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猴研岛的绿色

标签:
旅游教育 |
分类: 美丽中国 |
网络上对平潭猴研岛这样介绍:临海而立,常年受风浪侵袭,岛上怪石嶙峋,草木稀少,是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的典型代表。整个猴研岛,放眼所到之处,皆为岩石。而这些岩石无一相似,各具特色。有的呈深红色,表面十分光滑;有的为深灰色,形状奇异;数量最多的则是浅黄色大块头岩石,不少绿色植物覆在其上,顽强地生长了起来。
初次到猴研岛,内心深处最敏感的还是对面的宝岛台湾,相距只有68海里,来到这里的大多数旅客也许都有这份情愫。小岛在风浪作用下,只有背风处有少量土壤,向风处连沙粒都少见,确实是一座岩石岛。穿梭在岩石丛中,感叹大自然的风才是最杰出的抽象派雕塑家,漫无目的的精雕细琢从未停止,整座小岛就像诺大的天然雕塑展,其作品始终处于微妙的变化之中。偶尔一抹绿色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又给石雕增添一份自然神韵。
网络简介说有不少植物覆盖在大块岩石上,这不太准确。在背风有土壤的地方,确实有不少植物,但种类少,长得矮小。主要有:老鼠艻,多年生小灌木状草本,其须根长而坚韧,秆粗壮坚实,表面被白蜡质,平卧地面部分成簇生长;铁包金,藤状矮灌木,这时节有红色和紫黑色的核果,特别漂亮可爱;阔片乌蕨,植株高约30厘米,根状茎粗壮,短而横走,叶丛生,缺水时卷缩;滨柃,叶细密,树冠紧密,根系纤细密集,能利用较薄土层有效地吸附在岩石上及深入岩缝,是优良的耐盐碱、抗海风地被植物和防风固沙植物;厚藤,四季常绿,叶形奇特,生长势强,几乎全年有花,根系极深,可作海滩固沙或覆盖植物;黑面神,灌木,高数十厘米,枝条上部常呈扁压状,这季节叶色异常翠绿,能看到红色圆球状蒴果。神奇的是,在顶风的岩石缝中也能看到绿色,它们不但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存活,还能开花结果,种子随风飘散,虽然有机会萌发的极少,但总有幸运儿。它们主要是:假还阳参,生长于海滨沙地,常见于基岩海岸浪花飞溅区石缝或砂石地,还能生长在受强海风吹袭的距高潮线不足5米的岩石缝隙中,生长良好,显示出极强的耐盐能力;芙蓉菊,株形紧凑,叶片银白似雪,根干苍劲古朴,自然呈团簇状,其抗逆性、抗盐碱性、适应性很强;肉叶耳草,一年生无毛肉质草本,岛上见到的只有2厘米高,近丛生状,叶肉质对生,不见花冠,蒴果顶部开裂。在临海的礁石上附生着紫菜和石莼,不论惊涛拍岸,它们依然自在生长。
这些植物种子选择了小岛,没有抱怨,永不言败,以最顽强的毅力迎接狂风,以最坚忍的耐心面对干旱,以最舒展的姿态拥抱阳光。它们不起眼但一样盛开,被海风吹弯了腰却更加茁壮。沙土遮不住绿色,海风抵不过坚韧。猴研岛上这一抹绿色,让石头开花,使生命辉煌。这颜色与数百米外的军营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