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生、女生,携手同行在花季》——青春期异性交往

(2019-12-27 11:10:20)
标签:

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人由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初学生往往处于青春期的起始阶段,当他们遇到突然而至的青春期心理变化时,容易出现迷茫和彷徨的情况,心里着急但是又无奈,很想寻求帮助,又羞于说出心里话,怕被同学笑话、老师责怪。这时候,他们需要老师能够设身处地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困惑。

本节心理活动课是针对初学生开设的,开场时男生和女生两首歌曲演唱旨在活跃课堂气氛,引出男女生之间渴望异性交往的内心感受接着是小组讨论——男生和女生特点这一环节,通过讨论让学生们了解青春期渴望异性交往的原由心理测试环节,让同学们客观发现自己的变化产生积极、健康交往的情感体验异性交往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同学们的认识可能会不全面,所以我以总结、讲述为主有助于学生接纳青春期异性交往,以正常、合理的态度对待异性交往情景剧表演的两个案例,是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典型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原景重现、案例解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异性交往原则和尺度的理解在最后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感情升华、主旨归纳,同时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男生女生之间友谊的珍贵。

教学对象分析

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充满好感,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种需要是正当的,也有助于个体的心理成长。然而,由于青春期学生的过于敏感和富于想象,使不少同学在异性交往中,把握不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常将二者混淆,导致心里困扰。有的学生因为受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的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人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得过分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与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甚至放荡不羁。这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有必要协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充满希望和危险的青春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初步掌握异性交往的原则和艺术。5E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男生女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了解异性间交往的意义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初步掌握异性交往的原则和艺术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坦然应对青春期异性交往中的一些困惑,培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能力,促进男女生之间的适宜交往,收获美好的友谊。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纳青春期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健康交往的情感体验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男生女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了解异性间交往的意义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初步掌握异性交往的原则和艺术,促进男女生之间的适宜交往。

教学难点:倡导男生女生建立正常的友谊,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能力,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艺术,改正异性交往中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

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中生正是“处于未完成阶段并蓄势待发状态的心智功能,最容易受到教育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把握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启发学生去感悟,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所以教学方法包括感受活动、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创设情境、知识讲授、体验活动。

教具准备

心理小测试题目两个典型案例多媒体课件歌曲《我是女生》、《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流程

一、热身活动——唱出心声

[设计理念:活跃课堂气氛,引出男女生之间渴望异性交往的内心感受]

课间对班级学生的座位进行重新安排,让女生和女生坐,男生和男生坐,全体分为男生和女生两个大组,便于他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新课导入

首先,我们由两首歌曲导入今天讲课的主题——《对面的女看过来》《我是女生》。

引入主题

同学们对这两首歌曲是不是很熟悉?这两首歌曲代表了青春期的男生、女生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现象,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必定会经历的感受。但是这些悄然而至的感受又让我们不知如何面对异性同学,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青春期教育之异性交往——男生、女生,携手同行在花季”(PPT显示)。

二、小组讨论——我了解男生(或女生)吗

[设计理念:通过男女生特点的讨论,让学生们了解青春期渴望异性交往的原由]

教师提问

其实从上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和异性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真正地了解对方?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看,男生有什么特点,女生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

1.学生4人小组讨论男、女生的特点,讨论结束后举手发言。

2.女生总结男生的特点,男生可以进行补充。

比如:勇敢、果断、坚定刚毅大方、担当、豪放、心胸豁达、不拘小节等。

3.男生总结女生的特点,女生可以进行补充。

比如:温柔、可爱、细致、体贴耐心善解人意、甜美、爱干净、关心他人等。

教师总结

根据同学们列举的男女生之间主要的性格特点,可以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正因为这些性别特点上的差异,导致们特别想了解对方,所以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们的心态就发生了小小的、微妙的变化。

三、心理测试——我变了吗

[设计理念:通过小测试,让同学们客观发现自己的变化]

教师提问

同学们,当我们的心态或者是想法发生改变之后,我们的行为表现是不是发生相应的变化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项心理测试——我变了吗?检验一下自己异性交往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变化主要通过以下七个方面来衡量。

学生自测

用幻灯片给出测试题,让同学们在心中自测。

1.经常对着镜子端详自己的容貌。(是、否)

2.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和装扮。(是、否)

3.很在意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是、否)

4.想在学习、活动等某一方面与众不同,引起异性同学的注意。(是、否)

5.喜欢私下里谈论异性同学的趣事。(是、否)

6.会对比较熟悉的异性同学进行嘲讽或两两配对。(是、否)

7.与异性同学相处时,既感到愉快,又感到紧张。(是、否)

教师总结

如果有一半题目的答案选择“是”话,说明你们的变化已经开始悄悄产生,这也是青春期正常的变化。同学们世界是由男女两种性别构成的,男女各顶半边天班级当中异性同学适宜的交往,不仅是正当、健康的,还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异性同学交往的意义。

四、讨论归纳——异性同学交往的意义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异性交往的意义,有助于同学接纳青春期异性交往,以正常、合理的态度对待异性交往]

教师提问

如果我们学校里只有男生或者只有女生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回答

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好,少数同学说好,然后分别请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异性同学交往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科类型上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男生较擅长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女生则较擅长学习语文、外语思品等文科。通过交往,男女同学均可以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有利于性格发展上取长补短个性上互相丰富。女生可以学习男生的勇敢、坚强、心胸豁达、不拘小节等优点,男生可以学习女生细心、认真、爱干净、关心他人等优点。在生活实践中,男女性格的差异和互补性有助于丰富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第三,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培养好的气质和性别意识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某校某班学生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一片嬉笑吵闹,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男生彬彬有礼,你谦我让,不乏君子风度,女生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请同学们思考在两次野餐中男女生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同?

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双方都特别注意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也都希望异性给予自己满意的评价,同时异性间的心理接近需要得到了满足,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所以会激发起同学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

第四,有利于提升交往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实现性格差异的互补,从而使个人的优势得到展示使集体更加团结可以淡化彼此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

正常的异性交往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但是不当的异性交往方式也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干扰自我的正常发展,下面请看情景剧表演:《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情景剧表演——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理念:通过同学们典型案例的原景重现、案例解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异性交往原则和尺度的理解]

情景表演——他们的争吵

课间,男生张明和晓杰遇到女生小玲和丽丽,张明很紧张,想和女生打招呼但是又不敢,红着脸鼓起勇气很小声的说:“你们好”,小玲点点头,但是丽丽抬着头,眼睛也不看他们,理都没有理他们。这时晓杰冲到小玲的后边,狠狠地拽了她的辫子,然后哈哈大笑着跑开,一边跑一边说:“笨蛋,你抓不着我,哈哈”。小玲十分生气,大叫:“猪头,真讨厌,你下次再这样我对你不客气”。

这时,张明很紧张,脸红红的一句话也不敢说,而丽丽拉着小玲说:“走吧,别理他们,男生都不是好东西”。

1.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1)他们四个人这样的行为合适吗?和异性同学交往应该怎么做呢?

2)学生举手发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与归纳。
 

人物

事件

心态(想法)

行为、情绪(结果)

1、张明

课间与女同学相遇

想和女生友好相处

不知道该怎么做,紧张脸红,
害怕引起其他男生的议论

2、晓杰

课间与女同学相遇

想引起女生的注意

随便、轻浮,捉弄女生(攻击性语言和行为),得意

3、小玲

课间与男同学相遇

以牙还牙、以毒攻毒

叫绰号、反击,生气

4、丽丽

课间与男同学相遇

高傲、冷漠,

男生不是好东西

严肃、冷淡,拒绝与男生交往

2.根据分析结果,教师总结
分析出这些不合适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

第一真诚、坦然大方地与异性交往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所谓身正不怕影斜,完全可以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与异性同学坦诚相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太计较别人的误解和非议。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都会使人生厌。有的同学与异性交往中容易脸红,对这一点不需要在意,爱脸红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怕脸红而放弃与异性的正常交往是不明智的做法
    第二要注意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不可过分随便和轻浮。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一定把握好尺度,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搡之类的事情要尽量避免

第三要注意尊重同学,不应过分严肃和冷淡。不用过分回避与异性的交往,既不能故作清高,也不能有意冷淡因为这样既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又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不利于建立友好的同学关系。

(二)案例讨论——小文的烦恼
    小风和小文都是班上的班委,经常因为班级的事情在一起讨论工作。但是久而久之,班上同学开始传言,说他们俩关系不一般,为此小文感到十分苦恼,班级的工作也不敢和小风讨论,结果影响到了她的学习和工作!
    1.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1)小文应该怎么办?
2)作为班级中的一员,你应该怎么做?
    2.根据分析结果,教师总结

第四,要注意自尊自爱,避免与异性交往过密。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落落大方,避免过分亲昵,切不可勾肩搭背,也不可在异性面前挤眉弄眼、搔首弄姿。

第五,要注意男女有别,不宜异性同学开过分的玩笑虽然男女同学也可以成为好朋友,但是异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要注意了解异性同学与同性同学的不同特点,说话办事时尽量考虑周全,避免伤害同学。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同学面前乱开  

第六,注重群体交往,避免个别交往。异性交往必须从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出发,和多个同学一起活动,不要单独和异性同学在一起这样才能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一定要恰好处,特别是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学习工作需要单独交往,在公众场合下自然的与异性同学对话不宜在晚上或幽静处单独相处避免引起别人误会,招致不必要的议论。

(三)强调重点——异性交往的原则

(一)真诚坦然大方,消除不自然感

(二)保持适度交往,不可过分随便

(三)注意尊重同学,不宜过分回避

(四)自尊自爱自律,避免交往过密

(五)注意男女有别,不能毫无顾忌

(六)注重群体交往,避免个别交往
歌曲结尾——《友谊地久天长》

[设计理念:感情升华,归纳主旨,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结束语

友谊于我们,就像是学习,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更可能是一生中不可忘记的珍贵回忆。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自己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既然青春让我们相遇在初的班级里,我们就应该珍惜这份同学情谊,让我们男生、女生携手同行在花季,共同唱响我们的青春之歌让友谊地久天长

(二)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希望同学们在美妙的旋律中感受男女生之间友情的珍贵,以及给以后人生带来的甜美回忆。

 

板书设计

男生、女生,携手同行在花季

——青春期教育之异性交往

(一)真诚坦然大方,消除不自然感

(二)保持适度交往,不可过分随便

(三)注意尊重同学,不宜过分回避

(四)自尊自爱自律,避免交往过密

(五)注意男女有别,不能毫无顾忌

(六)注重群体交往,避免个别交往

【教学反思】

本节心理活动课是针对初学生开设的,学生们的总体氛围还是比较活跃的。开场时男生和女生两首歌曲演唱,一下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因此在小组讨论——男生和女生特点这一环节,大家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心理测试这个环节,面对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同学们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变化,于是我让大家在心里给自己打分,估计自己的变化。异性交往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同学们的认识可能会不全面,所以我以总结、讲述为主。情景剧表演的两个案例,是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典型的案例,因此我在分析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并且在引导的过程中,我尽量不用对与错的概念来判断男女生的行为或态度,而是更注意强调适宜或者适合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资源,应该说还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提出的交往原则也得到学生的认同。如果我在课堂活动操作中要是能更加注重细节,注意把握活动的时间,灵活处理偶发事件的话,课堂效果就更好了。异性交往只是青春期教育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要按照学生青春期发展的阶段,进一步开展青春期的友情与爱情以及早恋的教育,深化青春期教育的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