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观摩学习笔记
(2021-08-27 21:37:22)| 分类: 语文教学 |
“朝拜的路总是漫长的,没有一个朝拜者肯定自己一定能踏进圣殿,他们只是在一个个长头中表达自己对信仰是追求和坚贞,享受这种虔诚的向往和灵魂升华的幸福。”
这段话是今天早晨在一位语文人的公众号文章中读到的。之所以引用,是因为,三天以来,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朝拜者的心情,我守着电脑,抱着手机,全程参与了“第十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享受了一次语文的视听盛宴。
专家报告与讲座
三天里聆听了四场专家报告与名师讲座,大名鼎鼎的苏立康、顾之川两位教授是当前中国语文教育唯马首是瞻的领袖,从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与途径方面高屋建瓴,“神仙姐姐”董一菲以诗意的语言诠释语文的“质”与“度”,学养丰厚的“安子”校长陈国安则细读文本、微观解析,告诉我们怎样进行教学内容的确立与选择。
一、苏立康:《基础扎实,阅读丰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
1.
2.
词义扩大:泛指看、望。如“顾野有麦场”(《聊斋志异.狼三则》)“顾影自怜”。
引申义:
由泛指转为特指,拜访:“三顾茅庐”“将军宜枉驾顾之”。
回头看表示关切,引申为关心、照顾: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回头看引申为思念: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由关心、关切转化为商业有关的敬辞:顾客、光顾、惠顾。
“顾”虚化为转折连词和副词(文言文)。
——记得我曾经为学生记不住“顾”的本义是“回头看”而不仅仅是“看”而大发雷霆,如果当时能够从造字法的角度把这个“从页”讲清楚就好了!
(2)连——从人从车,本以为挽车而行。人与车一前一后,故有前后相接,纵向排列的特点。
(3)从词义之间的引申义出发,有序积累——发
《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
《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
《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三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陈涉世家》发闾左讁戍渔阳九百人
老师要想让学生积累词汇,需要把无序的语料进行有序地处理,需要字法和语义的支撑。
3.
(1)深圳彭莉琼:
每天练字10分钟;
学习生字词先抄写注音,再选5-8个写段,理解意思,学以致用。
总复习分类辑录:借月抒怀、爱国、奉献、颂春……
抓好批注。笔记本每页右侧留三分之一空白,用于批注或补充:给生字注音;赏析优美词句;对摘抄内容作评价、写心得。
规范文言文学习笔记:第一行抄原文;第二行学完课文后,自测主要词语解释;右侧空白处做知识点整理,如某个词语出现两次以上,或在学过的文中已出现,把所有义项逐一列出,标注原文。如有带有该字的成语,列出比较相关义项,认识规律。
——以前颇不以为然的“三行笔记”法似乎可以像这样改进。第一行在课前不加标点抄原文;第二行课后自测注释、添加标点;空白处学完整篇后整理;复习时口译。
(2)北京四中顾德希:
4.
5.
二、顾之川:《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与考试》
1.
2.
3.
三、董一菲:《把语文课上得丰富而饱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四、陈国安:《文本细读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关雎》:1.章句:
|
三分法 |
四分法 |
五分法 |
度曲变形 |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2.
悠:思之深长者也;悠哉:犹悠悠也。
3.
4.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动感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姿态美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高贵美
《咏雪》:关注文体特征——笔记小说
1.
2.
3.
4.
5.
大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说课展示
此次大赛共展示14节说课,选手个个都很优秀,堪称顶尖级赛事。遗憾的是笔记没有记全,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方面:
1.
西安铁一中的老师立足于单元系统化教学,将文本解读的关注点由“技”拓展到“人”,从文字层面的“三读三评”读懂大意到文学层面对人物的刻画,再到文化层面品读欧阳修不同时期作品探究其为人品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另一位江苏老师的《卖油翁》则抓住前人对此文的一句评价:“是文也,一人之语皆作傲然口吻,一人之语皆作冷隽口吻。二者间出,遂生奇趣。”围绕一个“趣”字做足了文章。比较阅读欧阳修《笔说》中的初稿,一字一句的对比中体会精彩的细节,感受写作之妙;对对子犹如通关,步步提升难度,内容传统,形式却新颖有趣:
康肃公善射,发矢十中八九,无双,以此自矜,卖油翁久睨之,遂但微颔之;
卖油翁酌油,入孔而钱不湿,无他,唯手熟尔,康肃公初愤然,后笑而遣之。
2.
3.
4.
周亚夫颁奖词:
细柳劳军,他军容严整,恪尽职守;平定叛乱,他知己知彼,多谋善断;及为丞相,他坚守节操,刚正不阿。他是真将军,亦是大丈夫!
5.
现场教学
这部分是一线老师最期待的,也是听课期间最忙碌、最纠结的部分。因为大赛设置了两个会场分别展示,28节课最多只能听一半,选了这个又放不下那个,总疑心没听的那些是不是更精彩,两个会场进进出出,来回穿梭,好不辛苦!
1.
这节课切入就不凡,让学生从闰土或杨二嫂(也可是文中其他人物如母亲、宏儿、水生)的角度讲述目睹迅哥回乡的见闻。即是对情节的梳理回顾,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心理个性,理解形象特点,对其遭受生活压榨的不幸命运感同身受。
由此自然而然地进入深层讨论:谁是最辛苦的人?是什么让故乡的生活道路如此难走?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辛苦?进而理解小说主题。
最后环节的补充填空是课堂的升华:我想: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条路上,有……,这条路的尽头是……
本节课立足于本文最有价值的地方——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确立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设计问题,既有读写的训练,又有思维情感的提升,将如此丰厚、深邃的经典课文讲得明晰通透,讲出了新意。
2.
两节《看雪》,关注点各有不同,也见出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下与文本解读的深浅之别。
重庆的敬军老师以梁衡的《秋月冬雪两轴画》导入,美则美矣,但因有余映潮先生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前,终究给人因袭重复之感,未见高明。但接下来的文言基础教学就颇见匠心了。他的检查预习、提出疑问、解决问题,都是在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的,抓重点、抓难点、抓疑点,轻松完成文意疏通。
敬军老师这堂课的重点在于运用“矛盾还原法”,聚焦文本矛盾,还原情境心理,触摸作者心灵。“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数字矛盾,见其“梦忆”的朦胧之美与处天地间的渺小孤寂之感;“问其姓氏”与“是金陵人”的问答矛盾,见其故国之思。特别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与“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助读,由“思乡人”之愁到“失乡人”之悲,主旨情感呼之欲出。而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进一步知人论世,以“两个张岱”引导学生理解文眼“痴”——两个痴痴的张岱,一个是……的张岱,他痴迷于……;一个是……的张岱,他痴迷于……。
虽然个人觉得最后的补充资料过多,学生对文本本身尚未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但瑕不掩瑜,这终究是一节入情入境、有广度、有宽度、有风度、有温度的好课。
相比之下,另一节《看雪》则失之于太过热闹。那静静地悬于中堂的画卷之美没有了,那孤绝纯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没有了,那孤高遗世的清坚决绝没有了,只剩下满堂的“一呼百应”、“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互动区有位老师这样点评:“师生皆是旁观者,笑看他人伤心事。”可谓恰中肯綮。这节课给我们的教训是,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对课堂气氛的营造,要与文本特点相契合。为文要造境,教学,亦如是。创设情境,不光是假设情境,还要营造氛围。
3.
(1)一课一得,教学目标巧聚焦:误会法写波澜
(2)尊重教材,运用“粮仓”启智慧:借用他山之石以攻玉,以教材课文《驿路梨花》为例,师生对话,总结出写作知识——设置悬念(明确误会对象-多个)、创设误会(巧设误会原因-猜测、听说、巧合)、真相大白(推动误会解除-前后勾连),而这些方法,是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逐步揣摩体会出来的,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完成的。
(3)巧设情境,激活兴趣有话说:“刘老师,你要小心点”这张字条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这个话题也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设计情节,使人人都有话说,所以课堂上讨论极其热烈,每个人的思维都被点燃了。
(4)适时评价,思维碰撞见火花:两次讨论、两次写作,均以“写-展-评-改”的步骤展开,诞生了越来越精巧的构思,越来越精彩的故事。
4.
执教者以老舍《著者略历》为例,辅以《鲁迅小传》,引导学生分析小传特点,得出相关写作知识:以时间为线索,条理清晰;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品格;语言或幽默,或平实,均须简洁。然后请学生为自己写小传,小组间用《小传品鉴表》互评修改,也体现了写作教学“写-展-评-改”的基本步骤。
正如专家点评,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教师的下水文,展示了执教者过硬的基本功与良好的语文素养,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5.
(1)写作指导课必须有方法指导、有写作过程、有点评交流。
(2)教师的写作指导包括独立的、片段的指导、也包括在学生写作中的过程性指导和写作训练后的评价性指导。
(3)写作课须保证学生至少有15-20分钟的写作过程。
(4)写作课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忌太大或太小;需要明确写作概念。
(5)范文要为写作服务,除经典文本外,还可以选择与学生写作实践、生活体验更加贴近的时文、学生习作等。
(6)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综合性实践活动。前者是语文学习的一种类型,后者是所有学科都可以进行的活动。语文是其本质,学习是其方式,综合性是其特点。
(7)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科学地取舍和整合进行资源,既要突出语文性(听说读写),也要体现综合性;既要深入挖掘语文要素,也要突出地方特色,利用校本资源。
(8)语文综合性学习尤其要注意师生角色的恰当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教给学生。把准备活动放在课外,把展示交流放在课堂,会更加高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