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转)
(2015-01-17 23:20:29)
标签:
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安阳 |
分类: 安阳古民居 |
安阳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摘要】:
文化是人的文化、生活的文化,而建筑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要研究民居建筑文化就需要从研究传统民居着手。民居是量大面广的建筑,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适应区域气候、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各地适宜的建筑技术,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形制与建筑模式。平面空间的布局、立面造型的构成、室内外装饰的设置,反映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多样的文化内涵。
本文以安阳的较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为例来探讨传统民居中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安阳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安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积淀了异常丰厚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这种文化背景的熏陶之下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文化。
安阳传统民居受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大自然和谐统一;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立面构成,无论是外檐装修还是室内布置,每一个构成要素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文化;民居的装饰与民俗亦是民居文化的构成部分,安阳民居的室内外装饰融入纯朴的民风、民俗,使得其风格更具地方特色。因此,对待传统民居不但要加以保护,更重要的是对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这种传承,让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流传。
【关键词】:儒家文化 民居装饰 民风民俗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241.5;TU-05
【目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241.5;TU-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6
- 0.1 课题研究的现状9-11
- 0.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3
- 0.3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3-14
- 0.3.1 文献查阅法13
- 0.3.2 实地调研测绘法13
- 0.3.3 分析总结法13-14
-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14
- 0.5 论文的组织结构14-16
- 第一章 安阳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历史文化背景16-21
- 1.1 自然环境特征16-18
- 1.1.1 地理环境16-17
- 1.1.2 气候特征17
- 1.1.3 地形地貌17
- 1.1.4 地方资源17-18
- 1.2 历史文化背景18-19
- 1.2.1 文化背景18-19
- 1.2.2 历史沿革19
- 1.3 社会经济状况19-21
- 第二章 安阳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与构成21-35
- 2.1 安阳传统民居的基本类型及典型的平面布局形式21-25
- 2.1.1 基本类型21-22
- 2.1.2 典型的平面布局形式22-25
- 2.2 安阳民居建筑立面构成25-31
- 2.2.1 台基26-28
- 2.2.2 屋身28-29
- 2.2.3 屋顶29-31
- 2.3 安阳传统民居的结构特征31-35
- 2.3.1 建筑材料31-32
- 2.3.2 承重结构类型32-33
- 2.3.3 木构架类型33-35
- 第三章 安阳传统民居中的文化内涵35-81
- 3.1 安阳传统民居建筑中所蕴含的儒家文化解读35-57
- 3.1.1 儒家思想的主要精神核心35-37
- 3.1.2 安阳民居中的儒家思想体现37-57
- 3.1.2.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民居中的体现37-44
- 3.1.2.2 宗法伦理观在民居中的体现44-51
- 3.1.2.3 儒家伦理观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特征51-57
- 3.2 安阳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内涵57-75
- 3.2.1 民居的装饰特征57-61
- 3.2.2 安阳传统民居中典型的细部装饰61-75
- 3.2.2.1 门61-65
- 3.2.2.2 屋顶及屋顶的脊饰65-67
- 3.2.2.3 室内装饰及家具陈设67-69
- 3.2.2.4 雕刻艺术69-75
- 3.3 安阳民居中的民俗文化75-81
- 第四章 安阳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及文化的传承81-93
- 4.1 安阳传统民居的现状81-82
- 4.2 保护的价值82-84
- 4.2.1 历史文化价值82-83
- 4.2.2 艺术与教育价值83
- 4.2.3 科学研究价值83-84
- 4.3 如何进行保护和开发84-90
- 4.3.1 对安阳老城区传统民居群的保护和开发84-86
- 4.3.2 对古镇、名村的保护和开发——安阳以水冶古镇为例86-88
- 4.3.3 对远离市区的大型民居群的保护和开发88-89
- 4.3.4 对周边农村“星星点点”个体民居的保护和开发89-90
- 4.4 对中国当代民居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90-93
- 4.4.1 创造性的应用和继承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90-91
- 4.4.2 挖掘传统民居的“绿色”本质,并将现代的先进技术运用其中91-93
- 参考文献93-95
- 致谢95-9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96
后一篇:安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