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反思

《15、搭船的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
西安市鄠邑区北街小学
【教学内容】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阅读课文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抓住关键词学习作者描写翠鸟外貌和动作的方法,阅读《白鹅》《猫》选段,尝试运用动词描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动作。
4、深入体会“搭”字,打破学科壁垒,拓展阅读仿生学相关案例,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抓住关键词学习作者描写翠鸟外貌和动作的方法,阅读《白鹅》《猫》选段,尝试运用动词描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动作。
难点:
1、抓住关键词学习作者描写翠鸟外貌和动作的方法,阅读《白鹅》《猫》选段,尝试运用动词描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动作。
2、深入体会“搭”字,打破学科壁垒,拓展阅读仿生学相关案例,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法】讲读法、谈话法
【学法】朗读法、批注式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有没有留心观察今天我们班的教室和往常有什么不同吗?
对,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眼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或者美的发现。
既然今天教室里来了这么多老师,希望大家能用端正的坐姿,积极的思考和踊跃的发言来表示对老师们的欢迎,好吗?
一、复习导入
1、师板题,强调“搭”的书写(右半边写紧凑),齐读课题两遍。
2、复习回顾
(1)搭船的鸟指的是(
师追问: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知道的?
(2)这篇课文记录了“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
也观察了翠鸟的(
师追问:作者在旅途中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他不但用耳朵听,而且用眼睛看。
这只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给我们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的这么生动,让翠鸟美丽的外貌、敏捷的捕鱼动作给大家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和作者乘坐小船,去细致观察这只搭船的鸟,去文中寻找语言的秘密。
二、细致观察“鸟”
(一)体会外貌的美丽,学习第2自然段。
1、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为我们描写了翠鸟的外貌?指名说。
2、感情朗读。
3、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颜色特点,有顺序的写。(相机板书)
4、看图介绍翠鸟的外貌特点。
5、背诵本段。我们写好作文除了有顺序的观察之外,还要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所以语言积累也至关重要,我们在平时遇到一些优美的句段一定要及时积累、背诵,这样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就请大家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试着背一背第2段。
6、体会什么是静态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这只彩色的小鸟静静地站在船头,作者得以细细地观察他的外貌,对他的外貌进行细致地描写,像这样的描写叫做静态描写。
过渡:如果这只小鸟始终静静地站在船头一动也不动,你还觉得他美吗?对,作者还抓住了翠鸟的动作进行了动态描写。
(二)体会动作的敏捷,学习第4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捕鱼时敏捷的动作呢?指名读。
2、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
一下子
冲
3、抓住动词,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1)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2)说一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4、演一演。生活中的动词,用动作来表示。
蹦蹦跳跳
小结:运用动词来描摹事物的动作,更能凸显描写对象的生动可爱。
5、拓展读。
(1)快速浏览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片段,说一说,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老舍先生笔下满月的小猫是那样淘气,又可爱,请你一边读一边画出动词。
6、模仿写。
(1)同学们读了这么多名家名篇,想不想也用上一些动词,把你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在吃食、游戏或做窝中的哪一点与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点评,鼓励。
三、深入体会“搭”
1、题目中的“搭”字能不能换成“用”“坐”“乘”或者其它字呢?
2、仔细回想一下,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搭”字?
(搭把手:抬餐的同学抬到半路上,你快速上前去给搭把手儿,人多力量大。
搭伙儿:一块儿干件事,你帮我,我帮你,互相帮助。
搭个伴儿:上学、放学路上搭伴前行。)
你从这个“搭”字能感受到什么呢?
师:翠鸟搭了我们的船捕鱼吃,可以看出翠鸟很有灵性,它非常的聪明,以及对人类的信赖。仅仅是鸟搭了我们人类的船吗?
是的,人与动物在大自然中和谐相处,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美好。
3、拓展读。(大屏幕出示)
从这一方面说,我们人类是不是搭了动物的船呢?
4、小结: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睁大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去留心观察,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去与更多的美相遇。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猫》《白鹅》全文、《珍珠鸟》等文章,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2、从外貌、吃食、玩耍等方面留心观察自己熟悉并喜爱的 小动物,按照课文学到的写作方法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小练笔。
【教后反思】
我之前曾多次教读北师大版《翠鸟》一课,初拿本文时一读还是写翠鸟,觉得还不如之前的《翠鸟》在指导学生习作动物文章来得细致,但掩卷之后不由得沉思,编者为何弃《翠鸟》而选择《搭船的鸟》,绝不像我想的那样肤浅。再次打开课文,反复诵读,才似乎品出了其中的秘妙:“翠鸟”就是介绍了一种鸟的外形、动作、住处等特点,而本文《搭船的鸟》也描写了鸟的外形、动作,但语言更富有儿童化色彩,学生读起来比较轻松、愉快;且文中更多地写了我对鸟的喜爱,一个“搭”字更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品出味儿之后,我就决定将本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外形:表示颜色的词语
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踊跃发言,教学效果较好,但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堂伊始有些拖沓导致课堂时间紧张,我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搭”字的妙用之处一个小环节去掉,而部分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不能心领神会。其次是作为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仿写动物活动时,我应该给他们搭一个脚手架——播放一段小动物活动的小视频,而不是之前设想的是如果播放视频学生会写得大同小异、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观看后进行写作,对于部分平时疏于观察的学生来说就不会出现无话可写,学生写得可能会更细腻、生动些。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今后,我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研读儿童心理特点,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生长最美的地方。
附:1、《搭船的鸟》第2课时预习单
2、拓展阅读单
备注: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附件1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2课时预习单
学法指导: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下列问题,按提示要求进行圈画、批注。
1、作者用哪些词语、句子为我们描写了翠鸟的美丽外貌?请用“——”在文中圈划出来,并读一读。
2、作者除了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写了自己想到的,请用“~~~~”在文中划出来。如果是你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抓住哪些词语描写了翠鸟捕鱼的动作?请用“——”在文中划出来。再把这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捕鱼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题目的“搭”字能感受到什么呢?这个字能不能换成“坐”或者其它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