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坪村洞宫山景区的一颗明珠

标签:
旅游 |
分类: 美丽中国 |
经网友黄大河先生推荐,我慕名专程到禾坪村走访。
从洞宫山出发约10分钟车程就到村口。左边是原小学校舍,正方形两层回廊式砖木结构,当年很多学校采用这种建筑,周宁禾溪村民国时期的校舍就是这样。村口右边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小山冈,为纪念1936年2月闽北闽东红军大会师,冈顶修建了艺术性极强的纪念碑,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与田园、古树、古村融为一体。
走进村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又是一道别样的风景,一片茂盛的古树屏立在岔口,旁边是柳王殿和风景池。看来传说中的柳杉王就在这片树林里了,为了一棵树建造一座神殿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棵树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沿游步道漫步在树荫里,挂果的山毛榉已经开始转换色彩;尾叶冬青依然青翠欲滴,鲜红的果实坠满枝头;钢铁般坚硬的乌冈栎挺立在路边;600多年树龄的江南红豆杉斜长在村旁,树梢超过三层的楼房;800年树龄的江南油杉保留一副健美的身姿,与身旁金黄的银杏树相映成趣。树林的主角是柳杉,而柳杉王注定是最耀眼的,胸径2.8米的古树据说有近1000年的树龄,却一点也不见老态,连树皮都接近完好无损,用双臂丈量一圈,至少需要5个高个才能将它环抱。这棵树能安然地存活至今实属奇迹,且不说害虫的啃食,仅近代的人为威胁就经历了两次。1958年大炼钢铁需要大量柴火,周边的树木已被烧完,正准备砍这棵神树时,突然雷雨交加、狂风怒号,村民的瓦片瞬时被怪风掀个精光,神树因此躲过一劫。上世纪90年代大量柳杉出口创汇,商贩自然盯上这些古树,村民为了保护树木主动轮流值守,最后升级为打架上访事件,还好县政府英明决策保住这些珍贵树木。站在树下看村庄全景,仿佛一幅清新的水墨画,四周低矮的青山拱卫着一片黄墙黛瓦,山涧环绕村庄汇集于风景池中,画面中央一面鲜红的国旗迎风招展,似乎与山顶上的红旗传承接力。山环则藏风聚气,水抱则载气纳气,好一个钟灵毓秀的小山村。
这是陈氏宗祠,禾坪村隶属政和县杨源乡洞宫村的自然村,原名奇坪村,明朝初年由陈贵公之子马五公开基,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也是爱国教育基地,陈列了详实的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观看之后,对当年闽北闽东的斗争历史又有了新的了解,也对耸立在山顶的纪念碑有了理性认识。都说文旅结合,政和县的一个小自然村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循着路口的导游指示牌,很快找到潜伏在村边的神龟,它静静地卧在一片稻田中间,默默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半天时间蜻蜓点水般领略了这个袖珍山村的美景和人文,收获颇丰,心中突然闪出一个概念,禾坪村绝对称得上洞宫山大景区里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