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
(2022-05-08 10:20: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周宁故事 |
那天晚上改完高三学生的周考试卷已经11点多,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社区防疫网格长的电话,“请您明天早上5点半准时到临时核酸采集点报到,参加全县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这波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感染力强、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危险性极大。为了防患未然,全县除初高三还保持正常上学外,其他所有年级全转入线上教学。为了抢在病毒传播之前筛查出可能存在的感染者,只有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这也是县域第一次。抗疫命令必须不折不扣无条件执行,听完电话睡意全消,现在能做的是把明天采集信息的手机充满电,把闹钟调到凌晨4点半,再复习一遍工作操作流程。虽然躺在床上,几乎一夜未眠,眼前一再浮现实操过程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应对方案。
半年前学校响应县抗疫指挥部的号召,组织抗疫自愿服务队,有条件的教师第一时间响应,有党员夫妻,有50多岁的老党员,有入党积极分子,更多的是年青党员和教师,我也成为其中一员。经过前期培训和演练,防疫知识和核酸采样流程已经了然于心,现在真要上“战场”了,还是有点小紧张。辗转反侧到闹钟响起,立马洗漱煮快食面,一切准备了当便跨上单车,踩着晨曦里惺忪的路灯赶往采集点。社区工作人员已经连夜搭好帐篷,现在正在布置入户宣传事宜,其他来自各行业的自愿者也陆续准时到场。在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参与这项工作,负责采样的医生是凌晨3点从外地赶来支援的,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件光荣而严谨的工作团结在一起,无缝对接,分工协作。通知居民6点半开始检测,早起的、赶时间上工的不到6点就排起长队,都是街坊邻里,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突然要求他们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真成了困难的事,维持秩序的自愿者这就忙开了。
我负责录入信息,穿戴好防护服、面罩、口罩、医用手套,用手机登录信息平台,开箱,扫描试管码,一切按程序进行。入口处检查绿码、检测体温、登记信息,信息录入后才能采集标本,一个流程需要多人密切配合。晨光明媚,场地闪耀着两种主色调,一种是志愿者身上热情开朗、象征团结和力量的红色;另一种是现场人员身上纯洁朴素、体现宁静祥和的白色,两抹色彩完美组合,构筑一道战胜疫情的钢铁盾牌。检测开始后一切都恢复秩序,碰到小的技术问题也能得到其他信息员的帮助,自愿者热情地搀扶老人,协助他们完成检测,医生耐心细致地采集咽拭子,处处可见暖心情景。这次采用20人一管的方式,必需确保信息录入在一起的20个人的生物标本都在同一支试管里,个另不明内情的市民有插队的坏习惯,极易造成混乱,还好有志愿者协助。为了避免被感染的风险,检测期间不能上厕所,手头的工作步入正轨后,生理上的反应越来越强烈,活人真要被尿憋死,事先准备了成人尿包,没想到解决起来竟如此困难。
临近上午11点,社区需要一组检测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居家隔离人员采样,我和另一位医生穿着防护服跟网格员上门。居民点建在山冈上,巷子七拐八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岭,还有一条像八达岭长城一样的陡坡。就这样一家一户采样,走了16家已将近中午12点。听到家属感激的问候,看到老人鞠躬致谢,我被感动了,这些朴实的市民是在感谢伟大的党,感谢强大的政府。是的,世上有哪个国家能在疫情来到时做到全员免费治疗、免费接种疫苗、免费检测甚至上门义务服务。我不禁仰望天空,天空一片蔚蓝,那是宽容和爱的色彩,是博大胸怀和永不言弃的底色。采集点的工作接近尾声,四周渐渐安静,只有广播仍在高喊:“请全体居民来做核酸检测,注射疫苗48小时以内的人暂时不能做核酸检测”。此时,入户宣传的工作人员反馈回一条信息,有一位居民刚打完疫苗就来做了核酸检测。这有可能造成同一试管里的20个人的检测结果都呈假阳性,怎么办?只有倒查那支试管,找到同一试管里的其他19个人,请他们重新检测,还得做好解释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几经波折从录入的信息中找到试管,自愿者分头找回19人,经过大伙精诚合作和不懈努力,一场小危机迅速化解。
接近下午1点,网格内的所有居民全部完成核酸检测,本次任务顺利结束,紧张的精神这才放松下来。一阵胃绞痛袭来,受委屈的老胃口闹意见了。该回家了,下午还得上课,正好再给高三学生说说病毒知识,或许高考考场上能派上用场。其他人员也在准备撤离,他(她)们也都要回到各自工作岗位,看着这些可爱的身影,我在心里默默祝福好人一生平安。轻风携来浓重的消毒液气味,场地消杀人员又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