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与指导》
(2014-04-10 11:52:38)分类: 讲座 |
讲座:《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与指导》
主讲人:欧燕钦
时间:2013年10月16日
参加对象:全体幼师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
1.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
2.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
二、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空间布局、墙饰、材料)
适宜的区域划分,有利于幼儿自主选择区域、玩具、和伙伴,主动进行游戏,探索和交往,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观察幼儿,更好地组织活动。
1.室内区域的类型(三种)
(1)常规区域:
如:建构区(沙水区)、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如娃娃家、理发店、超市、商店、医院等)图书区、(阅读区、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自然角)、运动区
(2)特色区域:(主打区域)
所谓特色,可以解释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可以是地域特色,也可以是园本、班本特色。如建构区,投放只有本地区独有的建筑材料,或只有自己幼儿园开发挖掘的建构材料,或别的幼儿园都有,研究的深入,也是特色。
(3)主题区域
把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物化在区域材料当中,引导幼儿在区域自主的活动中实现主题目标。主题区域名称还是常规区域名称,只不过区域材料是根据主题目标投放的。主题区域活动相对来讲学习成份多一些,游戏成份少一些,是主题教学很好的补充,设1—2个随时把课程中的操作材料转移到主题区域中,并不断根据主题目标和活动内容调整材料、丰富材料,使主题区域为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满足不同水平幼儿发展的需要。
2.室内区域划分一般要求
(1)合理有序地利用空间,充分挖掘空间的实用价值
尽可能把活动区分为动、静两个分区,寝室,(穆家峪建构区、),走廊,门厅(世纪、蓝天),活动室和寝室正好分割动静两个大区。
还要考虑不同区域对开放与封闭性的特别要求。表演区、角色区设计成开放或半开放,一般放在门口,有利于幼儿交往,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的空间(表演区可开在户外);阅读区、小型积塑区、益智区、科学区、相对安静,需要相对封闭,保证幼儿专注的活动,安排在室内。
(2)注意区域规划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从两个方面谈)
◆从五大领域:满足幼儿认知、语言、情绪与社会性、大小肌肉等各方面的发展要求。
◆每一个区域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阶段性目标,围绕发展目标投放相应的材料,并注意目标和材料的层次递进性和发展性。(特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如中班幼儿在认知领域达到按简单的ABAB式即可,或按一个维度分类,可个别幼儿却排出了ABABBABBB,投放材料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有序的投放材料,如给图形排队的材料,可从排序的角度由简单到复杂,按难易程度分阶段投放,第一阶段按形状排序,第二阶段按形状和颜色排队,第三阶段按形状、颜色和数量排队。
(3)因地制宜确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
根据面积大小、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室内区域。常规区域和特色区域时间长久一些,称为永久性区域,但材料要不断更新和补充,主体区域会不断变化,称“临时性区域”。种类和数量分配如果,某一个区域容纳3—6人,需要开5—8个区域,如果对同一个区域感兴趣,同一个区域开两个,投放大致相同的材料,按8个区域算,比例应为6:1:1;5:1:23.注意活动区墙饰
活动区背景墙饰应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与区域的内容、阶段性目标、操作材料相适宜;(2)具有美感;(3)常规性提示,如玩具的收放程序与位置提示,角色、职责与规则提示,工作程序提示等。(4)对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活动有引发、引导和促进作用,如问题展示与解决办法征集,观察记录、图谱(图片)
4.注意区域材料的投放
第一,材料要物化发展目标,(具体分区时讲)按规律穿珠,叶子分类
第二,材料要多选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材料。矿泉水瓶、易拉罐、树叶、枝条、石头、纽扣、废旧纸盒,不但环保,开阔思维(特色区)原料。设置分类回收箱,如大小不同的纸盒、质地颜色不同的纸类材料,瓶瓶罐罐
第三,材料要有层次性,采用渐进式投放。考虑投放材料的时机,材料的数量和材料的种类,材料的投放还应该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新的变化和挑战。(如科学区、磁铁、磨棒投放的时机)
第四,材料要不断补充和更新。除考虑教育的需要外,幼儿的兴趣及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忽视。可以与幼儿商量、更新、丰富材料,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
第五,材料的数量应适宜。不是越多越好。每次投放的数量和种类要适当,如果一次提供的种类和数量过多,会使幼儿偏重于材料的感官刺激,不仅难以发挥材料的应有价值,还可以会对幼儿的活动造成干扰。(如美工区、学期初投放所有的自然物不合适,到一定时机就可以))
第六,注意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因为材料会暗示幼儿的活动方向。如在娃娃家投放娃娃和衣服、梳子、化妆品等材料和投放娃娃、厨房用品、餐具等材料,引发幼儿的活动肯定不一样。
第七,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材料越具有挑战性,才更有兴趣,有兴趣,才能专注,蒙台梭利说:事实上,在我们的实验中,幼儿的注意力不是由一个教师人为地保持的,而是由一个固定的引起注意的物体保持的“。陈鹤琴主张指导孩子自己去做玩具,而且玩的时候还可有多种变化。他提出,环境中的一根木棍、一支竹片,一块木板也是玩具的材料。孩子并不需要一大堆玩具,让他拥有几样真正能挑战他们能力的玩具会更好。(如自然角标本不合适,自制“摩天轮”不实用,科学区中的滚动)哪如带幼儿到户外玩滑梯滚球
第八,注意材料的安全性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
当前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不容乐观,那种热闹非凡的场面,那种发自内心的陶醉,那种玩了还要再玩的强烈愿望,看不到,区域活动的开展常常流于形式,一日生活的一个环节不能少(骨干教师观摩课,40分钟问了我六次,怎么还不到点,简直是受煎熬)没有真正体会到区域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区域活动名存实亡,成了一种装饰或点缀。
区也创了,材料也投了,孩子活动无目的,老师警察走溜溜
2、区域活动独立性差,成为教育活动的延伸或补充
如幼儿在正规教学活动中学习了某方面的内容,就到相关区域中进一步巩固这些学习内容,区域活动虽然受到了重视,但缺乏独立性(益智区)。如教师准备好了画有直线、弧线的纸张和旧画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剪直线,剪弧线或剪图画轮廓,以提高儿童使用剪刀的能力。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游戏的方法。观念还是让幼儿检出一个像样的东西,(不符合生态艺术的理念)还冠冕堂皇的什么分层次投放材料。应启发引导幼儿去玩,想方设法玩得开心,玩得痛快,当然,还得在玩中得到发展,不以像与不像为标准
国外大部分时间在活动区,而中国的教育结构一日生活的四个环节,如果加入大量的学习成份,就减少了儿童游戏的机会。
3、区域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之间缺乏足够的内在有机联系。
活动区的初衷,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因为配合主题而忽略了活动区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区域活动能在主题活动有需要的情况下与之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效的方式整合,连豆腐都冻不上,还冻什么冰花。
4、区域活动和幼儿家庭、社区等之间缺乏足够的内在联系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中可能蕴藏着巨大教育和发展价值。但往往是仅仅让家长提供一些活动材料,区域活动和幼儿家庭、社区之间的内在联系应该是双向的,是一种互利的有机联系。(后面讲区域活动对策分析时还要涉及到)
5、区域活动教师的指导不充分,不到位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具有临时性、现场性等特点,所以难以把握。出现(1)不管不问。(2)一头扎进某区域中同幼儿一起玩了起来,忘记了自己还有组织者的身份,忽视了对其他区域的指导。(3)管理过严,不断干涉,这个不能玩,那个应该这样做。(4)缺乏深入观察,走到这个区问“你在干什么?,走到那个区问,”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打断幼儿的思路,不尊重幼儿的自主权。
6、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教育目标相脱离
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往往决定着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方面的发展。当前材料的投放与教育目标相脱节,表现为随意性大,材料不丰富,不能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设置的“自然角”里面长期摆放着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究竟种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却一无所知,该区域活动只停留在让幼儿对果实和种子的表面观赏上。“图书区“中,教师不能围绕近期目标更换材料,长期都是那几本书,幼儿每天翻来翻去,有的已经掉了书皮,有的已残缺不全,早已失却了语言角的价值。
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分区)(内容、环境、指导)有效性
(一)图书区(阅读区、语言区)
学前儿童要做三件事,读书、旅游、玩具,一定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考大学,看图作文丢分,都是这时候造成的。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看图能力非常活跃,有意注意小班5分、中班10分、大班15分钟,买什么书?手工绘本读物,因为色彩鲜艳、表情丰富,电脑绘本表情一致。
有无良好的阅读习惯常常是影响一个人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博览全书的人不一定有品味,但一个有品味的人一定是博览群书的人,一犯浑,会想到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放在第一位。
班班都有图书区,三个人进入阅读区,分别拿了一本书,三分钟后,开始换,边翻,边聊别的,在这段时间里,交流的意义远大于阅读的意义。
幼儿为何不能专注,一是环境嘈杂,二是数量有限,内容不丰富。
此区有利于幼儿获得阅读、听、说技能、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图书区的创设:是使幼儿主动选择图书,细心看图画故事,能利用玩偶、布景、图片等将图书情节运用于扮演活动中。
2、中班内容:“三八”节、“五一”节、了解鸟、仿编儿歌、看图讲述。阅读区的材料不仅要有静态的图书,图片、还应有动态的影响片;不仅要有满足幼儿视觉的书,还要有满足幼儿听觉需要的配乐故事、儿歌磁带,录音机、耳机和手指玩偶、木偶、玩具动物,人物等形象性的道具,供幼儿表演。
(支招)资料的来源:家长(前面提到互利)买书带到幼儿园,分享,需要开家长会讲清意义,图书室可以循环利用和反复使用的。本学期目标,买什么内容的图书,不识字多,要手绘本,画面中的事物、角色、角色的行为、情感明显,体现趣味性、生动性、有益性《小老虎的大屁股》《大熊和小睡鼠》、自制图书(老师要做分类标志、打好的人名,供幼儿作标记)互动:“爷爷的儿歌”
3、环境创设:(图片)
分类摆放、修补图书、新书发布专栏(根据具体情况)
4、指导:采用示范、提问、应答、体态动作、及共同阅读。切记教师对幼儿的阅读指导不是必需的,而是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要干扰幼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