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骆驼峰(二)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历史财经 |
分类: 徒步天下 |
2023年3月4日晚再次驻车清水湖,3月5日星期天再次从鸿泰山庄野路出发,目的就是找到骆驼峰的路线。这次,打开了两步路,一为了记录轨迹,二知道徒步多少公里。
经鸿泰山庄后小停车场出发,半小时左右爬上了山脊线上。
上次就是爬上大土坡到山脊线向左,误走到了部队营房围墙边,将错就错下了山。这次肯定是向右走。但奇怪的是,户外组织花花绿绿的各种丝带为什么挂在出大土坡左向的树上呢?上次走错,就是看到左向挂着不少的各种丝带。也许,户外经验太少,这挂法表明右走。
山脊线中间裸露着沙石,一两米宽,其间夹杂着各种高大的不知名的树,就像一条小河从远方流来。这么宽的一条路,不是古道,也不是驴友走出来的,很可能是消防通道。不管这路是什么原因来的,向前走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能通往骆驼峰更好,不能也一定是到景区的哪段绿道或哪个景点。凭对罗浮山的熟悉和两步路的地图,迷路是不可能的。
不到半小时就出了汗。望着斜坡直上不拐弯的山脊线,今天看来体力消耗不少。但没关系,罗浮山顶飞云顶都登顶多次了,这条山脊线坡度再大,又有什么了不起呢?打起精神继续向前弯腰前行,迎面来了一家三口,顺便问,你们到了骆驼峰吗?三十多岁的妈妈说,没有,前面岔路太多,不敢走,转回了。暗揣,这一家人一定是初驴,明显的路为什么不不敢走呢?估计他们对罗浮山不熟悉,也没看地图,更没用两步路。否则,前路不通返回就是。
又爬了半小时左右,微微出汗,大口喘气。休息一下吧,户外健身不是拼体力,也不用讲速度,伤膝盖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适可而止才两全其美,既健了身,又观了光。但也不能休息时间太长。一旦休息时间太长,前面的山峰和山坡就是一道道关口,往往会被困难吓倒,望而却步。因此,在徒步登山时,休息是必要的,但每次休息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休息后再接力接行,总会战胜困难,磨练意志,最后到达目的地,登临山顶,一览众山小,岂不快哉。这时,对面两个小伙子大踏步下山,势如奔马。
在不明路线情况下,见人就问,这是经验之谈了。
你们从哪里入口爬山的?
两个小伙子停了下来,喘着粗气,一个说:就是下面景峰山庄啊,你呢?
我也是,你们这么快就下山了,到哪里转回的?
飞云顶,我们到飞云顶就转回,从气象站下来。
就到了飞云顶转回,真快,年轻就是资本。
没什么,起得早,人少,也凉快。
这条路向前走到景区是哪里啊?我还是第一次走这条路线。
前面就是气象站,很快的,过气象站就是缆车站。不过呢,不要原路转回,这土路下山难,太斜太陡了,滑,不好走,从景区绿道转回好走多了,景区绿道从驿站下,山路转回。
我知道了,到了缆车站我就熟悉了,谢谢你们,真是谢谢你们。
谢什么,爱户外的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我们先下了。
看着两个小伙子下山,随后掏出手机点开两步路地图,果然前面是绿道,离缆车站不远。
红军不怕远征难,继续前进。十多分钟,山脊线大道变成了三岔小路,向哪走呢?还真是困惑!左中右,走中间路吧,下次再走另两岔路。反正每条岔路都要走一走,不走总会留下好奇,留下遗憾。讨饭的也有三天运气,三天饱饭,这次走对了,野路终点,正是气象站。
一座高耸的的气象观察塔立在眼前,颇像5G基站。
出了气象站,就是轮龙坪,罗浮山观光车道的终点,也是索道上站和鹰嘴岩景点的入口。这两个地方到访多次,今天就不去了。在轮龙坪小休一下,简单吃个中餐——带来的熟食,吃完就沿着观光车道下山。最后在古罗浮山全图前的驿站又小休一下,然后在驿站后的山路返程。一路上还担心会不会有保安拦阻。还好,到简易铁皮屋处,没有保安,顺利过关。
最后,走到鸿泰山庄,终点又是起点,完美闭环,并在罗浮山中心学校关掉两步路。两步路显示:8.8公里,4小时23分,轨迹线像是一只栖在树上的小鸟背影。
罗浮山骆驼峰,远望因形似骆驼而名,至今仍是未开发原始景点,人烟罕至。峰顶有巨石数块,筑起天门,上帝造物,巧夺天工。几年来,罗浮山各路线爬山各景点观光不少于二十次,每次都望见或山顶或山腰的的骆驼峰,好奇上帝怎么制造出了这样一峰石骆驼,每每有一探峰顶的好奇。网上查绚,发现户外组织经常组团经骆驼峰穿越罗浮山,说明到骆驼峰的野路已经很成熟了,就更向往之。但是,没有跟户外组织,一个岔口走错,就前功尽弃。但也没什么,出门就是健身观光,这次虽没登顶骆驼峰顶,但也是一次新路线的愉快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