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2020-07-09 23:24:19)《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共两个框题,第一框题,我的角色,我的责任;第二框题,责任你我他。本节课共解决三个问题;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3.承担责任的重要性。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分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反思备课,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
首先,反思备课。在本课备课时,张老师和我就本课内容共给出两套教案。方案一是:结合课本素材和学生学情设置教学环节,分析学生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理解责任的含义、来源以及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接下来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方案二是:结合近期的热映电影《中国机长》刘传健的一段采访视频以及简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刘传健的简述发现责任的含义和来源,并根据他的事迹得出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接下来结合他的奋斗事迹、建国七十周年的阅兵场景、中国人的一天这三个素材和学生共同感受,探讨出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在备本课素材和备学生的过程中,我和张老师有过顾虑,担心以电影《中国机长》作为素材导入,可能会因电影的热度分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注意力,从而削弱课堂效果。最后,我们通过大胆尝试发现,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更强,而责任的含义和来源的知识点简单,通过刘传健的故事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点,更能使学生了解英雄机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向刘传健机长学习的志向。在这次备课中,我们的深切体会是,随着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学生更易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而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更应该结合时代楷模的英雄事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素材选择上,敢于创新,和学生共同生成课堂智慧,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反思教学过程。本课的课件来源于网络,课件配图精美,逻辑清晰,视频教育意义深远,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建国七十周年的阅兵场景和视频《中国人的一天》,学生在观看后热泪盈眶,深切体会到“我们感受到的岁月静好,是有很多人负重前行”的意义,正真从内心认同我是社会的一员,我应该对自己负责,感恩他人的付出,也要为社会做贡献,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也能真切意识到,祖国蓬勃发展的今天和明天,只有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坚持不懈的履行职责,才能未来可期。八年级的学生社会经验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有限,但通过视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感恩他人付出的窗,一扇了解社会的窗,一扇坚定理想信念的的窗。所以,本节课知识探究水到渠成,学生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也得到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值得肯定。
最后,反思教学效果。本节课教学结束后,学生们热情高涨,有讨论英雄机长刘传健的英雄事迹的;有讨论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无名英雄的;有讨论自己父母的付出不易的;也有自己反思自己平时表现的。总之,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视野更加开阔,看问题逐渐能站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值得表扬。作为教者,我也认识到,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适当留出三到五分钟的空白,来为学生们思考和讨论提供空间,是课堂立意的升华,也是学生思想的迸发的好时机,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有自由的课堂。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
以上是笔者对本课教学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前辈能不吝赐教,共同进步!(作者:杨敏敏)
前一篇:服饰文化中的历史知识
后一篇:学会聆听——有效沟通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