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复述课文之方法浅(吴雪莲)
(2015-04-18 13:10:00)| 分类: 文章案例 |
指导学生复述课文之方法浅谈
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
在观摩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光盘时,我看到了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翻开语文书,课后第二题“我来讲讲这个故事”。指导学生讲故事让我想到如何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思考,我决定依托人教版教材理一理复述课文的相关方法。
一、复述的基本概念
复述课文,即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口头”或“笔头”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其形式包括重复性复述和改造性复述。
重复性复述又分为详细复述和摘要复述。详细复述要尽量完整地保留原作的观点、情节或内容,不改变原作中材料的顺序。摘要复述要根据要求截取主要观点、主要情节或内容。重述性复述可以直接引用原作的语言。改造性复述就是转述。转述是要求改变原作结构、顺序、角度或表现方法的复述。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概括性转述,它要求删去次要的、解释性的和修饰性的内容,并要求对内容进行必要的抽象,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和概括;一种是改编性转述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创造性复述。
二、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的基本前提:
第一、要求学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叙述顺序,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
第二、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文章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加工。
第三、复述内容正确而连贯,语句通顺而合理。
三、复述课文的方法
(一)摘要复述的方法
1、
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或把概括出的段意连缀起来。
2、抓关键词语法
所谓关键词语,就是点明中心或对文章的上下内容起重要连接作用的词语。此法可在没有中心句可抓的情况下使用。
3、
即把文章按层次或情节列成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都是文章内容的一部分,然后围绕小标题有层次地进行复述。如《将相和》一课,可列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再根据小标题,分别说出每一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即是一次对课文的复述。
(二)详细复述的方法
详细复述一般针对的是一些篇幅短小故事性强的文章进行的。如《女娲补天》。要求较高:基本上是要学生按原样把文章的主要内容都讲出来。教师要给学生“搭支架”,如:
1、利用板书复述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是作者思路的导图,可显联系,示内涵。在新课教学接近尾声时,可让学生按照板书的引领复述课文内容。
2、
为了让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做到说话连贯,有条理,可引导学生编写提纲,然后让学生按照编写的提纲复述课文。如复述《再见了,亲人》,指导学生列出提纲:文章写了哪些“亲人”,我军与这些“亲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并简单列出每一件感人事件中的关键词进行复述。
还可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表格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如《新型玻璃》一课,可编制有“名称”“特点”“作用”三个项目的表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并根据表格展开复述。
(三)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创造性复述是指改变文章的叙述人称或叙述顺序,发挥学生的合理想象和联想对课文进行的复述。
1、改变体裁
如将古诗改用散文的形式进行复述。在复述时,要着重诗歌的意境。如复述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要想象出“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的景象,进行具体的叙述:从游览的地点的花说到飞舞的蝴蝶、叫声和谐动听的黄莺;从独步寻花到留连忘返的情态。
2、改变人称
作者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复述时可以改用第一人称。
3、
可以将课文中的顺叙改为倒叙,或者将倒叙改为顺叙进行复述。如《桥》,作者是以设置悬念的表达方法来叙述的,复述时可以改为顺序的方式:先讲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再讲故事结局。这样一复述,学生更能体会到“设置悬念”在表达上的好处。
4、补充情节
可使复述趣味性增强,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5、刻画人物
主要是具体讲述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复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可以只抓住文中鲁迅的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如“恍然大悟”“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中的一个点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丰富和完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