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主题活动特性及操作要点
(2014-06-20 10:16:32)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随笔 |
交互式主题活动特性及操作要点
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的交叉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交往学习和拓宽视野的机会,形成幼儿园与小学常规化沟通渠道,通过“共同备课、共同教研”活动,探索交叉教育的活动方式;通过参观小学、跳蚤市场、运动会“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助式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激发幼儿调整自己的角色,感受不同环境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氛围,了解小学生活。
一、特性
(一)开放性:同一主题教育活动下,通过园校环境、目标内容的换位和调整,形成幼儿园与小学常规化沟通渠道,建立开放式交互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交往学习和拓宽视野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同伴效应下幼儿社会性、认知性、愉悦性的全面发展。
(二)挑战性:活动环境、内容多样,需要幼儿克服困难,调整行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情景性:《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为幼儿创设了形象直观、主动探究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将各类活动内容赋予一定的主题、角色与情节,使之具有趣味性,让幼儿置身在游戏情境中,观察、体验、感悟,大胆表现,最终达到在身心愉悦中自主获取知识。
(四)合作性:指导幼儿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能与小学生共同活动、互相影响、协作配合,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并自发学习同伴在活动中的优点,以弥补自身不足。
(五)充分性:活动的开展是尽情尽兴的,活动的方式既有趣味性又富有实效性,活动时间能有效延长,幼儿的活动欲望得到满足,情绪得以宣泄,能力得以增强。
二、操作要点
1.主题活动开放式交互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幼儿调整自己的角色,感受不同环境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氛围,了解小学生活。所以,应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多观察、多参与,并在活动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2.对于幼儿而言,交互活动是具有挑战性的,其元素包括友好交往、心理准备两方面。
第一,要做好情绪上的活动准备,有接纳活动的愿望,养成爱交往、会交往、乐交往的习惯及技巧,从而逐步消除生疏与不安的为难情绪,变被动活动为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小学生活的味道与乐趣,激发幼儿愿意上小学的美好愿望。教师在其指导方面应注意做到不勉强、不放弃:一可充当活动的配角,观察欣赏,二可通过同伴加以带动,使其消除活动孤立感,三可采用激励、表扬的手段使其重拾活动的兴趣与信心。
第二,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当在活动中遇到困难,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一可提醒幼儿观察他人的做法,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二可鼓励幼儿多与他人沟通、协商、合作,感受解决问题多种途径的便利,从而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水平,感受挑战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3.对于交互式活动的选材要源于生活,赋予直观生动的情境,幼儿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在情景游戏化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放开、大胆、饶有兴趣的进行活动,换言之,就是“我见过、我喜欢、我试试”。
4.合作性活动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多观察小学生是如何完成活动任务的,以指导自己的活动。另外对于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同伴间交流、协商共同完成活动,感受交往中技巧合理使用带来的成就感。
5.在活动中,教师应多观察、多分析,根据幼儿活动实际情况变通的进行灵活调整,不应原计划的设定而固定活动内容,限制活动时间,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