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四国军棋
(2023-05-25 10:02:05)四国军棋
少年时,本村有当兵的人,红领章,红帽徽,绿军装,是个人都显得那么英俊。就艳羡,就幻想着长大了怎么也得当回兵,穿穿那绿军装,保不齐运气好,努努力,还能当个干部首长什么的,风光无限。不有那么句话么:好男儿志在四方。咱可也是个好男儿呀。
可是,及至我达到参军的年龄的时候,我的美好的理想被我的老爹给生生掐灭了。原因是,我的哥哥就是个当兵的。六八年的兵。记得他入伍那阵子,家里很热闹,见天客来客往,拿鸡蛋拿糖祝贺的不断。送兵那天,更是大队组织,小队欢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二踢脚通通啪啪,一路洋洋洒洒。每个人脸上都兴高采烈,犹如一朵朵大红花,盛开在初冬的江南大地上。四年后,哥哥回来了,退伍,原因是当了四年喂猪的兵,觉得没前途,没意思,强退回家。要我想,就是临门一脚没坚持!如果再坚持个一年半载,兴许就留在部队或是城市里了。
回来之后,哥哥的心情一定是不太好的。你想呀,同去当兵的人有的当上干部了,有的当上技术兵——汽车兵、文艺兵(放电影的),留在部队或是留在城市,就他回来了,一肚子英雄无处诉说,再加空窗那四年,做农活已经做不过同龄人了,割稻插秧,犁田打耙,农村也有农村的技术活呀。又在外面见识了四年,一颗心怎么就是安分不下来了,整天价想着怎样出人头地,怎样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社会却又不惯着,哪哪都碰壁,生活工作处处不顺心,所以就没好心情。所以老爹自然也看不过去,便总结出一条歪理:当兵的,去的时候喷喷香,回来的时候哄哄臭。
可怜我就被这条狗屎理论害死了 。无论我怎么努力,村级那班土地爷们(他们也是当兵回来的)就是不给我机会,还说是我老爹不放我走。年年他们都会送人上乡卫生院去抽检,哪里是送当兵的体检呀,而是送他们自家亲戚朋友的孩子免费检查身体。不然,怎么头一年检不上的,下一年还要送去检?
我的当兵梦就这样被破灭了,但痴迷军旅的信念一直没改。后来一边历经社会鞭挞,一边读书,发现罗贯中、施耐庵们好像跟我也差不多,也曾有过带甲百万的宏大志愿,到头来却还是一阶寄人篱下的书生。尤其那个写聊斋的蒲松龄,“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何等英雄豪迈?何等气吞万里如虎?但我却没有他们著书立说的大本事,网络时代,我自然不自然地爱好上四国军棋的游戏,在小小的荧屏当中,也算弥补那么一下下实际生活中未能带兵打仗的缺憾吧。
早在2007年前后吧,网络上刚刚接触(小时候纸盘上下过二人军棋),感觉自己下的还可以。小兵、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级别随着下棋的次数增加就那么断断续续上升着,最高峰达到副连长,也就是积分达到了100分。然而,随着时间的再推移,越往后来越感到难下。战力不变,47%,积分却不断下降,原来正100分,直降到今天的负190分 ,级别有副连长回到负了190分的小兵。其间的恣意纵横与一片黯淡,其间的意气风发与气急败坏,其间的荧屏上的棋局胜负,与心灵上的荣辱,真是非一天半日而能说尽呀。
近二十年前,四国军棋爱好者比现在只多不少,下的烂的当然不在少数,但下的好的也很多。比如善于观察,精于记忆,学会配合,体现团结之力量,再比如在战阵中打破常规思维,预设凡事皆有可能,还有控制自己情绪,修炼忍耐力,等等等等,感觉高手真是很多。胜利中一次次享受着酣畅淋漓,失败中一回回透着心悦诚服。
时间不大,十多年功夫,我感觉到对于四国军棋愈下愈不自信,愈玩愈找不到快乐,愈玩愈感到失望。
比如,有的队友一上来,家里营垒不守,阵势不整,横冲直撞,攻势凌厉,几乎根本不顾及你这个队友的存在,泰山压顶而上,但当司令被炸,军旗被翻,军长被吃,师旅尽失,立即弃棋而去,留下你以一打二,最后顾此失彼,寡不敌众,任凭你顽强支撑终难逃败局。有的队友开局就游移不定,畏战怯战,尽让小子试探着瞎碰乱撞,其实与找死无异,最后小子尽失,成光杆司令,对方炸弹还没被破坏掉,等你家落败,他擎等着人家的炸弹来袭。还有队友,只顾自己,又极其保守,好不容易拿个团长吃人家棋子,不料想被反杀,便咋咋呼呼,夸大其词,对方的一个师旅级单位被他说成司令或是军长,还要你派出炸弹,你若不依他意行事,立马骂你不配合。你若顺应他意,祭出炸弹,待下到中盘发觉人家司令军长俱在,你的师旅硬生生被人夺杀,而此时你炸弹业已用尽,眼睁睁毫无还手之力。你才悟出实际上你就是被你的队友误导了,冤不冤?而此时他还在自保,又不出手支援,对方两家一合流,你刚显败象,他又先你投降。又有队友,总喜欢往你家地盘运子,仿佛你家才是安全的,又仿佛三家打一似的,你想迂回,他的子阻隔着,你选择收缩,人家乘势压上子;你选择出击,结果当他走的那一步时又不及时策应,反到破坏了你的布局,甚而至于在最后的残局他不知道他自己二线不能无子,只一味想做掉人家,结果人家飞兵夺旗,他也只好望兵兴叹。真是当下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总之,本人以为,四国军棋和象棋乃至其他组队竞技都一样,都有一种规律,布局和战法。不同的布局有不同的战法对应。你选择进攻,那你一定得布进攻的局;你选择防守,那就得布防守的局。各有长短,各有优劣。还要讲求相互协同,相互配合,体现团结的力量,才是争取胜利的保证。相反,现在很多的棋者,什么章法不讲,什么套路没有,瞎下乱打。最可气的还有的棋者棋品人品均不端,布局战法不讲还是小事,甚至不惜连累、抛弃、出卖队友。这哪是下棋?哪是娱乐?分明是骂战,分明是斗气。
有道是:人生如棋局,棋局如人生。前些年所以能下的好一些,是因为那些年五零、六零后人多,接受的多半是毛主席时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文化系统教育。传统的东方儒、释、道文化根深蒂固。讲究谋略,讲究合力。而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吸收西方的短平快的海盗文化:丛林法则,鸵鸟勾当,“三板斧”行为,所以上来的都是些缺乏远见的“快餐文化”,缺乏运动战、持久战思维,缺乏意志品质的坚持,以至于只剩下四个字形容:“不堪一击”。我真的就感觉着当下下四国军棋的人普遍战力下降很多很多。
我常常想,幸而这只是一种游戏,倘若真的一场战争到来,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民战力如何?还真的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