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爱弥儿》之女子教育
(2014-05-08 21:19:15)
标签:
转载 |
让一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爱弥儿》(又名《论教育》)是他的重要著作,其中不但阐发了他的哲学、伦理、宗教观点以及政治思想,而且集中阐发了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因而为国内外教育思想者所重视。我也对该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女子教育,因而进行了一些探究,现在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女子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自然教育”,女子的教育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的,主要方式是按年龄对女子进行施教。而且他提出来很全面的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劳以及爱情教育等方面。卢梭理想中的女性就是要有健康的体质、机智的才能、理性的头脑、高雅的修养、温柔的性格,为人谦逊却又端庄大方。健康的体质是理想女性的先决条件,机智是其真正资本,理性使其明白事理,高雅令人尊重,温柔是为妻的重要品质。这些教育内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旦局限于家庭,与男性紧密相连时,就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他对女子提出的这些要求需要时间、精力以及教育来使之成为,但他又要求女子教育以理想的家庭为中心,这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他尊重女性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又将女子局限于家庭,所以对于“女性离开家庭后的去向在哪里”这个问题,卢梭也无法解答。
卢梭的女子家庭观是建立在男女间爱情基础上的。他认为在家庭中男女是平等的,双方都是主人,男女的平等在婚姻美满中起着很大作用。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如果不平等,自然的感情就会容易破裂,爱情、婚姻就更是如此了。正如我国古代“相敬如宾”这个成语典故,夫妻之间即使相爱但不相敬,也是不能持久的。人生而平等,他反对轻视女子的传统习俗,并认为尊重女性是一个国家有道德的表现,这对于女性的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也是反封建、反教会、反传统的进步观点。
18世纪的法国,农业社会将妇女局限于家庭,男权势力压制着妇女,启蒙运动又促进女性的觉醒。卢梭站在时代大背景下,以自然教育为基准,在尊重女性的前提下,从男性的视角提出其理想的女子教育——以家庭为中心展开,既超越了现实又存在局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以上这些就是我得到的心得,我觉得很有价值。这次阅读《爱弥儿》,使我对教师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卢梭的敬佩更深一层。我想今后我会多多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因为真的能带给我很多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