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黔西南十日避暑游(二十一)

标签:
观光旅游教育历史文化财经 |
分类: 徒步天下 |
接着,小表哥带大家去老房子里玩。
沿着小公路回走,村子在半山坡上。像南龙布依古寨一样,老房子也是干栏式三层,二楼住人,一楼养牲畜,三楼存放粮食。不同的是,这里的布依民居用石头做墙基铺地面和路面更多。老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奶奶,说是老房子凉爽,不愿意住别墅。刚刚那个老挝媳妇也在。小慧拭图跟她说话,她却听不懂,只是笑着应付。小表哥说,她只能简单说几句布依话,连贵州话都听不懂,更别说普通话了。为了以后更好的过日子,大表哥决定送媳妇读一年级,以学习语言。但是她不好意思跟小朋友坐在一起,以后再说吧,相信迟早会说贵州话的。
在老房子里小坐一会,就向老奶奶告别,回到大表哥的别墅里。路上,小慧指着老村子边上一栋洋气的大别墅说,这房子建得漂亮,大气。小表哥笑了,说,那是我家,刚建好一年多,乡下嘛,地皮不值钱,房子也不值钱,我听说你在贞丰县城买的商品房有院子,五间房,那才值钱。小慧说,其实,我更愿意住在乡下,不是两个小家伙的教育,住乡下多好。
到了大表哥别墅的家,大表哥在做饭。小表哥搬出小桌子小凳子,打一种当地的牌,相当于十点半那种比大小,输了喝啤酒。川妹子很会这种牌,反正没事,王耒也参与其中,头几把先让川妹子帮忙看牌。打了几次之后,也就会了。生手往往运气好,一连几把,王耒都赢了,想喝啤酒都没机会。可接着又连输,有时输了还翻倍算,差不多喝了两瓶啤酒。
吃饭了,由于家具还没进屋,两张小桌子拼在一起,坐小凳子,四周围坐着十多人。两张桌子上的菜一样,也就是一式两份。一大碟炒腊肉片,一碗腊肉骨头汤,一碗红烧牛肉,一碗野菜。野菜是小慧去野外采的。来的路上,小慧就一直挂念着家乡的野菜,说摘两篮。
小表哥给会喝酒的都倒了一杯当地布依酿的白酒,老挝媳妇帮每个人打了一碗饭,没有开堂白,也没有人敬酒,就开吃了。这离王耒对少数民族的想象太远了。少数民族不是好客热情吗?少数民族不是用碗喝酒吗?少数民族不是载歌载舞吗?怎么会这样!看来,想象中的场面只有电视上有,王耒端起酒,举向对面的此顿饭中年纪最大的老奶奶,说:“借花献佛,我敬你酒!”老奶奶听不懂,旁边一个小伙子用布依话翻译。王耒又说:“我是江西人,离你们这里千里万里,今天我们有缘。我老家是汉族地区,在我老家从没见过少数民族。今天,是我第一次在布依家吃饭,谢谢你们的盛情款待,随意喝一点。”
小伙子又帮老奶奶翻译。老奶奶笑开了花,连说着布依话,大既意思是应该的,应该的。经王耒这么一主动,酒桌气氛立即变了,小慧和川妹子依次敬着在座各位的酒,很是热闹。凑巧的是,主家姓王,川妹子也姓王,说出辈分,却不是一个派别,但不影响五百年前是一家之感。由于这一层,大家拉近了距离,又互相敬酒祝福,更是热闹,过路人都过来看着。
委实来说,大表哥费力做了两个小时的菜,味道并怎么样,也许是不合王耒的品味。腊肉骨头没有煲烂,牛肉又煮得太老,但爆炒腊肉片还是很香,可能是先蒸熟再回锅,刀工一流,切得特别薄。另外那盘野菜是生吃,蘸着麻辣料吃,颇有别样风味。因此,虽然喝了一杯酒,敬酒一桌人,吃了一碗饭,但王耒也就吃了几片腊肉片,夹了几筷子野菜而已。
大家吃完下桌散开,各自聊着天,那个老挝媳妇此时独自吃着饭。开始没上桌也许是人多太挤,也许是听不懂大家的话不习惯。此前,王耒从没见过老挝人。远在天边的中南半岛上的国家老挝对他来说是神秘的,也是好奇的。依稀在某本书上看到老挝这个国家全民信佛,虽然穷,虽然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百姓幸福度在全世界排名都是靠前的。因为这些,王耒不免多看了几眼正在吃饭的老挝媳妇。说实在话,无论衣着还是身形皮肤,完全看不出她来自于别的国家。如果她走在街上没人跟你说出实情,她跟一个普通的当地人没什么两样。
王耒知道现在我们的光棍问题是个大问题,可能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男多女少这个问题没个十几年根本无法解决。就算十几年后解决了,那这一代光棍怎么办?如果能从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家引进一些,先在国内务工,再慢慢与男青年相识相知,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