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们 的 心 灵
在 颤 抖
——记一次特别的作文指导课
泸州七中:郭家琴
早就看过毕淑敏老师的《我的五样》,也听过班主任朋友介绍主题班会活动时用《我的五样》中的选择方式,让学生感悟生命中的至爱亲情,但是我一直不敢做这个活动。因为,即使是面对自己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要一件一件的舍弃,都是会非常难以抉择的,如果再残酷的要求孩子们写上亲人的名字,在活动过程中一个个放弃他们,那应该真的是掏心挖肺一般的疼痛吧?
开展活动的缘由
都说初中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对写作确实有一些畏惧心理。
以往的作文指导课,我们已经尝试过好多活动方式了,什么“斗牛士活动”啊(一组两个学生参与,一个扮演牛,一个当斗牛士,在牛背上贴一字,让斗牛士去看,学生观察活动过程,详细描写活动中“牛”和“斗牛士”的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会非常的高,因为有可供观察的对象,写下来的文字大多活泼有趣。)、“画鼻子游戏”啊(老师事先画一人物素描在黑板上,蒙上参与活动的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原地转几圈,然后去画鼻子,往往画得非常离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非常高。)、“小品表演”啊、“情景再现”啊,活动方式虽多,但有时候也觉得热闹有余而沉静不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
参加“国培计划”蜀道行工作坊的研修活动,听了程翔老师关于建设自己的课程作品的讲座以后,我就在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作文课程作品呢?反复思考以后,我确定在作文课上试一试用《我的五样》这种选择方法,看看学生的反应,从活动现场和作文中了解他们选择的缘由,促成我们师生的心灵成长。
活动开始阶段的众“生”相
昨天的作文课上,当我神神秘秘的发下一沓白纸,让学生每人拿一张的时候,孩子们不知就里,都在问“老师,做什么呀?这么小的纸片,能写什么啊?”我笑而不答,直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切!还卖关子呢”------
等教室里的喧闹声平静下来以后,我开始与学生交流,“请问孩子们,多大了?”,“在你们十多年的生活成长过程中,你觉得哪些东西很重要呢?”,在如林的小手中,我随意的点名抽问,学生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亲人”、“学习成绩”、“朋友”、“阳光”、“电脑”、“小说”、“零食”、“老师”-----同学们兴趣盎然,继续说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孩子们,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在大家说的这么多重要的东西中,哪些是最重要的?请大家在白纸上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记住,只能写五样,你的选择时间只有五分钟。”
教室里还是有点喧闹,平时活泼的几个不停的发问,“可以多写几个吗?”,“可以一次写几种东西吗?”,但是,不少的同学开始静静的思考了。在学生静下来思考的时间里,我也在想“如果我真的只能选择五样东西,我会选择什么呢?”时间慢慢流逝,眼看五分钟的限制时间就要到了,很多同学还没有想好究竟选择什么。有的同学干脆伏在桌子上,使劲的捶打着自己的脑袋;有的同学东张西望,想看看大家写的是什么;还有几个同学小声商量,看看大家是不是写一样的东西。看着实在不知道写什么的那些同学,我提示他们“你写下的东西不必从逻辑上推敲是否成立,只要是你赞同的或者认为重要的东西即可”。
“时间到,请大家停笔。请问,有愿意交流的同学吗?”,我微笑着轻声问同学们。“我来,我来”,初一的班级里,很多孩子愿意交流;“一定要交流吗?,好吧,我来说一下”,初二的同学们,在反复要求以后,才有一两个不情愿的站起来交流;初三的学生一听说要交流,全部都摇头,有同学还说坚决不交流。我知道,初一不太适合做这个活动,孩子们小了一点点,他们没有怎么进入活动氛围;而初二初三的孩子就不一样,他们已经对很多问题有了更为独立的理解和认识,显然,效果会更好一些的。原本这个课是没有设计当堂交流环节的,主要是还有一部分同学迟疑着不知道写什么,所以我临时起意,想到交流一下学生们的选择,了解一下情况,对后面活动的推进心里能更有底一些。
真正的考验是选择放弃什么
在同学们交流一下以后,我将活动推向艰难的舍弃阶段。
“好吧,孩子们,请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你的选择时间是一分钟。”,我的话不啻于重磅炸弹,一语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子再次喧闹起来。“什么啊?好不容易才选定了五样,马上就要失去了啊?”,“老师,你杀了我吧!这些东西都是不能放弃的啊!”,“不,不!”------
一分钟时间到了,我非常平和的宣布“请大家记住,你选择放弃一样东西的时候,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同时,请大家再次慎重思考,在剩下的四样当中再划去一样,你的白纸上只能剩下三样东西,请记住,你有三分钟的选择时间”,这个不容置疑的指令一下,教室里反而不闹了,很多同学都是愣愣的望着自己面前的纸条,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落下。我轻轻走到一个眼睛红红的女孩旁边,看着她纸条上的“亲人,朋友,自信,梦想”,已经划去的“成绩”旁边,还有小小的一个词语“健康”呢。“不知道怎么选择了吗?”,我轻声的问她,她一下子抓住我的手,“老师,我不知道怎么选啊!”,我轻轻拍拍她的背,“请认真思考,慎重选择,好吗?”,看着孩子眼睛里已经蓄满的泪水,我赶紧走开了,因为我的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
三分钟时间很快过去,教室里已经没有交流的声音了。“孩子们,对不起大家,我还得宣布,请大家在剩下的三样东西中选择一下,再划去一样-----”我自己的喉咙都有点发紧,实在不想说“只剩两样东西,规定五分钟”等话语。但是,孩子们显然已经推测出我的活动程序了,教室里陷入寂静之中,我好似在荒凉的野外一样,耳旁有什么声音隐约的传来。是啊,我还记得当年参与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出过这个题目,当时我的选择是相当艰难的。现在回头去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程,我真是非常感谢那次培训活动的,之所以能够那么珍惜自己的教书生活,也和那次的培训有关啊!正在我神思恍惚的的想着这些的时候,学生的哭泣声音大了起来,很多同学都泪流满面,面对着桌子上的纸条,他们真的陷入两难的处境。
“时间到了,孩子们。现在,你的手中只剩下你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你将如何爱护他们呢?请大家认真思考自己这样选择的原因哦。下面,我还得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你必须做出你最后的选择,请记住,你的纸条上只能留下一样东西!”我竭力控制住自己音调中的颤抖,平和而决绝的说着。教室里的哭泣声大了起来——三个年级的学生表现完全不同,初一的同学边哭边求情,“老师,不要划了,行不行?”;初二的同学没有多少哭泣的声音,他们默默的流泪,拼命的摇头,使劲的摆手,但是一点都不喧闹;初三哭泣的同学最少,但是,孩子们紧蹙的眉头,手中迟迟无法划下去的笔,却告诉我他们内心情感的激荡。是啊,面临着丧失,我们其实是无比软弱痛苦的,即使只是模拟状态的丧失,很多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还是肝肠寸断痛苦万分的。
心灵的倾诉——老师,我要续卷!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看着学生难过伤心,自己也忍不住揪心的痛着。“孩子们,我们今天的学习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分钟,感谢大家的配合,在这么艰难的选择面前,大家的真情流露令我感动。接下来,请大家记录今天的心路历程,好吗?”,每一次写作指令下达,都有学生说“不写要得不?”“写好多字嘛”这些,今天,没有一个学生这样说,他们都在思考。“孩子们,你们的体验就是题目,你们的感悟就是要求,你们记录的东西,将会成为你终身都能记住的成长过程。孩子们,老师也会和大家一起写作的,到时候,我将自己写下的东西打印下来,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哈”,我的作文要求说完以后,我们都开始了奋笔疾书。
教室里响起各式各样的笔在纸上游动的沙沙声,极其动听,犹如春雨细细的撒在干涸的土地上,花儿盛开在灿烂的阳光下,和风轻轻吹拂在耳畔一样。我感觉自己文思如泉涌,只觉得写字的速度太慢了,心中有好多话已经涌出来了,就是写不赢。“老师,请给我一张续卷”,“我也要,我也要”,这样的声音,在三个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班级里,都不止一次地响起来过。
看着孩子们埋头认真书写的样子,我忍不住的感叹:如果每次写作,我们都能够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真情流露,该有多好啊!因为是课后才记录这个教学瞬间的,所以,我可以把学生的一些语言摘录下来,大家就可以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刘旭):“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是老师!他为你的未来铺好路,让你去奋斗;是同学!在微笑时一起分享快乐,在伤心时分担痛苦;是父亲!(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独自抚养他)他为了你能够成才,送你去最好的学校,为了你,不惜自己的身体去拼搏;是篮球!它让我热爱运动,让我有健壮的身体,还希望有乔丹一样的技术-----”这个孩子平时的作文语言干瘪,语句也很少有通顺的时候,但是,今天的作文课,他不仅认真参与,课堂上激动得很,初一班上第一个哭泣的就是他。“当我极其不舍的划掉篮球以后,老师居然还要我们划去一样东西!‘她’对我来说很重要,同学是我的好朋友,老师是我的引路人,父亲是我最亲的人,我一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划去同学,刚划完时,我觉得我的心都快碎了!”,往下继续读他的作文,我心里受到的震动更大。
今天,我什么都没有做,就静静的坐在电脑旁边,认真拜读孩子们的大作,看得泪眼婆娑,感悟多多。谢谢这一次活动,谢谢孩子们的精彩,谢谢我选择做这个活动,让我们师生都有了一次心灵成长之旅!
感悟:打造作文课程作品,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作文教学风格。
想一想有些作文课,老师简单的布置一道作文题,学生随便应付,编造一些言不由衷的语言和故事,我们老师批改作文的时候,也感觉读起来味同嚼蜡。这样让老师和学生都累的作文现状,难道不应该改变吗?
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热爱阅读,从阅读中积累创作经验,在阅读中提升语感,在阅读中激发创作欲望。
其次,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让这些东西都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感染孩子们,让他们也能长出一双善于观察生活和美的眼睛来。乐于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能将观察到的东西巧妙组接,作为最生动真实鲜活的材料,写进自己的作文。
第三,构建作文教学体系——这个说法不高深,不是大型的课程体系,只是根据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征,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作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后记录自己的感悟。学生感觉作文不好写的原因,最主要的一条还是没有素材。我们一旦研究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够非常清晰的指导学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打开学生作文话匣子的目的。
第四,作文方法方面的引导,必须在平时进行。阅读课教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要注意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语言的精美啊,结构的精巧啊,某一处描写很精当啊,都可以适当的点拨一下,娃娃些可塑性真的很强,老师加强了引导,学生也会顺势有所作为的。作文评讲的时候,也是我们教给学生方法的好时机,因为学生听得最认真,记忆得应该最牢靠。
第五,不要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全部同学。作文教学,才真正应该进行分层教学的。只有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他们才会在原有基础上一点点的进步,不至于在与好同学的比较当中,失去了写作的信心。每个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在进步的话,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真的不是问题了!
作文教学的艺术,作文教学的课程作品建设,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索!
(备注:1、《我的五样》作文指导课,用时100分钟;2、优秀作文会随后附上;3、纯粹的流水账,还有待完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