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路灯
(2022-12-25 10:55:54)
标签:
散文 |
几声喇叭惊宿鸟,
一排路灯照眼帘。
美景不唯城市有,
乡村也有不夜天。
这是我写的一首小诗,记述了我们村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自从去年安了路灯后,我居住的村庄便恍若不夜城。每当夜幕降临时,路灯与农家小院的电灯交相辉映,照得村庄如同白昼,乡邻们在路灯下散步聊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路旁的缅桂花树下、荷塘是乡邻的“打卡地”,乡邻们有事无事都要在此相聚。那些张家娶媳妇、李家嫁闺女、王家买轿车的新闻就是在这儿发布的。乡里人喜欢闲聊,缅桂花下是闲聊的最佳处所。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蛙声阵阵,荷风送爽,缅桂飘香,流萤飞舞,泉水叮咚,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这是一幅色声香味俱全的乡村图画,人们可调动五官,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在“呱呱呱”的蛙声中,老翁吧嗒着旱烟讲悠悠往事,老妪交头接耳聊家常,小伙叼着香烟讲外出打工的见闻感受,不时响起一阵欢快的笑声和宿鸟的低语。清人张裕钊有诗曰:“农家夏日最奔忙,偶趁清风追晚凉。夜月柳阴人未寝,村翁荒渺说隋唐。”五月是农家最忙碌的季节,当白日里的喧嚣忙碌化作夜色中的闲聊时,一身轻松地在树下谈天说地,乐少苦多的农家生活就有了几分浪漫温馨。夜色中的一切都似有若无,非花非雾,犹如一首朦胧诗。就是白日里听厌了的鸡鸣狗吠声,在夜里也别有韵味。朦朦月色为远山近水披上一层轻纱,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原野、村庄仿佛飘浮在梦中,走在路灯下,恍若是在梦里飞翔。
而秋天的乡村则是另一番景象。
只见一望无际的稻谷汇成一片金色海洋,收割机的轰鸣声,少女的歌声,运粮车的喇叭声在田野回荡。有时天空还会出现一道彩虹,几只白鹭,将秋天打扮得流光溢彩,生机盎然。走进农家小院,只要一看满仓满囤的粮食及红彤彤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就知道什么是“沉甸甸的秋天”,不知会勾起多少人的乡愁。
在路灯的照耀下,黎明的乡村一片明亮。
赶早集的村姑欢快地上路了,她们载着蔬菜水果,一脸的自豪欣喜。进城打工的小伙、读书的学生也匆匆出了门。公路上欢笑声、喇叭声、叫卖声,汇成一曲欢快的乡村交响曲。
然而10年前由于泥滑路烂,村里并没有叫卖声,也没三轮车、小轿车。
10年,弹指一挥间,旧貌换新颜。如今村前是一条5公里长的乡村公路;原来摇摇欲坠的小桥,变成一座可承载30多吨重量的大桥;原来两百多亩低产田变成高产田;村里90%的人家掀掉瓦房建起了别墅般美观漂亮的楼房;家家都有摩托车、三轮车、面包车、小轿车、卫生厕所、太阳能热水器。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有了垃圾桶,有专人清理垃圾、打扫村道,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村子依山傍水,绿竹绕宅,花香鸟语,恍若人间仙境。
我们村的变化只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每当看着村前的路灯,我就会想到人们建设新农村的激情,进而想到国家的三农政策。那一条条惠农政策不就是一盏盏指引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灯么?有它引路,乡村的明天更美好。
此文2022年11月9日发表于《大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