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碧八大法

标签:
股票开盘八法图解牛股财经 |
分类: 股票 |
什么是葛兰碧八大法则?
“葛兰碧八大法则”
J.Granville根据移动平均线(MA)的变化,总结出的一套关于如何把握投资交易时机的规律。简单地讲,它从移动平均线的8种状态,来判断你的投资产品(例如股票、现货)是该持有,卖出,还是买入。这就是“葛兰碧八大法则”。
葛兰碧八大法则包括哪些内容:
使用移动平均线(MA)进行指标分析,一般都遵循葛兰碧八大法则,主要是以下8条内容:
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式上升,而价格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看涨,为买进信号。
2.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上升,仍为买进信号。
3.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上,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也是买进信号。
4.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也为买进时机。
5.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价格向下跌破平均线,极可能会跌,为卖出信号。
6.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线下,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下降,仍为卖出信号。
7.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下,价格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下跌,也是卖出信号。
8.价格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视为卖出时机。
对葛兰碧法则的记忆,只要掌握了支撑和压力的思想就不难记住。由于移动平均线广泛应用于投资分析,包含股票,期货,现货等多个领域,因此,现货投资分析中,仍然适用葛兰碧法则。
笔者认为,葛兰碧八大法则是基于市场变化趋势而总结出的一套未来趋势预判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对市场变化规律的经验性总结。因此凡是将反映市场变化的数字指标画出均线,葛兰碧八大法则依然适用。
葛兰碧法则图解
应用葛兰碧法则判定买点与卖点
解读:
均线系统由下降转为水平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区的换手越来越多。此时交易价格一旦向上穿越均线系统,低位买入者巨额获利,必然会产生大量获利抛售。只要交易价格可以高位站稳,成交量放出巨量加以配合,就说明必有巨大资金介入了。唯有大资金的介入,价格才能有效突破均线系统。既然有大资金介入,后市上涨就是很正常了,因而此为买进信号。
买点2、交易价格趋势走在均线之上,突然下跌,但没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信号。【葛兰碧第三条】
解读:
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交易价格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交易价格跌至均线,卖出获利少,卖压就迅速降低,并很快又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交易价格很快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如果交易价格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起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买点3、交易价格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交易价格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葛兰碧第二条】
解读:性质基本与卖点2相似,只是下跌的力度较大。可参考卖点2的解读。
解读:
交易价格的暴跌,必使投资人突然遭受严重亏损,从而导致无法承受的投资人不舍割肉减仓,从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因而稍有买入行为即可很容易迅速将交易价格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卖点1、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有可能下跌,当交易价格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葛兰碧第五条】
解读:
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是长期形成的大势。这一区域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交易价格一旦下跌,导致所有在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交易价格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交易价格再次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卖点2、交易价格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葛兰碧第七条】
解读:
交易价格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交易价格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交易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卖点3、交易价格仍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交易价格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
解读:
这种走势的性质与卖点2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卖点2的定律注解。
卖点4、
解读:
交易价格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无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投资人都突然获利,极易产生大量抛售,造成交易价格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单根均线的用法,最经典的就是“葛兰碧八大法则”,目前各大分析师和操盘手所依据的最根本判断依据,也大多脱胎于“葛兰碧八大法则”。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流行的5日无线操作法,10日均线法,还是20日均线法,均来源于此。笔者认为:单纯只看一个均线,往往还是会有其局限性,长期走势和局部走势多少都会有所差别。应用哪种均线,应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品种,更要贴合投资者自身的周期。多种均线的配合,更可能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