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国婚姻实例:80年代中国影视界第一个嫁给外国人的女明星[图]

(2014-08-15 00:22:09)
标签:

跨国婚姻

沈丹萍

乌韦

转载文章

陈埃的博客

分类: 跨国婚姻

沈丹萍与乌韦:爱着苦着幸福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跨国婚姻还是一件新鲜事。沈丹萍和德国男子乌韦的婚姻当年也着实沸沸扬扬了好一阵子。她是第一个嫁给外国人的中国影星,在众人并不看好的目光中,他俩相携走过了20年。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繁华谢幕后,他们宁静的生活却依旧有着不变的精彩。

http://s12/mw690/004kRq2dgy6Lfnvcp4L7b&690
 一次偶然聚会成就了他们的姻缘

  1983年,一个寒风萧瑟的冬天,一次平常的朋友聚会,被女友强拉去的沈丹萍初次见到了在街头等候多时的乌韦。沈丹萍为自己的迟到而不忍,悄悄对女友说:“让这老外吃苦了!这么大冷的天。” 那时,沈丹萍与乌韦一个不懂德语,一个中文也说不好。所以,整个聚会,他们各自坐在房间的两个角落,很少说话。那时她23岁,他37岁。这一次偶然聚会后,他们相识相恋了。 在当时封闭的社会里,这样一桩跨国恋情真可谓是特大新闻,让人议论纷纷,甚至受到监视。结婚多年后,沈丹萍在一次家庭晚会上,夸张地重演了他们恋爱时的一个场景:她臂缠红袖章,像审特务似地质问乌韦:你为什么要到中国来?为什么还要跟中国这么有名的明星结婚?但在众多怀疑的目光中,他们相携走过了20年。她认为,乌韦最吸引她的,是他始终如一的好品德。 后来,每每有人问他们怎么会相爱时,总是一个说:“乌韦有一双非常感人的蓝眼睛,诚恳又带点忧伤。”另一个说:“你爱这个人,不需要考虑太久,不是很复杂的,那就是爱情了。” 1984年的初夏,乌韦向沈丹萍求婚时,她说:“你要想清楚了,我是个很难伺候的人。”他想也没想就和这个心爱的人结婚了。沈丹萍亲自烧了些菜,请了几个好朋友,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

  曾经一星期内100次向老公提出离婚

  走进围城后,任性、倔强的沈丹萍常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乌韦争吵,比如他饭后不立即洗碗、进门后不换拖鞋……他不肯妥协她就要离婚。他又好气又好笑地对她说:“你到法院去怎么跟法官说?为了一只碗一双拖鞋就闹离婚,法官会判离吗?” 沈丹萍说,那时候他们的婚姻就像风雨中的一只小船,随时都可能翻船沉没,乌韦总是在积极努力保存这个完整的家,而她却总是抱着“翻了就算了就解脱了”的消极想法。那个时候,她几乎一个星期内要向他说100次“离婚”。 沈丹萍35岁时,某天她看到一个调查报告,说35岁以上离婚了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女人是最难找再婚对象的。她认真地作了反思:如果离开这个男人和两个可爱的孩子,生活会是什么样?突然间,她仿佛成熟了很多,从此再也不提离婚的事了。 在她36岁生日那天,丈夫对说:“亲爱的,你现在终于不对我说‘离婚’了,你是真的爱上我了吗?”沈丹萍感慨地说:“是他教会我从一个忧郁、压抑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开朗、乐观、豁达的幸福女人。我又一点一点教给我的孩子,教他们不要太任性,不要太较真,不要太自负……”

   乌韦对朋友说:“沈丹萍是个好女人,她还是十多年前我娶的那个中国女孩,没钱的时候不变,有钱了也不变,成功的时候不变,不再走红的时候也不变。”

    多年拼搏之后才拥有自己的房子

沈丹萍说:“说老实话,结婚时没想到我们会遇到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也不会想到,我们要奋斗15年才拥有自己的房子。我们的大女儿刚出生,乌韦就辞去了外文局的工作,这使我们家庭陷入了经济危机,我不得不狠心将才4个月大的女儿送到南方父母家,然后陪乌韦回德国找工作。我们拼命地工作,拼命地挣钱,为了买下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在我们两个都非常热爱的北京,安下一个真正的家……” 沈丹萍和乌韦刚结婚时,住的是向儿童电影制片厂借的一套不过38平方米的房子,然后就是到处租房。记忆中家里永远堆着10个大旅行包,今天中国明天德国,漂泊不定。大女儿丹丹一直在父母家和外公家之间往返奔波,来来去去。现在回忆起来,沈丹萍甚至不知道女儿是怎样学会叫爸爸妈妈的。当他们的小女儿珊珊快要出世的时候,为了对抗房东突然将房租提高1500美金的做法,他们订下了一套期房。就这样,1995年,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房子后乌韦曾说:“如果以后我们吵了架你不要跑到外面去,你可以呆在这儿。如果太烦我,你可以锁上门,可是,不要离家出走,跑到我找不到的地方去啊。”不过自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他们就再也没吵过架。爱情20年不变调23岁恋爱,24岁结婚,25岁生女,沈丹萍刚刚起步的银色生涯霎时沉寂了下来。失去工作的压力、家庭琐事的烦恼,也曾经使她感觉找不到自我。乌韦在遇到她之前本来已经决定回德国,但为了她又留了下来。远离故土的日子,他也感到孤独。但是20年相濡以沫的生活,使他们彼此深深地融入了对方的生命中无法分离。乌韦曾经学会了一句中国的俗语并且一直津津乐道:“我就是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沈丹萍在外面排戏的时候,他连晚饭都懒得回家吃。而她在家的日子里,他每天晚上回到家,就喜欢看着她,靠着她,缠着她,像个大孩子一样依恋她。作为洋女婿,乌韦随沈丹萍一起把家安在了北京。尽管在中国生活了多年,乌韦现在仍有这样的习惯:在北京街头,看到父母打孩子,他一定会把这对父母拉开,然后报警;遇到丈夫打老婆,他就会把妻子送回家,然后跟这位丈夫谈心,直到人家认输。弄得人家说,这个外国人好像有神经病。每逢此时,沈丹萍都会坚定地站在丈夫一边,支持他这种“憨劲儿”。沈丹萍外出拍戏回来,两个孩子都缠着她,左一声妈妈右一声妈妈,喊得她头昏脑胀。这时,乌韦就会出面解围:“孩子们,请让我的夫人休息一会儿,行吗?”文章转自湖南在线家庭导报,作者:海歌

 http://s16/mw690/004kRq2dgy6LfnEO4cT7f&690

http://s6/mw690/004kRq2dgy6LfnG1JiJ35&690
乌苇·克劳特(Uwe Kraeuter)1974年7月19日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当时,这个身穿蓝灰色中山装的外国人在大街上总能遇到人们惊异的目光。他像其他人一样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他的工作是在外文社负责审校被译成德语的文章。克劳特一直致力于德中文化交流,1980年他第一次把中国的戏剧带到德国。  一位美丽的中国女子使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使他决定永远留在中国。1983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沈丹萍,中国当时著名的多栖明星。1984年他们结为百年之好,并且自此经常成为访谈节目嘉宾,广受欢迎。从此,克劳特开始利用自己的知名度赚钱。他从做中德电影生意开始,随后他成为了巴伐利亚影业的代理。此外,他参与制作和导演了一些电视片,如《异域公主》和《沙漠儿童》等。另外,他还写过自传《穿越界限——一个德国人在中国35年的传奇》,参演过电影《从头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