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队课听课归来收获与困惑
(2014-04-25 22:46:28)
上周我有幸到宜宾听课,听市级主题班队公开课比赛,我们学校的张敏参加了本次比赛,荣获了全市二等奖。
这次听市级班队课比赛让我收获了很多,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1、主题要积极向上。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世界观往往在这个时候形成。因此,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同学们美好情操的培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成为祖国未来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巨大的意义。2、内容切合学生实际。主题班队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兴趣,才会努力让自己走进活动,参与活动,融入活动。3、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本次班队活动比赛,形式生动活泼,种类较多,有学生和老师主持型的,诗歌朗诵,歌曲融入型的,梦幻故事情境型,写梦说梦,……多种形式的活动交流,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学习氛围。
这是一节节高质量的主题班会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让孩子能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陶冶情操。同学们就要参与就来,这里的参与面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和思想的参与。让我平静的心湖泛起了涟漪,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也让我有了某些困惑。
一、张敏的《爱国先爱班
张敏这节课,我认为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当中懂得,文明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更关系国家形象。也让学生懂得文明需要体现在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讲文明不是一句口号,行动才是最好的说明。这节课最让我喜欢的是,课堂灵活,课堂能移动性,不管针对哪种层次的学生都可教育性,就是俗话说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二、江安县叶桥的《朋友啊,朋友》,这一节课听下来,确实收获不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情,如果不能在内容上创新,就应该在形式上求异。抽取号码,划掉相应号码朋友的名字,让学生体会失去朋友的感受,然后,又出示“毛毛虫”,分组讨论与朋友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让学生还实例中明白朋友是诚信、信任、责任、谦让、快乐、帮助····懂得了真正的朋友该怎样相处,怎样对待。着灵活的课堂,贴切的事例分析,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明白了朋友就是:宽容、谦让、尊重···
叶桥“友情测试”划掉朋友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把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到了极致。给朋友树治病,捉毛毛虫,很多同学填写的相当认真,他们每个人都端端正正地在小卡片上写下了小小的却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过的朋友交往治病根,我相信,在他们写下如何交往友情时,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那这堂班队活动对他而言就是有意义,有收获的。
三、高县的邹琴《做一个真正爱国的人》,把比赛课推向了高潮,其中编排的12个打勇士保护大鹏之伞5分钟,大红的装饰伞冲击着视觉效果,场面是壮观的,同时,这个“原始部落和自然做斗争”让同学们锻炼了团队精神,集体意识。这个神话剧是学生真切感受到保护国家就是保护自己。这位教师特有凝聚力,学生们兴趣莹然,通过讨论“钓鱼岛”“科学家的贡献”“贫困山区的孩子”“中国以前和现在对比”引申出怎样报效国家,使学生明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这节课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自信、自豪,以及责任,看到了孩子们真诚的笑脸,看到了孩子们不由自主鼓掌的手,看到了孩子们奋力的护伞,专注的坐姿……学生真正地享受着这个过程,尽情地挥洒着主人翁精神,孩子们们是这节班队课真正的主人,自编自导自演自乐与其中。
四、我的困惑:
听课归来,激起了心中的灵感与困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