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从皮肤颜色披露疾病信号

标签:
健康皮肤颜色皮肤湿气疾病信号杂谈 |
分类: 保健常识 |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拔罐后,通常会留下罐印。不同的罐印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不过具体也要根据自己的日常体征综合判断。一般而言通过数次拔罐后,罐印皮肤颜色变浅,淤斑或点稀少,说明病变减轻,向良性方向发展,否则病变加重或无明显改善。另外,最好在上次拔罐后的罐印消失后再拔。一般留罐时间在5-10分钟较为适宜。
拔罐后皮肤颜色变化详解
1.皮肤呈白色:体内温气重。在皮肤颜色的改变上,如出现白色的小水珠,则表明为体内湿气重。有的人体内湿气严重,水湿多而毛孔一时无法全部排出体外,拔罐后会表现为皮肤起小水泡。
2.出现黄色物质:体内有病邪。出现黄色的物质,可能说明体内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3.皮肤呈黑红色:感冒引起 。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颜色偏红多为“痧”,通常为感冒。
4.皮肤呈偏黑色:劳累劳损所致。颜色偏黑色为淤血阻滞,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5.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6.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7.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8.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9.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10.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11.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12.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3.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更多文章:
(2014-09-28
07:21:19)
(2014-09-25 11:04:33)
(2014-09-20 15: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