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野果照眼明
(2023-08-21 11:18:08)
标签:
散文 |
夏天是野果成熟的季节,各种野果赤橙黄绿,将夏天打扮得绚丽多彩。闲暇时到野外走走,不仅能尝到鲜美可口的野果,还能享受到山水之趣、生活之趣。
溪畔是野果的荟萃之地。
黑刺梅喜欢生长在潮湿阴暗的树丛中。此树的主干还没筷子粗,浑身长满互生的倒勾刺,稍不注意就会勾破衣服手指。果实生长在主干与侧枝间,三四个或五六个一簇,黑油油的,摘一粒慢慢品味,一缕凉意直透心底。与它相邻的是一种方言叫作羊勒的野果。这种果树喜欢生长在河边,果实粉红色,状如饱满的麦粒,个头比麦粒稍大。树高两米多,主干比茶杯粗,枝叶蓬松,绿荫遍地,果实密密麻麻缀满枝头,红彤彤一片。果实核大肉薄,须像吃枇杷一样边吃边吐核。
而一种名为桑葚的野果,则喜欢与人为邻。桑树高约4米,粗如水桶,枝叶婆娑,叶片重重叠叠,既可美化家园,又可喂蚕喂猪。在野果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当数桑葚,《诗经·小雅·小弁》:“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便用“桑梓”指代故乡。由此可知,人们种桑的历史少说也有三千多年。桑葚黑紫色,味甜可口,果实胖乎乎的,像个黑毛虫,长约寸许。儿时,我最喜欢摘食的野果就是桑葚,放学后,书包往家里一扔,就去摘桑葚。成熟的桑葚易破裂,紫黑色的汁液常常染在指上唇上,一会儿,伙伴们就成了“黑手党”或“黑嘴乌鸦”。大家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他乐,有趣极了。
山坡上的野果更诱人。
滇西的大山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而夏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黄刺梅。此树高约4尺,拇指粗,树上长满倒钩刺,毛茸茸的,看着挺吓人。因果实色泽金黄,人们称其为黄泡。它喜欢生长在山坡上,蓬蓬松松一大丛,放眼四顾,漫山遍岭都是黄泡的身影,是大山中的一道风景。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樱桃。儿时曾唱过一支歌:“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大山里的樱桃不用栽,也不用浇水施肥下苦功,每棵树都枝叶蓬松,高大茁壮。其果实红彤彤,亮闪闪,诱得人馋涎欲滴。记得儿时第一次进山,远远看见鲜红的樱桃,伙伴们大声欢呼:“摘樱桃去!”然后便争先恐后往山坡上跑。我人小跑不快,被远远甩在后面。当我气喘吁吁跑到树下时,一个比我高大的孩子将一大把樱桃递给我,关心地说:“你小,先吃。”伙伴们也笑眯眯地说樱桃最好吃。我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接过樱桃就往口里送,刚嚼了几下,便苦得皱眉头,连忙“呸─呸─呸—”地往外吐,伙伴们乐得哈哈大笑,原来野生的樱桃好看不好吃,我被伙伴们捉弄了。
杨梅则是好吃不好看。杨梅树高四五米,是树中伟丈夫。但它的果实黑不溜秋的,仿佛羊屎疙瘩,一点也不引人注目。它隐藏在浓密的枝叶间,犹如未出过门的山里小孩,转动着黑色的小眼球,羞涩的打量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成熟的杨梅黑色,酸中带甜,沁人心脾,是解暑佳品。山里人常成筐成篮运到城里卖,城里人不用进山便可尝到山中美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山里还有蓝莓、山楂、棠梨、沙梨果。我和伙伴们一到星期天就往山里跑,尽情地享受着摘野果、追小兔的乐趣。
如今,我依然对大山情有独钟,闲暇时仍然沿着屋后的小路去大山看风景。漫山遍岭的野果不仅照得我心明眼亮,还照得夏天生机勃勃,流光溢彩。
此文2023年7月17日发表于《大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