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浅谈《爱弥儿》之女子教育

(2014-05-08 21:19:15)
标签:

转载

让一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爱弥儿》(又名《论教育》)是他的重要著作,其中不但阐发了他的哲学、伦理、宗教观点以及政治思想,而且集中阐发了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因而为国教育思想者所重视。我也对该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女子教育因而进行了一些探究,在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女子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自然教育”,女子教育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的主要方式是按年龄对女子进行施教。而且他提出来很全面的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劳以及爱情教育等方面卢梭理想中的女性就是要有健康的体质、机智的才能、理性的头脑、高雅的修养、温柔的性格,为人谦逊却又端庄大方。健康的体质是理想女性的先决条件,机智是其真正资本,理性使其明白事理,高雅令人尊重,温柔是为妻的重要品质。这些教育内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旦局限于家庭,与男性紧密相连时,就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他对女子提出的这些要求需要时间、精力以及教育来使之成为,但他又要求女子教育以理想的家庭为中心,这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他尊重女性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又将女子局限于家庭,所以对于“女性离开家庭后的去向在哪里”这个问题,卢梭无法解答

卢梭的女子家庭观是建立在男女间爱情基础上的。认为在家庭中男女是平等的,双方都是主人,男女的平等在婚姻美满中起着很大作用。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如果不平等,自然的感情就会容易破裂,爱情、婚姻就更是如此了。正如我国古代“相敬如宾”这个成语典故,夫妻之间即使相爱不相敬,是不能持久的人生而平等,他反对轻视女子的传统习俗,认为尊重女性是一个国家有道德的表现,这对于女性的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也是反封建、反教会、反传统的进步观点。
    还有卢梭的女子自由择偶观,婚姻问题是女子的终身大事,一个女子的幸福是寄托在一个好男子的幸福之中,没有什么事情比选择一个好男子更难的了,如果说真有比选择好男子更难的事情,那就是选择一个好女子,婚姻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两个人的关系,所以丈夫和妻子应当互相选择。主要体现在苏菲父母与苏菲的一段谈话中:“我们要求你自己能做自己的主人,要求把选择丈夫的权利交还给你,只要你能同一个以娶你为荣的男子结婚;世俗的做法是:父母替他们的女儿选择丈夫,而只是在形式上问她是不是同意。我们的做法要同世俗作法完全相反,由你去选择,而只是形式上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苏菲,你要使用你的权利,你要自由地和明智地使用你的权利。应当由你去选择同你相配的人,我们所考虑的并不是别人是否赞同,而是你的幸福”。这一点也体现了卢梭的男女平等观点,以及他的公平之心。爱情、婚姻中,男女双方应当是彼此忠诚而不是谎言以及互献殷勤之类的,因为两个人都是自由的,男女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夫妇的权利问题。18世纪的法国,农业社会将妇女局限于家庭,男权势力压制着妇女,卢梭能在这样的法国提出这样的观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男女平等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在我们这个东方文化的国度里,没有男女平等之说,反而是女性极大歧视。在传统观念中,中国女性不需要知识,没有进学校的权利,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甚至是没有相对自由的情爱权、择偶权。即使是现代化的中国,男女平等也没有完全实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女子就应该做家务,以家庭为中心,而男子就应该去拼搏事业,所以,提到“女强人”仍含有贬义意味,而如果一个男子在家做家务就是“吃软饭”这种讽刺意义。作为一个现代女性,虽然权利逐渐增多,可不见得怎么去运用自己的权利,这是我们欠缺的,需要我们去努力。

18世纪的法国,农业社会将妇女局限于家庭,男权势力压制着妇女,启蒙运动又促进女性的觉醒。卢梭站在时代大背景下,以自然教育为基准,在尊重女性的前提下,从男性的视角提出其理想的女子教育——以家庭为中心展开,既超越了现实又存在局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以上这些就是我得到的心得,我觉得很有价值。这次阅读《爱弥儿》,使我对教师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卢梭的敬佩更深一层。我想今后我会多多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因为真的能带给我很多感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