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2020-01-08 14:09:31)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经历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基本技能: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基本思想: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基本活动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四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并运用生活常识归纳提炼,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射线、直线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弄清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ipad、练习纸、直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
1.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金箍棒,可以随意的伸长缩短,如果把金箍棒缩短到老师手里的小棒这样端,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数学里的什么线?
2.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中间是一条直直的线,能量出它的长度)
(二)教学射线、直线
1.认识射线
(1)如果孙悟空的金箍棒一端不变,另一端变长、变长,一直延伸下去,你能在刚才线段的基础上画出这根变长的金箍棒吗?(
学生画,拍照投屏)
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进行讲评,注意射线的特点
师:那我们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预设:不能,因为无限延伸到远处,有无限长,所以不能测量。
师总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线。射线就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个点来表示边演示边在黑板上画射线AB射线BA,(板书:射线AB)
(2)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射线吗?
(学生先说,老师随着汇报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看作射线的图片。)
【设计意图】利用视觉直观体验,抽象出射线、直线,通过画一画,拍照投屏,展示出学生出现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其特征。然后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手电筒射出光线的实验,给学生“线段”与“射线”的直观印象,加深学生理解“线段”与“射线”的特征。
2.认识直线
现在请大家仔细看黑板,刚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得到了射线。那要是把线段的两端都延伸开来,(师板画)你觉得这条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直直的,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地延伸。
师总结: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直线。那这条直线可以怎样来命名呢?直线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也可以从直线上取两个点:A
3.比较直线、射线与线段:
三条线都学完了。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表格。小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
(1)分组合作交流,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2)
(课件出示图形)
|
线段 |
射线 |
直线 |
端点 |
|
|
|
延长情况 |
|
|
|
能否测量 |
|
|
|
(3)课件运动动态画出线段、射线、直线。(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动手画图、课件演示、合作交流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建立它们的正确表象。
4.探究规律
(1)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竞赛:在20秒之内,从一点出发画直线,看谁画得最多,开始!(拍照投屏,比较谁画的多)
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条?(很多条,画也画不完)所以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师总结: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竞赛继续,如果给你两个点A和B,过A、B两点画直线,还是20秒钟,看谁画的多,开始!
得出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设计意图】这一自主探索活动,注重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并在拍照投屏的过程中观察别人做图与自己做图的差异,使一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能直观的看到自己的差距,然后修正提高,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线?了解了它们的哪些知识?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线段
射线
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