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2014-09-19 08:15:44)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综合教研 |
2.《骨骼、关节和肌肉》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执教者:张丽娟
一、教材内容
三、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采用观看一段舞蹈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测。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
a.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b.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2、教学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骨骼模型、纸卷、橡皮泥等。
七、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提出问题)
1、播放健康操视频,提问:身体的哪些部位动了起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A)针对问题,合理猜测,探究骨骼的作用
(B)探究、体验关节的作用
(C)探究、体验肌肉的作用
(D)、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利用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制成的一些物品,让学生找一找,有哪些物体是利用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四)、搜集信息
1、师问: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你喜欢什么运动?经常锻炼身体和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并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
(五)、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主板书:
骨头:
关节:
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