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玫瑰停止的地方,芬芳前进了
(2015-07-01 20:50: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叙事 |
教育是一场邂逅,师生是一种相逢,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精神与精神的同行。于是,在那个初凉的九月里,我们得以相逢。
还记得吗?开学第一课,我们的主题是“初相遇”。大屏幕上,我打出一个填空:“因为……我们相遇”,你们说,因为缘分、因为求学、因为理想……而我说:“因为语文,我们相遇。”是的,孩子们,因为语文,我们相遇。如果按部就班地沿着正常的轨道前行,我们不会相遇。也许,我会一如既往地站在初中最后一个台阶上,放飞另一群小鸟,将他们送上中考的考场;而你们,会在另一位老师的带领下推开那扇守候已久的文学之门。那是我们各自的另一段旅程了。可是,似乎是上苍冥冥中的指引,一种强烈的渴望牵引着我,我要远离中考,远离试卷、远离做题讲题、远离备考备战,于是,我改变了既定的轨道,走向你们,走向比春天的早晨还要清澈的你们,走向比初夏的朝阳还要热烈的你们,走向安静的你、活泼的你、羞涩的你、喧闹的你……“爱上你,在还没见到你的时候;或者说,还没见到你就注定爱上你。”这样的诗句多么恰如其分!爱上你,因为你是清晨初绽的花蕾,爱上你,因为你是生命最初的诗行,爱上你,因为你最靠近语文的本真。
第一节课,当你们惊奇地读着那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时候,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们的初相遇从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开始,从“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开始,我原本滞涩的生命就这样为你们鼓起风帆重新起航了。每一个日子都饱满灿烂,闪耀着露的亮,弥漫着花的香。
还记得一只令人恼火的苍蝇,成了宋玉卓日记的主角而荣登我们的日记榜中榜,而一只打不中的小小蚊子让屈莉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的作文,引来赞叹一片;李紫怡笔下活灵活现的政治老师令人拍案叫绝,刘毅诚文中那只盛气凌人的大狗叫人耳目一新……
汪国真撒手人寰,却成为我们亲密拥抱诗歌的契机。那节课,我们美美地读了又读,你们的眼睛亮了又亮;我们不仅结识了汪国真,更采撷了大把大把语言的花朵。于我,是走进一段青春的记忆,于你们,是开启一段诗与美的旅程。也就是从那时起,你们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旅。这才真真是惊艳呢,那么多那么多美丽的诗句,从你们笔端流淌,让我不得不惊叹:少年情怀总是诗!王毅喆两三分钟就写出了那首让全班掌声四起的《我喜欢》,谁能不信,青春的你们,天生就是诗人?
记忆中铭刻下的,还有你们那动心动情的声音,从《安恩与奶牛》中感动了所有听课老师的片段,到《春》里交响乐般的集体朗诵,你们的进步显而易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师生合作,将长妈妈讲美女蛇一段演得惟妙惟肖;《两小儿辩日》,你们摇头晃脑地冲着我恣意嘲笑:“孰为汝多知乎?”甚至面对《松树金龟子》这样的说明文,你们照样能激情澎湃,当课文被变形成了诗歌,你们就立即进入角色,让那些原本散文化的句子有了诗的韵味,引得听课的教研室老师不住赞叹;直到最后一课在荡气回肠的《黄河颂》中结束,除了为你们鼓掌,我再无话可说……
这一年,我们就是这样用阅读和写作一点点将语文的日子填满,没有做试卷,没有讲习题,没有答题方法和应试技巧的条分缕析。这就是我想给你们的语文,属于阅读和写作的语文。最令我满足的,是在学期结束之前,我们终于忙里偷闲又开辟了一种新的课型——电影欣赏课。和阅读课一样,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庆幸的是,因为与你们的相遇而得以实现。整整六节课,我们看完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陶醉在三兄弟的深情与兰彻的睿智中,除了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讨论倒叙插叙,铺垫照应,伏笔反语及人物形象等语文知识,更在电影欣赏中思考感悟:我们到底为什么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我想,答案至少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果真如此,那么,你便是“悟了”!
当然,这一年,你们也有许许多多令我沮丧、气恼,甚至抓狂的时候,比如课堂上沉闷无语、启而不发的时候,比如任务布置下去就石沉大海的时候,比如课代表送上密密麻麻一大片黑名单的时候,比如作业本上爬满蝌蚪文的时候,比如几十本作业俨然一个模子复制出来的时候……
但是,终于,我还是看到,刘毅诚、李兴治的作业越来越有模有样,张晨阳和高帅总是最先完成背诵任务兴高采烈地找我查背,程玉玺的字越写越秀气工整,井思悦的笔记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而张晨阳、程玉玺、李佳城三个大大咧咧的小伙子竟似乎是突然之间让笔记脱胎换骨了,宋依凡、屈莉的文笔越来越漂亮……欣慰,总还是超过了郁闷的。
从那个金色的九月到这个蓊郁的七月,成长就这样悄悄地进行着。这不仅是属于你们的成长,我惊讶地发现,当白发大张旗鼓地在我的鬓间攻城略地的时候,心灵上的皱纹却被你们悄悄熨平。这一年,我做的课件数量是前几年的总和,几乎把教室搬进了多媒体教室,“为你读诗”“子曰师云”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一年,我开始写教学随笔,一年来,我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你们而写,课后反思、教学感言、教育叙事,包括读书心得,都是从与你们的相遇开始点滴汇集的;这一年,我更深地潜入书海,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读更多的书,不为别的,只为让最好的自己与你们同行。也正是因此,这个春天,我开始练习书法,每天坚持一小时,在笔墨纸砚与横竖撇捺间让心灵舒展而宁静,在书香与翰墨间让每一天都繁忙而充实……这一年,我听到了拔节与绽放的声音——你们的,也有我的。这一年,我终于懂得,自我修炼,自我成长,不只属于青春,而属于整个生命。
多想、多想就这样与你们一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而,还未来得及细数那一个个闪亮的日子,我们的船已驶进码头。虽然只是暂时的停泊,但依照我校往年每学年分班的传统,我不敢说,下一个九月,我能够和你们中的哪些人能够再次有这种生命的交集。挥一挥衣袖,也许,作别的,就是这一段相遇。然而,也无需伤感。最后一课,我说:“课程结束了,语文学习不会结束。”学年结束了,成长不会结束;教学结束了,教育不会结束。带不走的,是西天的云彩,留在心底的,是彩虹似的记忆。
诗人说:“在语言停止的地方,诗前进了;在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前进了;在玫瑰停止的地方,芬芳前进了。”对于我们,还应该是,在试卷停止的地方,阅读前进了;在课堂停止的地方,语文前进了。
诚如是,我们的相遇,便不辱使命!
诚如是,我亲爱的孩子,我们的灵魂,便永远同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