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桑》第三十七章小哥挨打
(2019-03-16 15:21:15)
标签:
文学 |
分类: 爱情天梯/赖桑 |
第三十七章
我大哥本来就是个有情有义、有礼有节、尊老爱幼、处事低调和善于交朋结友的人,十分吻合谈老板所说的做人就是做生意。只不过,我大哥没有刻意去打理关系。事实上,除了做人之外,如果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需要刻意结交一个或多个关键的人物,那就相当于一个普通人遇到了贵人。所谓知遇之恩,意思就是说运气比所有条件都重要,但有个前提,你得是个好种子。如果不是个好种子,再肥沃的土壤,也不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
南京之行,我大哥明白了一个道理:“若要成功,既要守时待命,又得主动出击,有所准备的人才会有所机遇。”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大饼,就算掉下大饼你也得起床早。对于一个小老百姓来说,人生要想有所成就,除了勤奋肯干之外,还得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超前的眼光。在此基础上,如果有贵人相助,那就更好了。
我大哥把这些道理归纳成十二个字:“待人以诚,随遇而安,抓住机会。”
因此,我大哥狂热得想办装修公司的念头暂时搁置了。他明白,装修不是疏通,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工程,是工程就没那么容易接单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向前猛冲,只会头破血流,条件具备了自然水到渠成。我大哥一边做好手上的活,一边了解装修公司的营业情况和人员配置情况,更多的业余时间,他都在在分析装修公司的业务是怎么接的。
没多久,这种平静的生活出现了一段小插曲,间接造就了我大哥的成功。
一天晚上十点多,我大哥接到我小哥的电话,说被人打了。
第一时间,我大哥来到我小哥的出租房,看见我小哥身上多处青肿,骂道:“谁他妈的下手这么重!”听了我小哥说了挨打的经过,我大哥就知道有人来抢码头了。
原来,我小哥刚吃完晚饭,就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师范学校附近某栋房子马桶堵了,叫我小哥快去疏通。师范学校在盐城的南郊,较偏,我小哥虽然把广告贴到那一带了,但生意并不多。由于是晚上,路远,我小哥不愿去,故意报了双倍的价钱,对方也答应了。出门就是赚钱,远就远点吧,能多赚点钱也是好事,我小哥骑上自行车,带着疏通机欣然前往。
到了指定地点,我小哥找不到地方,于是打电话给对方。对方接到电话后,说就几十米远,你向前走再右拐,进一个小巷子就到了。我小哥扶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看,走到一个黑暗的地方,正嘀咕着:“哪有什么巷子嘛!狗日的!”忽然,黑暗中冲上来三个人,话都没说,一把我小哥掀倒在地,随即拳打脚踢。我小哥也是个打架好手,此刻知道上当了。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迅速在地上就势抱着头,全身缩在一起,不叫也不还手。
一阵好打后,三个人摸我小哥的口袋,掏走了我小哥的手机和十来块钱,其中一个人还对着我小哥吐了几下口水,并且恶狠狠用普通话叫着:“这里是我们的地盘,明天就跟老子滚蛋,不滚的话见一次打一次,直到打走为止……兄弟们,我们走!”
说着,一个人临走前踢了我小哥一脚,另一个人抱走了我小哥自行车后座上的疏通机,还有一个人走了几步又转回头来,扶走了自行车,三个人扬长而去。待三人走远,我小哥从地上爬了起来,直骂狗日的,下次碰在老子手上,凑死你们!活动了几下手脚,虽然浑身疼痛,我小哥知道没有伤到筋骨,心想运气还算好。等到他发现什么都没有了,恨恨地骂道:“狗崽子们!下次不打断你们的手脚,老子就不是人!”
自行车被抢,手机被抢,连身上的钱都被抢,我小哥只能走回出租屋,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一路走,我小哥一路骂,恨不得生吞活吃了那帮畜牲。回到出租屋,我小哥就打电话我大哥。等到我大哥来到我小哥的出租屋里时,我小嫂已经买来了正骨水、云南白药和红贡药水,正帮我小哥涂药。看着我小哥身上因为涂药红一块白一块,我大哥怒火中烧。强忍着怒火,我大哥在我小哥身上摸拿了几下,并且让我小哥活动了几下手脚。我大哥跟我瞎子舅舅学过推拿节斗,知道我小哥一切正常,没有内伤,也没有伤筋动骨,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我小哥对我大哥说:“这帮王八蛋,把我的自行车、疏通和手机都抢了,不讲规矩,太他妈不是人了,我要抄他们的家,王八蛋!”
我小哥所说的规矩,是我们赤乌县疏通界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是,武力解决,生死由命,断腿走人,不报案,不抢夺财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走出山野初闯社会的我们赤乌县人就是这么单纯,不阴险,不耍诡计,不坑人,强者为王。经过了几十年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中国民众从最高的思想境界一夜之间沦为原始社会,弱肉强食,像森林中动物世界一样,令人深思,也令人反思。
打我小哥的那帮人不守潜规则,要么是河南人,要么是我们赤乌县某些强悍野蛮的人。至于是谁,我大哥也拿不准。当时,疏通行业以我们赤乌县的人为主,也有小部份是河南人,其他地方的则零零星星,构不成威胁。那几年,为了争夺市场,我们赤乌县人内斗普遍,外斗一致,打死打残的事时有发生。现在有人来抢盐城市场,我大哥不得不重视。
我大哥问我小哥:“打你的那几个人是说我们赤乌话吗?听得出来是赤乌哪里话吗?”
我小哥摸了摸头,努力回忆着。被打的那一刻,事发突然,我小哥只知保护自己,还真没注意别的。想了好一会儿,我小哥说:“记起来了,他们是说普通话的!”
我大哥又问:“听得出来是哪里人的话音吗?比如说河南安徽一带的北方话!”我大哥最担心那帮打我小哥的人是河南人。河南人从事疏通行业虽然只是一小部份,但河南人高大野蛮,不讲规矩,没有做人的底线,是最头疼的事。
“我得想一下!”我小哥摸了摸后脑勺,努力回想着。
我大哥引导着说:“河南人说话接近普通话,在外面大多时候不说普通话,就算说普通话,北方音也是很重的,那是很容易分得清的!”
我小哥双眼朝天努力回忆着,突然一拍大腿说:“不是,绝对不是河南话,更不是北方话。我想起来了,他们的普通话很标准的,怎么可能是北方人呢?”
我大哥说:“既然这样,我敢肯定,那帮人是我们赤乌县的!我们赤乌县的人说普通话也很有特色,外面人听不出来,我们是听得出来的,你再想想!”
我小哥回想了好一会儿,还真回想不出来,我大哥说:“想不出来就算了,一定是我们赤乌县的人。明天早上全部到我那里去,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他们。”
说完,我大哥用手机分别打电话给石磙和我三表哥,以及石磙的朋友。大家一听说有人来抢码头,一个个都非常紧张,都说好,明早一大早赶到,不见不散。
第二天,我大哥起了一个大早,买了一大袋包子,我大嫂煮了一锅稀饭。昨晚打电话的时候,我大哥就说好了,过来开会的人不用吃早餐,洗完脸就过来,他备好早餐。
不一会儿,几个主事的全到了,大家一边吃早餐一边开会。
我大哥说:“半个月前,我已发现有其他人的疏通广告,就担心会发生矛盾,没想到这一天这么早就来了。他们不但打人,还抢劫财物,真是可恨!”
那时候,做疏通的人刚刚用上手机没多久,一个人一般只用一个号码,所以通过观看外面的疏通广告,知己知彼,就能轻易地知道有没有人打进本地市场。进入新世纪后则不同了,一个人有四、五个手机号码,四、五种不同号码的疏通广告贴在一起,形成错觉,有利于接生意,同时也让人难以调查一个地方到底有多少人在做疏通。
我三表哥推了推眼镜说:“既然他们不讲规矩,暗中打人不说,还抢劫,不仁不义不智,我们报案吧!让公安去收拾他们!”
我大哥说:“没有用的,目前这社会,没闹出人命,谁管那么多!报了也白报,那是自找麻烦!话说回来,别人不讲规矩,我们还得讲规矩。这一行都是我们赤乌县出来的人,说出去不好听,也不利于我们以后的发展。所以,报案不可取!”
石磙说:“跟那些人没什么好客气的!他们能骗我们出来,我们也能骗他们出来,先揍一顿再说,杀杀他们的威风!狗日的,敢摸老虎的屁股,什么东西!”
我小哥和另一个人也附和着说:“对,对,先揍他们一顿再说!谁怕谁啊!”
我大哥说:“既然那帮人来了就打,不分青红皂白,骗人出来打,那就说明他们不是很强势,想吓唬人罢了。如果是势力强的人,也许先礼后兵,达不到目的再打人。所以,打架是难免的,不打不足以解决问题。但是,他们已经调查了我们,我们还没弄清楚对方,我们不能急着出手,先弄清对方是谁,有多少人,再说!”
我小哥说:“那要拖到什么时候?难道我们不干活了?”
我大哥坚定地说:“活照干,不用怕!从今天开始,白天还是各做各的。晚上,我们两家疏通点组成一队,一起出门,带上广告,带上疏通机,有活干活,没活贴广告。在贴广告的时候,同时把不是我们的广告号码全抄下来。一个星期后,全城差不多贴了一遍广告,我们也就知道有多少人来盐城搞疏通了。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在各个城市的老乡进行调查,是谁来盐城了?来了多少人?疏通行业大多是我们赤乌县的人在做,来盐城的人总会有蛛丝马迹,弄清楚这些之后,我们再做决定!”
我小哥沉着脸个说:“我什么都没有了,怎么接活呢?”
我大哥说:“不是还有座机吗?有些活还是会打到座机上的!另外,我这里还有个旧手机,你拿去用,去移动营业厅把原来的号码补回来就是了。至于疏通机和自行车,再去买,钱不够的话,我有,我先借给你!好了,就这样了,大家照旧干活,小心一点就是了。”
我小哥不服气地说:“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买自行车疏通机的钱我还是有的,我只是不服一口气,抢了就这样算了,我咽不下这口气!”
我大哥拍拍我小哥的肩膀说:“解决问题不在一时,相信大哥,我会解决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