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托付

(2022-05-16 10:23:55)
标签:

杂谈

 

生命离不开托付。

儿时,我们将生命托付给父母。细心的父母将我们当宝贝一样守护,生命的幼芽一天天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叶开花。

上学时,我们将生命托付给老师。老师以慈母般的爱心滋润充实我们的生命,教会我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生病时,我们将生命托付给医生。一个处方,几粒药片,一次手术,便决定着一个人的安危。

蒙冤受屈时,我们将生命托付给法官。深入细致的调查,公正无私的判决,会让人绝处逢生。

人在旅途,我们将生命托付给驾驶员。上车或飞机后,我们不再是命运的主人,无论是谁都只有听天由命,至多默默地祷告一声“旅途平安”。

恋爱中的双方,当步入婚姻的殿堂,便将生命托付给自己的另一半。婚姻的实质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托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命运,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生命便是由无数的托付组成,生命之链的每一环便托付给相关的人守护。

将生命托付给他人是对他人的最大信任,因此我们要善待他人,切莫辜负那一双双殷殷期望的眼睛。因为生命之花太娇嫩了,经不住厄运的撞击,稍有不慎,便无可奈何花落去。

曾在报上看到一个感人的故事: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伤的同伴在风雪中敲响了德国西部森林中的一道木门,一个善良的德国妇人开了门,并平静地为他们准备晚餐。她没有丝毫的敌意,她相信,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不是生活中的坏人。一会儿,四个德国兵又叩开了木门,女主人告诉他们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共享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人表示不与美国人为敌。

于是,便出现了二战史上奇特的一幕,曾经敌斗的双方友善地共进晚餐,一名德国人还为美国人检查伤口,人们都沉浸在和谐的气氛中,谁也不用担心对方会突然把枪口对准自己。七个原本互相为敌的人,在战场的一隅,演绎了一首美妙绝伦的战地波尔卡,跳跃的旋律上流淌着一个永恒的主题:信任,美好的无与伦比的信任,它的极致就是将宝贵的生命无条件地托付给值得信赖的对方。

生活中,再没有比守护生命更庄严神圣的事情了。因为你在守护他人的生命时,也是在守护自己的生命;守护自己那颗真善美的心;守护道德、礼仪、良知等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是我2003年发表在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因是卷首语,字数有限,编辑老师删掉了一些内容,这是原文),本以为再也无人提起。几天前,不经意间在网上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是同题作文,便多看了一眼。一看那熟悉的语句,才知道是我的文章。连忙搜索了一下,见“豆丁网”“百度文库”“百度学术”“出国留学网”“励志人生”“5068教学资源网”“故事百科”“百文网”“从容网”等许多网站都转载过这篇文章;有的署名“作者李光乾”,有的没有署名,有的署的竟是别人的名字(后来经过维权,已将其名字删除)。不由感到奇怪,我的文章,怎么变成别人的了?写作此文时,我还没上网,连《生命的托付》这样的题目都没见过,更别说读过谁的文章,模仿谁了。如今打开百度,满眼都是《生命的托付》,但多是2013年后写的,尤以2020年前后写的多。在众多写作者中,也许我是第一个写这个题目的人。我是中学语文教师,知道“题好一半文”的道理,单是拟题目,就花了许多精力。我曾拟过《生命是一种托付》《托付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等题目。文章写好后,步行到10多里外的县城,以5元钱一篇的价格请人打印。转载文章注明作者姓名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著作权的尊重,这是常识。若以后有人转载这篇文章,盼有点常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证书伴我成长
后一篇:屋檐下的蜘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