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2014-06-20 18:00:39)
标签:
育儿 |
一、小课题的选题
以往,在科研管理机构进行课题立项时,研究者往往只需在上级部门拟定好的课题指南中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题目即可。而小课题研究是没有给定的研究课题的,它要求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挖掘,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来拟定。教师就是课题的拟定者。而如何合理的选择研究的小课题往往是令幼儿园教师感到困惑、迷茫的地方。下面就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小课题研究时如何合理选择研究课题提出以下建议:
1.从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幼儿园教师会时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如幼儿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映和教师的事先预计相去甚远,教师的某种教育教学观点与同事、专家或者幼儿家长的观点截然不同,却不得其解等。这些困惑几乎是幼儿园教师们的家常便饭。但是,却没有一个现成的良方来医治这些病症。因此,教师可将这些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法迅速有效解决而又绕不开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设法让自己走出这些困境。
2.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幼儿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与孩子的互动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做研究,重点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诞生于教学场景之中。教学场景就是这些具体、实际问题的发源地。因此,教师必需关注教学现场,对其作深刻分析,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比较中发现问题。教师之间,特别是同年段的教师之间有关教育教学问题的探讨和经验的交流,也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一些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成为小课题的研究对象。另外,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将其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情况作比较,也会涌现一些问题。如通过和某教师的交流发现,同样的任务,自己班的幼儿和他班的幼儿对待态度完全和完成的状况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师选题的标准可概括为六个字:想做、可做、能做。所谓“想做”,就是指从当前的“问题库”中选择当前自己最想解决同时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所谓“可做”,是指幼儿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所谓“能做”,是针对小课题本身而言,指选择的小课题是个小而明确的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具体明确的切入点,实践中操作起来相对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