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2016-01-11 19:01:36)
分类: 课例展示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铜川市第五中学 闫妍

【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本文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繁盛,回忆藤萝花在特殊年代里的不幸,感悟到“花语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哲理,赞美了生命力的顽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由于人生经历的局限,对于人生的感悟还不够深入,特别是由于时代的隔膜,对于文章背景年代的特殊做法无法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帮助,加深体验。同时,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学生怎样在诵读赏析中体味文章中精彩的写景手法,这也是教师要注重突破的难点。

【资源利用】

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了解宗璞以及文革十年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初步掌握赏析经典语句的能力。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人生的挫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

难点:在品读体验中感悟人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论大小、多少,都是上帝的杰作,都是高贵的。”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宗璞去认识一个自然高贵的杰作---紫藤萝。(板书课题)

二、赏藤萝之盛,品语言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在默读的同时在文章中标注重要的读音。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字词读音:

2. 教师提问:“全文题目为什么叫“紫藤萝瀑布”呢?我们能不能将它改为“紫藤萝”呢?

    预设,“紫藤萝瀑布”带有动态的效果,而“紫藤萝”则没有,“瀑布”化静为动,先声夺人。

紫藤萝瀑布”有充满生机与活力之感,体现一种力量、生命之美。

写出紫藤萝盛开时的壮观,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紫藤萝瀑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请用一个词概括紫藤萝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板书词语。教师在这些词中哪个词最有概括力?盛!(这些词能分成哪两类?)

你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读出了紫藤萝的 “盛”?

1)盛在紫藤萝花瀑的渲染。展现在眼前的是繁茂的一树花,它流光溢彩,铺天盖地,生机勃勃: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显现出明净的色调,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显出磅礴的气势,紫色条幅上的点点银光显露出生命的欢乐,这就表明,美丽的藤萝花是全文描写与抒情的主体,作者是在写“美”、写“生命”、写“活力”、写“情感”。

2盛在淡紫色的弥漫。柔美的淡紫色既写花色的艳美,又闪现出生命的灿烂、辉煌与欢乐,富有诗情画意。

3盛在对可爱的小花的描绘。作者对小花的描绘手法细腻,充满情感。“帆”“舱”“笑容”给人以美好的想像,让人体悟生活之可爱、生命之可爱,奋进之可爱。

教师小结:对紫藤萝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的明晰层次和典雅凝练的语言表达正是文章诗意美的蕴蓄。

三、忆花之不盛,悟情感意蕴

1.师:藤萝从我心上流过,改变了我的心情,阅读第7段,画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预设:从焦虑痛苦到宁静喜悦!。教师补充宗璞的家世和弟弟的不幸遭遇。

2.教师提问:那么,带给我宁静和喜悦的藤萝花一直都是如此繁盛吗?学生阅读第8段,思考十多年前的藤萝花的样子?

教师:哪些些词写出来藤萝花的不盛?

学生摘录出写昔日藤萝花的语词,思考作者回忆它的用意何在?

预设:“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朵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教师提问:藤萝不盛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据说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3.教师:作者通过刻画紫藤萝命运的变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预设:“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最后一段的内涵。

教师小结: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论大小、多少,都是上帝的杰作,都是高贵的。”就如藤萝,当生命被摧残,我们相信美丽终会重现;就如人生,当不幸降临,我们相信前途定有光明。齐读关于生命的积累名句。

四、练笔: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教师出示一组花卉图片:学生任选一组,运用“生命就像———即使——,也要——”的句子练习说话。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句,作成分类卡片,熟读成诵。

  2、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