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陈峭村

标签:
周宁陈峭 |
分类: 游在周宁 |
陈峭村位于周宁最西面,距礼门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距县城46公里,海拔936米。地处周宁、屏南、政和三县交界处,西连鸳鸯溪自然保护区,与屏南郑山镇宜洋村遥遥相望;北临洞宫山风景区,与政和县西岩村接壤。
陈峭村曾经有中村峭、张家峭、陈家峭等几个村名,都离不开峭字。峭意为山势又高又陡,足见村所在地地势之险要。村北面的石马顶山峰海拔1040米,而村南面是万丈峭壁,峭壁深处是水流湍急的鸳鸯溪。陈峭村最早为张氏肇基,建村年代不祥,南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陈氏继九公从礼门溪山村迁居此地。因山高地险,水源不足,先民在村内挖掘抗旱防火的蓄水池7口,水井9眼。因地少水缺,村民自古就有出外务工经商的传统,主要从事织棕衣、弹棉被、伐木放流等传统手艺,也有经销日用杂货、人参鹿茸等。现存的古祠、廊桥及七池九井等古迹足以见证先民的勤劳与智慧,没有豪华的古民居,说明当年村里没有特别富裕的家庭,村中央有一座老房子,在临近小巷的房门口上方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炮楼,瞭望口和射击孔都朝向巷口,可见当年这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也不安宁。
正是因为偏远闭塞,现在的陈峭村仍保留着十足的乡村味,村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生态生活方式。村子四周古树环抱,苍翠葱笼,黄土墙黑瓦片的老房子,依山而建,整齐划一,村子宁静舒适。周边山势逶迤险峻,集火山岩地貌、水体景观等地质遗迹于一体,仅在村南面的山崖中,就有观音岩、抱子岩、罗汉岩、千丈岩等景点,山间小泾、峡谷瀑布点缀其间,形成金龟望月、观音坐堂、银象出山、鲤鱼迎宾、仙人洞等景观。单说金龟望月,浩月当空时如此,当汹涌的云海浮现峡谷时,这里便呈现出神龟探海的美妙,而万里晴空时,巨龟临溪迫不及待的神态也惟妙惟肖。鸳鸯溪更是令人神往集险、奇、幽、美于一身,溪流在幽深的峡谷中时而汹涌澎湃、水声振耳,时而舒缓宁静、波光鳞鳞。河谷中含蓄娟秀的仙女瀑恰似一瀑布下沐浴的仙女,身旁还有青蛙、绵羊围着。一棵高大的枫树挂满红叶,斜阳下翌翌生辉,象是仙女沐浴前挂在树上的彩裙。相比之下小壶口瀑布显得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简直就是陕西壶口大瀑布的缩影,大老远就听见隆隆的涛声,看见峡谷中腾起的水雾,走近瀑口,好象会被吸入一般,让人望而却步。飞架于峭壁之上的仙人桥一边是周宁,一边是屏南,桥上的廊屋重檐飞翘、张灯结彩,生生地把这一片深山幽谷、这一处断涯深潭装点成美景。河谷两岸风光旖旎、姿态妖娆,特别是秋季的河谷,分明就是一幅天然的油画,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就象画家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罐,各种色彩沿着山脊,顺着山坡,一路流淌,所到之处,满眼都是热烈明快的秋色。陈峭的美还在于气候,即使在夏季,平均气温也只有22摄氏度,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极高,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素有“夏日炎炎不用扇,三餐吃饭不流汗,睡觉还得棉被盖”的说法。
陈峭在唐颐先生笔下更是妙笔生花:一条栈道如盘龙,蜿蜒于峡谷,龙尾于天地坛,龙首似乎迫不急待地跃向谷底的一潭碧水。行走在2000多米长的龙脊上,远近皆奇石林立,形态万千。一座观音尊像,巍峨壮观,面朝鸳鸯溪,端坐在佛堂之上,身披绿绒绒的璎珞,衣褶清晰分明,随风飘逸,显得庄重慈祥。而茫茫云海上,一只神龟仰起虔诚的头,口含一株灵芝,仿佛要遨游到观音大士脚下,献瑞祈福。远处的挂冠岩和晒靴石大概是哪个朝代的官吏,到此忘情山水,乐不思蜀,挂冠归田,晒靴桃花源中了。更奇的是一根石柱拔地而起,峥嵘奇崛,如身披铠甲的将军,莫非为大峡谷看守门户。这里还是观云海日出的胜地,“前瞻山吐红日,云蒸霞蔚;后望云雾聚散,缥渺奇迷。”
如今村庄有220多户800多人,常住300多人,近500位村民外出或务工或经商,在外企业年产值近10亿元。几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致富不忘回馈家乡,他们有谋有识,共同出资创办了陈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建设家乡。根据《周宁县陈峭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评审稿》,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高位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高品质高山生态休闲度假区。风景区按“两带四区”空间结构进行开发,即:后垄溪山水和美经典休闲带、爱岭溪户外运动激情体验带,综合服务区、商务会议度假区、生态康体养生区、自然观光游览区。景区的前期工程基本完工,修建了风水池、仙鲤湖、陶然亭、醉仙亭、云霞亭、翔福亭,铺设步游道、架设景区栈道,可以俯瞰全景的聚仙阁正在建设之中。陈峭村发展旅游业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外,还具有地域优势,西北面距洞宫山风景区仅4公里,西南面的景区道路已与屏南鸳鸯溪风景区相连,距离礼门滴水岩、蝙蝠洞、后垅大峡谷景区也只有10多公里。此外,交通也越来越便利,从县城经礼门、秋楼、常源到陈峭。出陈峭往政和西岩、洞宫、西门、西溪至周宁泗桥村,再返回县城,所有村道基本都是水泥硬化路,反方向游览亦可。另外,还可以从屏南鸳鸯溪风景区过仙人桥来到陈峭。不管是哪条线路,大多穿行在林间盘山道上,各色山川美景尽收眼底。
时代的发展催生山村蜕变,景区建设保留了古村原有的韵味,又让山村焕发生机,更加迷人。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陈峭,如今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英国作家希尔顿在《失去的地平线》中虚构了香格里拉,而陈峭确是名副其实的香格里拉。花一天时间到陈峭看看,留下的是一辈子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