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总结 毛康媛
(2016-12-27 12:44: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总结
实验小学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加入名师工作室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是我教育生涯中最珍贵、成长最迅速的三年。在三年的参与中,师傅底蕴深厚、热心教育的魅力感染着我,工作室伙伴们孜孜以求、勤于实践、勇于探究的风尚激励着我。我的教育教学技能日臻成熟和完善,课堂驾驭能力日益突出,教育教科研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在师傅的指导下我逐渐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让我慢慢懂得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而又优秀的语文教师。
1.师德高标准
三年来,我时刻以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刻苦钻研,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循循善诱。2014年被评为涪陵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涪陵区“优秀教师”,年度考核年年为优秀。
2.学习多形式
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后,我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工作室的目标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的学习、工作计划,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为了能在三年的名师培训中尽快成长,我在平时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市、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平时能坚持阅读工作室下发的专业书籍,以及其他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杂志,底蕴在阅读中厚实,理念在思辩中提升,思考在碰撞中深入。
3.实践付行动
课堂是教师最为宝贵的研究原野,提升教学力是教师永远的必修课。在师傅的引领下,进行“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开发、各类文体教学研究,基于儿童发展的语文建模思想,立足儿童立场、关注语文本质、聚焦专题研究、彰显课堂特色,是我课堂追求的目标。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教材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筛选,使我更加明晰教什么;各类文体教学实践、探索、研讨,使我搞清楚了怎么教;走进各类赛课,参与、指导是前行的足迹,是智慧的结晶。每学期我争取上好1节校、区级以上公开课,三年内都能达成目标。在工作室每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从青涩逐步走向了成熟,“头脑风暴”式的评课研讨越来越显示出研究的智慧与深度,是工作室这样快节奏的活动锻炼了我,我获得了涪陵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并且有幸代表涪陵区参加重庆市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喜获一等奖。
4.课题促成长
新时期的教师需要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我先后参加了几个课题的研究。现在能够掌握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组织并参与课程改革及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研究促使自己不断地反思。近三年,我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均在国家、市、区级以上获得一、二等奖。
5.资源广辐射
三年的参与,让我明白了名师工作室不仅是我学习、发展的加油站,同时也是我校语文教师团队学习、发展的加油站。我作为桥梁,以点带面,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研究,成长、提升、造就我校的语文团队。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管理人员,我能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校本教研新模式,带领语文组的教师,一起积极建设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努力打造语文强势学科。从多方面热情关心青年教师成长,能主动地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为他们作教材分析,教法探讨,还能尽力为他们展现才能争取机会、创设舞台,使他们成为教学研究的主角。三年中,指导青年教师徐小杰、张洪铃、苏瑞、张琴等在市区级各类赛课活动中获一、二等奖;指导实习生唐君、湛奥琪等,带领她们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积累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
三年的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有收获也有惆怅,但一切都因为有了师傅的引领而让自己更加明晰了自己的语文人生之路,因为有了工作室的一群语文人的交流和努力而显得更加的坚实。在新的流年里,就让沿路洒下的花种继续烂漫,我们寻找一条新的岔路从零开始;就让脚下的路途继续延伸,我们在前方的驿站画一个饱满的逗号;在新的流年里,真心希望自己谋划新的期盼,延续新的辉煌;让我的语文人生依然因为坚定的守望而越加充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