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缺乏兴趣怎么办
(2014-08-03 12:31:38)
标签:
育儿教学随笔教育 |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美术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又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幼儿是美术教育的对象,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美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幼儿的美术活动应该要有更多的游戏成份,如果因为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好玩,他们可能从一开始就对美术活动缺乏兴趣,或中途放弃完成作品的努力,这样,美术活动就失去了教育影响儿童的先机。因此,刺激儿童美术表达的兴奋性,使美术或者像游戏一样有趣,能吸引儿童热情地参与,是教师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建议如下:①加强对活动内容的体验②培养幼儿有兴趣的精力
美术表现技能技巧的丰富灵活,是使幼儿能愉快地、顺利地创造出美术形象,建立表达的信心。因此,要使幼儿对美术造型表现感到得心应手,教师在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时要根据教师内容搭好美术技巧建议如下:①提供一种又简单到复杂的技能技巧学习阶梯,和幼儿一同探索美术特有表现手段
美术是一种材料艺术。材料运用的好坏、恰当,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表达思维和感受,使美术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对美术材料欠缺驾驭能力,美术活动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使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表现达到丰富、生动,就要帮助幼儿正确使用美术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掌握材料的能力,才能让他们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建议如下:①感知、了解美术多种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②介绍、讲解美术多种材料的使用方法……
而对于一些个别幼儿,教师应该个别指引一下,例如有的幼儿需要教师为他下第一笔。对于美术成果,教师应该要用一种欣赏和鼓励的态度来评价,那样幼儿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加,有了自信心,美术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