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蒋毅
(2018-02-24 22:26:35)分类: 计划总结 |
2017年叶洪林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蒋
时光飞逝,2017年的工作已经画上了句号。回想这一年,自己在工作室学习和工作的点点滴滴,真是幸福满怀。在叶所长的引领下,和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顺利地完成了一年的工作。这期间,有忙碌、有艰辛,但更多地是学习时的快乐、成长时的兴奋。现在,将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参加工作室活动
工作室是一片学习的沃土,每一次工作室学习活动我都不漏掉。这一年里,我一共参加了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九次。其中,自己先后参与了“小说性课文”“说理性散文”两个小组的课例研讨。3月,我执教的课例送到城十三小学校,受到师生的好评。
工作室是一个勤奋好学的群体。记得在“小说性课文”磨课时,我们组选择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第23课——《刷子李》。我们前后磨课六次,常常从放学后一直讨论到深夜还意犹未尽,又或许抱着电话聊上半个小时。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还是在教学策略的深层思考,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仔细研磨。在师傅的指导下,每一次的教学都在突破,都在提升。这,算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经历的磨课吧。我的感受太深刻了,原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思考是这样的啊。虽然,每一次要来回奔走,常常凌晨回家,可心里真心快乐,喜欢这群热爱语文教学的伙伴们。
一年里,我们去到全区大约八个不同乡镇学校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每次上课结束后,都会聆听到师傅的评课。师傅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过程的实施,从教什么到怎么教,让人整体地思考。还会细致到评讲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好或是不好,怎样更好。每一次听师傅的话,都更进一步地走进语文,之前的许多困惑又豁然开朗。但是,也越发地觉得,语文教学真是有无穷的魅力,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二、加强学习
多读一些好书,多学习别人的思想,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我在平时注重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学校、街道、区里组织的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一年来,累计听课65节。
这一年中,我认真地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1.理论积淀,提升素养。心中有课标,是一个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我仔细研读了语文心课程标准,做了详细笔记。对其他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通过各种途径超找相关资料进行了仔细阅读、记忆,心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很明确,方向也很清楚,为工作的落实打好了基础。2.经常观看各个学科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了解总结优秀课堂的方法特点,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研究。3.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文章,从中获得启发与提升。
三、带动引领
把在工作室的学习所获带回学校,让老师们共同发展,是我加入工作室学习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学校新进了一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把我的经验与他们分享,我认为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一年里,我在校内先后执教三年级下册《西门豹》、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五年级下册《刷子李》,并代表学校送课到武隆区木根乡小学校。我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因为课堂就是最好的学习实践地方。我希望能带给听课的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讨论。
11月,我指导的年轻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获涪陵区一等奖。10月,指导教师执教三年级上册习作课《吹泡泡》获江东片区二等奖。12月,指导教师参加江东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
四、今后前进方向
一直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2.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2018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