地方,有不少花草树木,这些地方正是麻雀们喜欢的。这些麻雀跟这里的人就是在一起生活的。麻雀们的身影,麻雀们的啼叫,可以说就与人的身影和人的话语常常混在一起了。人居环境中这些常见的的麻雀们,就这样天天伴随着人们,伴随这位老画家。因为他喜欢麻雀,他就将它们的形象记得清清楚楚。他出来时常带着纸笔,有了机会对它们进行速写,公的母的大的小的都给画上了。时常还有人带着纸张,来到他家,请他临时挥笔画上几只麻雀,满足人们的请求。他挥笔作画,画上几只在一起的玩在一起的活泼泼的麻雀,就会送给人家了。 这时,人们就会赞赏的他绘画绝技了!他要的就是这个!也就因为如此,他就积累了好多麻雀画稿。 

后来,这位祖上在这些画稿的基础上,买来大画纸,精心画了一张《百雀图》,画上的麻雀儿们皆画的好,个个都像是活的一样!而且要比真正的麻雀更漂亮些。老画师知道,麻雀是种贱物,画得再好,也没有来买麻雀画。他觉得自己爱画,自己爱看,这就行了。他还请了一位有名的装裱家,将这《百雀图》好好装裱起来。他是想要留给后代的。

 

【顾家两孙常常看画】

百多年后,两个顾家男孩,就是七岁的顾辰光和五岁的顾辰明“发现”了这幅《百雀图》,就都爱上这幅大画了,就向爷爷奶奶讨要,还要挂在他俩的寝室里,不给,两孩子就耍娇耍赖,直到顾奶也站到了俩孙子的一边。老太太对顾爷说:“不给咱们的孙子,你还要给谁啊?再说,好画儿就是给人看的,藏起来就是不好!”顾爷想想也是,他就将这幅大画,挂在两孙子寝室的墙壁上。大画的下面就摆有一张大桌子。大画的对面就是一张较大的双人床铺。

有一天,是星期天,大孩子不用上学了,小孩子还没有入学,这两孩子都坐在床边,抬头观赏《百雀图》。

弟弟说:“哥哥,我问你,你说这画上的麻雀与我家外面的麻雀有什么不同呀?”

哥哥说:“我们是天天都要观看这画上麻雀的,我觉得,第一呢,这画上的麻雀要比真实的麻雀大些,第二呢,画上的麻雀要比我家外面的麻雀们要漂亮多啦!每三呢,画上的麻雀不会说话,可外面的麻雀们总是叽叽喳喳的。”

弟弟问:“哥哥,你在这画面上,还发现了什么?”

哥哥又对《百雀图》看了看,就说:“我家外面的麻雀粗粗一看,好像都是一个样子。可是这画上麻雀好像有两种样子。”

弟弟问:“是不是它们也有雌雄之别呀!”

哥哥说:“我不知道!这就要问爷爷啦!”

正巧,爷爷就来了。小孙子就问:“爷爷,这画上的麻雀也有雌雄之别吗?”

顾爷说:“还真是有的!人有男女之别,这麻雀们也应该有雌雄之别呀。祖上在这副《百雀图》上,就画了五十只公麻雀,还有五十只母麻雀,你俩能分辨出来吗?”

这小哥俩对这大画,又看了好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就都摇摇头。

哥哥说:“真得不好区别!”

弟弟说:“爷爷,您老就直接讲给我们听吧!”

顾爷就找来一根小木棍,指着画上正中的的两只稍大的画雀说:“看,它俩就是一公一母。这只公雀的就是这群画雀的头目,略小的就是母雀,也就是他的太太。你们看,这画中别的麻雀,凡是头大又有后脑勺的,就跟头目相似了,它们就是公麻雀。相反的,这些头小没有后脑勺的就跟头目的太太相似了,就是母麻雀啦;还有:凡是公麻雀的,它们皆是眼大有神的,眼眉白而且较长的,嘴巴又长又粗的,身体也是比较粗壮的;而那些母麻雀呢,这就相反了:它们眼小无神,嘴巴短短。我们的祖上画出的这些麻雀,都是他老人家一挥而就的,连这些麻雀们的公的母的也都表现出来。还能让观画的人分辨的清清楚楚。这真是很了不起的!”

“爷爷,麻雀们也要结婚啊?”哥哥问。

“是啊,雌雄麻雀长大了,也要结婚的。结婚后,这一公一母就会终生在一起,最长的时间可能有十多年吧!”

弟弟说:“爷爷,这些画上的麻雀要比真正的麻雀好看多啦!它们应该另有个名称才对?”

爷爷说:“辰光说得对,是应该另取一个名字的。我看,就叫它们‘画雀’(画上的麻雀)吧!”

哥哥说:“爷爷说的对,‘画雀’这个名字起得好!”

 

【画雀们动弹起来】

又一个星期天的清早,这天,哥哥顾辰光又不用背上書包去上学,他可以多睡一会儿啦。这时,顾家的外面,有好多麻雀在欢叫,它们叫得比较响亮,种种奇声妙叫,比平时像是多了好多。兄弟俩都被叫醒惊了,伸长耳朵欣赏。

“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哥哥说:“我也不知道啊!”他随手打开了电灯,这两孩子,抬头就看见了张挂在墙上的《百雀图》。图上位于中间的那两只画雀都在画面上动弹着。

“哥哥,你看,你看,爷爷讲说的的画雀头头和它的太太都在动弹着啦!”

哥哥说:“是啊!我也看到啦!它们现在能动弹啦!”一会儿他又补充说:“我看这画上的别的雀儿们好象也在动着哪!”

弟弟说:“这《百雀圖》上的畫雀都在動彈!这是我们第一次看见的!”

哥哥說:“是呀!真是第一次!”他又抬高脑袋,對着画雀头头和它的太太说:“想不到,你们都能能动了!”

这时,图画上的画雀头头张开小嘴说话了,他对着顾辰光,也叫哥哥,它说:“哥哥,多少天啦,距离天亮还早,我们都要会听到外面麻雀的鸣叫声,不知谁在叫!叫得很乱,却又很好听,我想到外面去看看!”

它的太太说:“我也想去。以前我不会动弹,只好忍着,可如今呢?我能动弹了!我也想飞到外面去看看。”

哥哥说:“这些麻雀们的叫唤。不是天天都有嘛?以后再去看吧!”

雀妻说:“可是今儿不同,今儿,它们叫唤的特别厉害啊!”

哥哥就问画中的雀头夫妻,说:“你俩能离开《百雀图》吗?”

雀头说:“我好像能啊!”它说着,就从图中张开了翅膀飘浮起来,它的太太跟着,一会儿他俩就离开了画面有一尺多了。它俩就一起停在画面之外。它俩还转身还对着《百雀图》里的那些画雀们说:“你们还是要停在画面上不动,我们俩要到外面去看看。过后,我们大家都要到外面看看去。”这对画雀夫妻抬高了翅膀想要飞走时,哥哥说话了:“画雀头头和你的太太,你俩先别飞走,就停在那里,我还有话要问问你们。”

停下不飞的画雀头头说:“哥哥,你问吧!”

哥哥说:“我不知道的事情很多!我和我弟弟,真是想不到,你们两只画雀,不仅可以从《百雀图》上飞离出来,而且,还会说人间话语,跟我们对话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你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停在空中的画雀头头说:“你们兄弟俩在我们这些画雀的面前,天天都是你言我语的,我们这些画雀们都听到啦,还觉得很好听,我们就暗暗地跟着学了起来。我和我的太太就是最早学习的,也是最早学会的。其它的画雀也都跟着学,也都学会了!就这样,我们也可以人言人语,跟你们对话啦。”

“原来是这样!”哥哥感叹说:“我和我弟弟真是想不到!还有,你们是画上的麻雀,不是真正的麻雀,你们到了外面,见了真正的麻雀,怎么跟它们交谈呢?你们长得比真正的麻雀要大些,要漂亮些。我听到过那些麻雀叽叽叽喳喳地区在说话,你们俩也能这样叽叽叽喳喳地说话吗?”

画雀头头说:“等我们到了外面再说吧!要是你家的房门关着,还要请你们开开房门才好!

哥哥说:“好,我就去开门。”

 

【雀头夫妻去见麻雀们】

画雀头头和它的太太,离开了顾家小兄弟的寝室。它俩飞离了画面时,就是立体的形象了,也要比普通麻雀美丽多了,而且它俩可以连续地扇动着翅膀飞行着,这就跟普通麻雀大相同了。

画雀头头对太太说:“我们画雀说会了人言人语,这就让我们可以与这两孩子对话了。那个当哥哥的好像还要我俩去找那些麻雀,学学它们的麻雀话。”

雀妻说:“不知道有没有麻雀话?有了,我们就学吧!”

画雀头头还说:“我俩接近了麻雀,去听听就是了。顾家的老画师,将我们画在画上,已经有好多好多年啦,我们应该有些神气了,我想我们可以隐形啦!”

雀妻说:“不知行不行?”

画雀头头说:“就让我俩试一试吧!”接着,他说:“老画师,你让我们两只画雀隐形吧!”于是,这对画雀夫妻的形象就在下降中模糊了好多,不过它俩还能隐隐约约地看见对方,这样也好,这才能使双方不至于分开。

他俩降落到一些麻雀们的中间。那些麻雀们跳来跳去的,不停地在点头找食吃。雀头夫妻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见那只麻雀在说话,顶多就是“啾啾叽叽”地叫几声而已。还有就是麻雀之间,向着对方摆摆不同的姿势罢了。(这叫“肢体动作”也算是对话的一部分。)这时,画雀头头对雀妻说:“幸亏我们这些画雀学会了人言人语,这就让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心里的意思。而这些我们见到的麻雀,根本就没有说话的能耐。它们没有麻雀话,为此,它们可能没有太多的思想啦。”

这时,顾家的两个男孩子拿着一个望远镜走到家外。那时,哥哥顾辰光用望远镜看着远方。弟弟顾辰明在喊:“画雀头头,画雀太太,你俩在哪里?你们要是听了我们的喊叫,就飞到我们兄弟的眼前来。”

画雀头头和雀妻,还真听到了。就现出了它们俩的形像,向顾氏兄弟飞近了。

这时,哥哥说:“你俩跟着我们回家吧!”

画雀头头说:“我们还想听听麻雀的唱歌,听了之后。我们再回家!”

这时,两兄弟就说,“你们要注意安全啊,听完了麻雀唱歌,就一定要回家啊!你俩还好好给我们说说麻雀之歌!”

画雀头头说:“你们兄弟放心,我们会的!”说完,它俩就又隐形后就飞到天上去了。在天空中,雀头说;“我俩就碰碰运气吧!我们看看,这些麻雀往那棵大树飞去的多,我们也就飞向那么棵大树!那里有可能就是赛歌的地方!”

它俩就这样,经过一番观察后,就飞到一棵大树上,这棵大树漂亮,枝叶繁茂,树下还有飘着香气的好多花草,它俩觉得,这里就是麻雀们进行晨歌比赛的场所。再者,它俩也没有力气去找另一个地方了。飞到那棵大树上,雀头就找到一个树洞,然后就带着太太跳进去休息。累了的雀头太太靠着洞壁就睡着了。雀头则回忆起顾家两个男孩子的一次对话。那俩兄弟说,天还远远没有发亮时,那些要比赛唱歌麻雀们就飞到一棵大树上,到了清晨五点钟,就会有主持出来,要群雀起立。准时进行晨歌比赛了。比赛的时间不长不短,错过了时间,就是唱得再好,也没有用了。无论唱歌的,还是听歌的,都不能错过这个时间!

 

【青春雄雀们的唱歌比赛】

画雀头头在那个睡觉的树洞时,又有一只麻雀滚落下来,将画雀头头撞醒了,可那只麻雀却睡着了。画雀头头将那只睡着的麻雀抱到树洞外面,让它继续睡。他则赶快回到那个树洞,将它的太太抱出树洞,去寻找一个欣赏青春麻雀进行晨唱比赛的位置。他来到树洞的外面,看见这树绿叶繁盛,而下面的花儿草儿,也都长得茂盛!觉得这里就是赛场!那时太阳还没有露出它的光线。但上树枝上已经站立了好多年轻的雄性麻雀了。画雀头头这时看见不时就有麻雀一只一只地飞了过来。落到这里,并且摆唱歌的姿态。

雀头找到一个好位置,叫他的太太醒来。这时,盛大的麻雀晨歌比赛就开始了。

这对画雀夫妻的周围有不少青春雄性麻雀,它们都是参赛者,来到这里,就是要好好表现自己。它们都认为自己,有着响亮的声音,是它才将太阳叫得发出光亮的!自然,内中有权威的平判者。其实,对于,这些青春麻雀来说。它们来这里,就是在比嗓子,谁得嗓子最亮堂,谁就会获得最美雌雀的爱情!请晨五点钟开始的呜叫比赛,就是青春雄雀表现自己能耐的最关键的时刻!

这种比赛,参赛者,除了嗓门大之外,还要比多种枝巧,既要会“鸟鸣”,又要会“鸟啭”。这两样皆要唱得好才好!这时,画雀头头对这些都不清楚。他只是说:“我们俩是太幸运了!我们俩听到顶尖级的麻雀之唱!”

高潮过去之后,就有了麻雀们的第二次成群欢唱,大家是你唱你的,我唱我的。画雀头头和雀妻,有些厌烦了,就悄悄地飞离了那棵大树,飞得远了,这时它俩还能感知好多麻雀的单唱与合唱。这时,画雀头头对他的太太说:“我想,唱歌的有不同的唱法,那么听歌也应该有不同的听法。我们画雀是不会唱雀歌,我们只会听。我们要想想办法,要变换着不同的听法,也许如此。可以听得更加美妙?”

“你说怎样的听法好?”

雀头说:“我们画雀可以轻飘飘在空中转圈儿,也许如此听出更妙的歌声来。我们就试试吧!”

“好啊!试试吧!”于是,雀头带着它的太太空中就拐了好多弯儿,有大弯儿,也有小弯儿,这么一听,才觉得麻雀的合唱,另有妙处飞了出来!画雀头头说:“这样听,我们就听出了麻雀欢乐歌来!”

“下一步呢?”雀妻问。

画雀头头说:“我们这次离开了《百雀图》,见识了麻雀们好多真实的情况。我们那些还在画面上的画雀,也想出来看看。我想我俩回到《百雀图》上,就休息休息,要换几个画雀,让别的画雀离开画面,去看看麻雀们的真实生活。”

“都去?”

“我看还是先去几个吧,其余的等着轮换吧!我们还要将外出的经验讲给他们听听!”

他俩飞回《百雀图》后,大睡特睡。醒来之后,对这画面上的九十八只画雀说,我们要感谢顾家的祖上,感谢顾爷,给了我这些画雀多少像是神仙般的生活。我们也要感谢那时真正的麻雀。就是它们让我们多少沾了这些麻雀的形像,才使人们喜爱我们的。要是有可能,我们就要帮助这些人,帮助这些麻雀的。我和我的太太已经到有人有麻雀的地方,你们要是愿意,跟我们说一声,也去隐形,到外面去看看吧!

 

【画雀们遍访麻雀】

画雀头头和他的太太飞了回来,那张《百雀图》又满员了,顾家的两个孩子看见了都很高兴。有时,雀头就飞离了画面,就飘浮在画面和那个寝床之间,它对大家(那些画雀和两个男孩),讲述了它俩的观光之旅。雀头讲了麻雀没有麻雀语,还讲了清晨五点时刻的雀唱比赛,这表现了青春麻雀们的精神向上的品质,这使它俩感动!接着,雀头还讲了,有四只画雀要离开大家,去了解麻雀们的真实的生活状况,看看,这些真实的麻雀需要什么帮助。这回考察,也是一公一母配对去的。

第二对画雀夫妻飞离了画面。来到了真实的世界,它们飞到这儿,又飞到那儿,它俩看见了令它俩非常感动的画面,就是麻雀父母的慈爱,这对父母,它俩飞来飞去地找虫子,找到了就叼了起来,飞到巢窝的上面,给那些小麻雀们喂食;叨着小肥虫的大麻雀一飞来,那些小麻雀们,就是个个伸长脖子,张着小嘴,贪婪地想将虫子抢到嘴里。做父母的一旦见嘴巴里没了虫子,就又要快快地飞走,去找寻别的肥虫继续喂食。

麻雀们孵蛋要有十四天,那些初生的雏鸟先是赤身裸露,很快长好羽毛,十五天后,就能外出觅食了。那些母麻雀们每年至少繁殖两窝。它们忙碌的时间是很多的,而休息的时间少。

这对画雀夫妻知道了这些,就感到了自己的幸福,它们在画面上,不吃不喝过着简单同时也是快乐的生活。他们不生养,不需要送养料给后代。它俩离开了画面,还能到处走动,到处飘浮,比那些真正麻雀来,真是好上好多倍呢!它们就觉得,要是有可能的话,它们就多多地帮助那些忙碌的麻雀们!

第三对画雀夫妻飞离了画面。来到了真实的世界进行观察。它俩看见了好多不忍看见的事情,可是它俩偏偏都看见了:有些猫咪,就是以捕捉麻雀为生的,它俩还看见一些天鹰从天上降下去,去捉麻雀吃,还有那些蛇,它们有的将麻雀当饭吃。自然,那些麻雀们,也会

吞吃那些肥肥的小虫子,给自己吃,也给小麻雀吃。这对画雀夫妻就想到:我们在尘世间活了多少年啦,记也不记不清了。总之,比起这些麻雀来,我们的生活真是很幸福的!

这些画雀们观察之后还觉得:麻雀的啼叫,有时好像是在比赛似的。也好像是在抒情似的。要看谁唱得好!要看谁唱得甜!麻雀们在大地上的时间多,吃食后,再飞到树上。在树上反复擦拭短喙,然后就在树枝上蹲着唱歌。麻雀们还会发出类似哨声似的鸣叫,这是很好听的。有时人们听见两只麻雀一唱一和,或者还是多只麻雀。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唱着,声音短促,各有各的节奏。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好像好多麻雀在共同地合唱一支最美好的曲儿。

后来,这些画雀都从画面上飘出,到各个各个有麻雀生活的地方都去观光了。它们对人类与麻雀的关系都感到满意,起码是相互共存的关系,说好了,那就是相互欣赏的关系了。

 

【两孩的父母接孩子去上海】

顾爷顾奶的儿子儿媳,回到了家乡,他俩对顾爷顾奶说:“大儿子顾辰光已经在小学读书了,小儿子顾辰明不久也是要上小学了。我们觉得,上海的学校比这里的学校要好。这两个孩子还是去上海读书好!”这对夫妻说:“所以,我们就利用放暑假的机会,来老家,将两孩子带到上海去到那里去上学!”

顾爷顾奶都说这样好。

这时哥哥说:“我们去上海,要不要将《百雀图》带了去?”

弟弟说:“我们天天要看《百雀图》睡觉,自然也要将《百雀图》也带到上海去,我偿才好睡觉啊!”

顾父说:“那不行!你们到上海去,就是为了学好知识,将来成为一位有用的人才。你们不能像过去似的,总是想着玩耍了。”

顾母说:“你们的父亲说得对,不能再贪玩了。《百雀图》是要留在爷爷家的!”

这时,顾爷也就说话了,他说:“这张《百雀图》其实是祖上给我们后人留下来的宝贝啊!画上的画雀们都能动了。它们飞了下来,调查麻雀的生活状况,还能画上的画雀们。帮助这里的人和这里的麻雀。雀头,还跟我说过悄悄话,它说,它们要是有了机会,就帮助我们这里的麻雀过上好日子。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跟这些画雀的想法一样:我的画室比较大,除了我在那里可以好好作画之外,我还想,我就将这间画室改成‘麻雀之家’!凡是麻雀都可以这‘麻雀之家’玩耍。以前,我就想过,那幅挂在两孙子寝室里的《百雀图》,在他俩走后,就应该移到‘麻雀之家’。麻雀们要是有什么事儿,《百雀图》上的画雀头头就可以知道。再由这些画雀们帮助这些麻雀解决它们的困难!这些画雀们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神气,它们真的可以帮助这些麻雀们的!”

顾父对顾爷说的这些事,有些信,有些不信,不过,他还是赞成将这《百雀图》好好挂在“麻雀之家”那里的,让画雀们能好好地表现出它们的神奇之处。来帮助那些真正的麻雀的。

搬画是件大事。决定好了之后,顾父顾母还有两个男孩子,

都尽了力的。就将《百雀图》搬来,挂到了“麻雀之家”的墙壁上,当天,就有一些麻雀飞跳着进入“麻雀之家”来参观来了。

到了顾父顾母带着顾辰光、顾辰明两个男孩子坐上车子,去火车站时,《百雀图》上的画雀们都从画面上,飞了出来,排着整齐的两行队伍飞在空中,来送行。它们比麻雀们要大些要漂亮些,还能比较长久的飞行。离开了“麻雀之家”,飞了较长的距离的,坐在车上的两个男孩子,向它们招手,还叫着要它们回去!最后,只有画雀头头和它的太太,送得远了些,两个男孩子就叫它们俩回去,好好照顾他俩的爷爷和奶奶。有些看见此情此景的麻雀们也飞着来送行。但是它们飞着飞着,就就会觉得飞累了,只好降落地面上休息一阵子,再飞一阵子。两男孩子都说:“你们更不要远飞啦喽,就回去好好休息!”

顾家的邻居们,也有人看见了这种少见的神奇之事!

 

【麻雀们来到麻雀之家】

顾家的两个男孩子到上海上学之后,顾爷筹划的《画室》就开张了,在画室的正面的墙壁上,挂着抢眼的大画《百雀图》。

顾爷的画桌摆着他画画时需要的东西。画桌的对面就是一张牢靠的大坐椅。来了要画肖像的客人,就坐在这张牢靠椅子上,顾爷就与来客谈画肖像的事儿,这时,顾奶就给顾爷和来客各送一杯热火茶来。

让两人谈谈画画的事。随后就是放下茶杯,顾爷就开始做画了。主人画画,不多会儿这肖像的草稿就画好了,还让客人观看,提提意见,就算告一段落。以后,客人就离开座椅,就走近到《百雀图》观赏。那画面上的画雀们,想看看那只画雀会动弹,可是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出那个会动来。顾爷知道客人在找甚么,他就说:“这事儿,只有小孩子能看见!”

这时,顾爷就说:“这事儿只小孩子看见啊!”

那位客人就说:“我这么老了,自然就看不见了!”

其实,这画室的真正名称就是“麻雀之家”,是顾爷和他的两个孙子起的名字。在这画室没有开张之前,顾家的两个男孩,就带着几只隐形的画雀,还有几个装入粮食颗粒的小袋,洒在地上,将几十只麻雀引到“麻雀之家”里来,让它们高兴高兴。它们几还在这“家里”留存了一些。

在两男孩去了上海之后,就由画雀们想着方法,让它们知道了对“麻雀之家”的存在!好多在不同地方居住的麻雀们,都知道了这个对它们来说是好玩的地方了。

麻雀们都是非常活泼的,有时还显得个个都胆大妄为的家伙。有的还藏在这画室里,画室关门之后,那些藏起来的麻雀就从藏身之处出来。它们自然将它们的眼光对准了《百雀图》,还叽叽地叫着,要它们下来几个。这时,画雀头头就说:“谁想下去,就跳下去呗,没有可以教教这些麻雀说说话!”

“这些麻雀只会叽叽喳喳。”

“是呀,因为它们不会说话,你们下去才要教呢!”

“教什么?”

“就教它们人言人语呀!”

这些在《百雀图》呆腻了的画雀们,跳到这些麻雀之中,就当了它们的语言教师。在这画室中,顾爷顾奶还有客人们,从画上跳下来的画雀们说的都是人间话语,现在,画雀教得也是人间话语,环境如此,它们自然就学习起来。

普通人家,跳进了麻雀就是普通事。同样,这画室跳入了几只麻雀也是通常事。麻雀们娇小可爱,它们非常活泼。好奇心大,常常飞到人类的地盘。它们就像淘气的小孩子。胆大易近人。常常集体活动。一来就群,一去也是一群。

那些来找顾爷画画的人,看见这里有些麻雀也不当回儿,但是麻雀却有了想法,在画室的人胶都人都走了之后,它们问几位从《百雀图》上跳下来的那些画雀,“顾爷在这里做什么?”

画雀们说:“这是给客人画肖像画!”

有只麻雀就问:“我们可以请顾爷给我们画肖像画吧?”

有一只画雀说:“谁胆子大,就找一个机会,跳到画桌,请顾爷为你们画画!”

还真有胆大的麻雀在顾爷来了之后,还真的跳到画桌上,用清清楚楚的话语说:“顾爷,我也想请您老为我画张肖像画,可以吗?”

顾爷说:“谁想让我画画,就跳到桌子上来吧!”

于是,还有五六只麻雀跳到画桌,这时,恰巧顾奶端着热茶进来,她看见几只麻雀在画桌上立着,就问为什么?顾爷就说:“它们要我给它们画画!”

顾奶说:“这些麻雀都是我们孙子的朋友,你也应该给它们画画呀!”

顾爷说:“好,我画!”

顾奶说:“等等啊!你在给它们画画之前,我还要给它们打扮一下啊!麻雀们,你们不要怕,我只是给你们的擦擦翅膀上的灰尘啊!”说着她就掬出手帕来,给这几只麻雀的羽毛擦了擦,还摆正了一些别细节。这样做了,还多少增加了它们的些光亮。

“好啦,你可以画啦!”

以后,还这些肖像画展览出来。

 

【顾家两孩子的来信】

后来,有人听说顾爷还给住顾家麻雀画画,而且顾爷的年纪越来越老啦,就不去他的画[室啦,从此,这间画室,就真正成了“麻雀之家”了。还有一些外来的麻雀们来此参观。这个“麻雀之家”最快乐的时时候,就是顾辰光和顾辰明,兄弟多上海从爷爷奶奶的来信。他俩讲了上海的麻雀。说是这与家乡的麻雀两样的可爱!每次来信,都是爷爷戴上老花镜读的,画雀们在画上听,那些麻雀就都跳到画桌上听。它们都能听得懂!

 

                                     张东康(亚东)

2022-6-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麒麟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