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纯池村

标签:
周宁纯池村文化 |
分类: 住在周宁 |
http://s6/mw690/004kAsZugy6IK04WicB45&690
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淳江划归寿宁县管辖。随着邻近村庄人口增长,商贸往来逐渐频繁,交通驿道交织成网,明朝年间,般若寺旁修建了一座木拱廊桥,名为院林桥,淳江成为宁德周墩通往福安、寿宁的中转站。明嘉靖壬戌年秋天,倭寇侵犯南疆,淳江村民文辂公、季惠公、良质公、良名公、志光公、良今公、延瑞公、一春公参加抗击倭寇义勇军,战绩卓著,史称“淳江八勇士”。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淳江劫富济贫的徐援公接受清政府招安,康熙十三年徐公奉诏讨伐“三藩”叛乱,征战有功,升任都督,康熙二十年告老还乡,倡办学馆,重修般若寺,为家乡建设带来福音。清同治年,为避同治帝载淳的名讳,淳改为纯,淳与纯方言同音,江随即改为池,因此有了纯池的村名。无巧不成书,先人绝对想不到,140多年后,在这高山之颠会出现一个面积达7.8平方公里的纯净的天池----芹山湖。
时光推进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闽东大地上的革命活动如火如荼,纯池村的徐升须、徐以岩、徐应豫、徐应增、徐应满、阮华东、叶家贵、徐应绪等先后参加革命,他们撒热血,抛头颅,为共和国的诞生献出年青的生命。民国34年(1945年)8月1日周宁设县,1955年9月,寿宁县划出第六区(今纯池镇15个行政村及泗桥全乡)归周宁管辖。1984年,纯池设乡,1998年设镇,乡、镇政府机关都设在纯池村。
进入二十一世纪,纯池村迎来大发展。2001年8月,纯池大房村与下坂村之间兴建向阳新村,由溪尾、上房、东家寨、东坑、纯池等因建设芹山水库的移民以及北山堂村因造福工程搬迁的村民组成,120多幢崭新的水泥楼房畔溪而建,充满现代色彩,村对面就是纯池最高学府周宁四中。
纯池村有四条干道,从村中央十字路口向南至莲地、城关,向北至禾溪、祖垄,向东至三门桥、寿宁,向西至芹山水库大坝、泗桥。漫步主街道,两旁几乎是水泥楼房,店铺鳞次栉比,生意兴隆,政府机关单位也基本建在街道旁。进入古巷,两旁是前店后房的老式的门板铺面,时过境迁,现在店门紧闭,往日的繁华不在,许多明末清初的老屋破旧不堪,间隔着的几座清晚期的民居依然古朴典雅,门厅前的旗杆石、门眉上的匾额、高昂的马头墙,默默地坚守着昔日的尊贵。大坪路照样是村民最喜欢的休闲聊天的好去处,众厅、徐氏宗祠以及废弃的人民会场散落期间,众厅前用鹅卵石镶嵌的精美的长颈鹿图案似乎还在诉说当年冯梦龙微服私访的故事,巷道旁拙朴的古井千百年如一日源源不断地涌出甘泉,巷子尽头偶然出现的身着清朝服饰的老阿婆仿佛将时空带入古装电影的场景。
http://s8/mw690/004kAsZugy6IK0bAwTR17&690
http://s10/mw690/004kAsZugy6IK0bIZktb9&690
纯池境内可圈可点的景致有10多处,纯池村的三十六陂和天柱石是其中最经典的自然景观。从纯池村沿周寿公路东行,到坡顶时,返身眺望纯池村方向,一条缓缓西下的山脉间隆起许多山脊,象一个巨大的饺子折出无数褶皱,光影下明暗线条错落有致,形成恢弘宽广的三十六陂景观,深秋时节,在绿树红叶、金黄稻浪以及西斜夕阳的衬托下,眼前仿佛展现一幅浓妆艳抹的西洋油画。继续东进,到达香洋林场一处场房,可看到右侧东峰山顶上竖立一块巨石,那就是天柱石了。沿着村民开辟的便道上山,大约20分钟到达山顶。立秋时节,路边的松树林里长着各色野山菌,惊艳无比。临近山顶处,一座小巧的神宫坐东朝西,供奉石单峰仙公、文昌帝君、子孙娘娘,旁边简易的厨房可供登山者自助煮饭。神宫背后的小山象一个巨大的基座托着一块高15米、围径13米的巨石,纯池村民奉石为神,称石单峰仙公。相传很久以前,玉帝和娘娘在天宫游玩,娘娘的玉簪不慎落入凡间,这玉簪插入山顶后化作一块巨石,没曾想这巨石竟然不断地往上长,大有比天高的架势,玉帝不愿意了,命令雷部天尊将巨石击碎,雷公领命后用了许多办法,终于把疯长的巨石击落,千姿百态的碎石散落四周,留下这方天柱石斜插在山顶,远看象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因此又称石笏。清末文人徐福同为此留下诗句“搢笏朝端出帝乡,岩岩壁立表东方。春云雨露恩膏沛,桂月风高玉质香。遑假鱼须问浅陋,夙娆鲠骨与膺飘。苍苔斑驳藤萝古,可勒民情入奏章。”站在东峰山顶向西眺望,纯池村恰似停泊在芹山湖畔整装待发的巨轮。
http://s12/bmiddle/004kAsZugy6IK0fO2tt0b&690
http://s1/mw690/004kAsZugy6IK0iAuaI90&690
http://s10/mw690/004kAsZugy6IK0jsLvr29&690
纯池村这艘从后唐时期驶来的巨轮即将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