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熊孩子
(2019-12-30 13:04:06)
标签:
兰海《超级育儿师》制定规则和淘气椅搞定熊孩子 |
分类: 育儿幼儿园 |
兰海从德国慕尼黑大学毕业,拿到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三个硕士学位
兰海: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所有的管教都应该在爱与拥抱中结束,而不是在恐惧和羞耻中。
我们在定义熊孩子的时候,了解过他们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吗?
一、缺乏安全感
1、安全感遭到了破坏
案例1、大吼大叫暴躁破坏的小粟在六岁之前生活在国外的幼儿园,因为语言不通经常被同学欺负,而爸爸妈妈因为也在适应新环境,所以忽略了小粟的安全感遭到了极度破坏。
当他七岁在回国的飞机上暗暗发誓,不要再让别人欺负自己。于是他开始极度的保护自己的领地,所以别人随意一句话,在他看来就是嘲笑;接力赛他一定要跑第一,因为他不相信会有人把接力棒给他。
小粟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坏,父母制止他不要吵,不要打,不要闹,但是没有办法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就算是浑身解数,也解决不了问题。
小粟的妈妈要面对各种压力,小粟每天都在提高,但也同样会闯祸,她要不断地给别人道歉,还要等待小粟内心安全感慢慢恢复起来。
兰海: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所有的管教都应该在爱与拥抱中结束,而不是在恐惧和羞耻中。
我们在定义熊孩子的时候,了解过他们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吗?
一、缺乏安全感
1、安全感遭到了破坏
案例1、大吼大叫暴躁破坏的小粟在六岁之前生活在国外的幼儿园,因为语言不通经常被同学欺负,而爸爸妈妈因为也在适应新环境,所以忽略了小粟的安全感遭到了极度破坏。
2、婴儿不被父母经常搂抱亲,肢体接触少,长大后缺少安全感。
研究数据显示,在福利院长大孩子,虽然有稳定的环境与抚养人,但因为幼时缺乏与照料者亲密的肢体接触,缺少爱的搂抱亲,很多孩子长大后会相对缺乏安全感,抗拒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人际交往也更容易遇到困难。
案例2、《超级育儿师》儿子被娇惯变成小皇帝 用哭闹打人表达感情 20150819期
恩恩的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妈妈外出打麻将聊天,也不在家。恩恩完全由阿姨照顾。
恩恩行为上是攻击阿姨,言语上要阿姨抱抱。
恩恩现在知道打人是不对的。怎样纠正:1、警告,让他知道打人是不对的,需要提醒他。2、第二步,解释。为什么他刚才这样打人是错的,帮助他冷静下来。如果警告无效,他还要继续这样做,3、让他先坐淘气椅上,设定时间。他现在4岁,就设4分钟。坐完4分钟之后,走到恩恩面前,要求恩恩道歉,并且拥抱他。5、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他离开了淘气椅,我们再把他放回去,重新计时。
案例2、《超级育儿师》儿子被娇惯变成小皇帝 用哭闹打人表达感情 20150819期
恩恩行为上是攻击阿姨,言语上要阿姨抱抱。
恩恩现在知道打人是不对的。怎样纠正:1、警告,让他知道打人是不对的,需要提醒他。2、第二步,解释。为什么他刚才这样打人是错的,帮助他冷静下来。如果警告无效,他还要继续这样做,3、让他先坐淘气椅上,设定时间。他现在4岁,就设4分钟。坐完4分钟之后,走到恩恩面前,要求恩恩道歉,并且拥抱他。5、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他离开了淘气椅,我们再把他放回去,重新计时。
3、环境的改变,有巨大的不适应
案例3、《超级育儿师》如何“制服”脾气暴躁不讲理的孩子 参加跆拳道等多项人文活动 20150930
串串面临从农村搬家到城市的环境的改变,有巨大的不适应,而父母没有察觉。在这个城市里只有父母能宽容你的孩子。
兰海:融入计划:要想适应新环境,分为三个方面: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
家庭规则:不打人;常看书;多运动。
。。。
串串在街上闹不愿回家。抱妈妈腿,咬人,打人。
兰海:让串串看着妈妈的眼睛,明确提要求,现在要一起走路回家。第二步告诉他不许耍赖,坚决不可以。
串串你这样抱着妈妈是没有用的。如果这样,大家都一起站在这里是吗?串串手放开,抱起串串,让他站好,牵着他的小手一起回家。串串愿意跟着妈妈走了。
情绪平复了一些,妈妈再跟串串聊今天开心的事情。
案例3、《超级育儿师》如何“制服”脾气暴躁不讲理的孩子 参加跆拳道等多项人文活动 20150930
兰海:融入计划:要想适应新环境,分为三个方面: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
家庭规则:不打人;常看书;多运动。
。。。
串串在街上闹不愿回家。抱妈妈腿,咬人,打人。
兰海:让串串看着妈妈的眼睛,明确提要求,现在要一起走路回家。第二步告诉他不许耍赖,坚决不可以。
串串你这样抱着妈妈是没有用的。如果这样,大家都一起站在这里是吗?串串手放开,抱起串串,让他站好,牵着他的小手一起回家。串串愿意跟着妈妈走了。
情绪平复了一些,妈妈再跟串串聊今天开心的事情。
4、圈养长大的宝宝,成长的孤单
案例4、《超级育儿师》暴力的小宝宝 被关在八楼的母子 20151014期
润城4岁半,表面活泼的小润城内心却充满孤独,他看上去很热闹内心缺乏真正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一个只顾自己玩手机的妈妈,一个只能自己和自己玩的孩子。成长不应该经历这样的孤单。妈妈和小润城一定要从八楼走出去。
辅导日第一天,兰海老师为润城一家指定了家庭规则:1.学会控制情绪;2.扩大社交圈子;3.丰富家庭活动
案例4、《超级育儿师》暴力的小宝宝 被关在八楼的母子 20151014期
5、惯用抛弃之类的话恐吓孩子
案例5、《超级育儿师》辣妈PK彪悍“小皇帝”
本集中,一对年轻父母由于不当的教育方式,而造成三岁孩子变成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年轻妈妈谢楠楠由于对育儿知识和生活常识匮乏,并惯用抛弃之类的话恐吓孩子丁丁,导致才三岁的丁丁缺乏安全感,甚至不愿意上幼儿园。
三岁的丁丁,不愿意上幼儿园,每次外出总是撒开花儿疯跑,完全不听妈妈的呼唤,在家里更是无法无天,不会用礼貌用语,随便乱扔东西,随意用小车撞人乱发脾气,甚至还撞妈妈,动不动就毫无顾忌的哭闹。
丁丁妈妈惯用“我走了,我不理你了。你再闹我就打你屁股,你不听话我就把你的玩具扔地上”等这样的语言来威胁孩子。在丁丁犯错误之后,妈妈对他的态度大部分是“放弃管教”。并经常任由丁丁一个人在呆在空房间中。
妈妈的威胁让丁丁害怕上幼儿园,怕妈妈再不来接他。妈妈的纵容也让丁丁的不听话行为和哭闹情绪越来越严重。同样让妈妈手足无措。
育儿师经过观察后,对丁丁及谢楠楠进行辅导。为全家定规则,如使用礼貌用语,妈妈不允许再说“我不要你了。”其次,是完善丁丁家中的安全措施。最重要的教会妈妈育儿技巧,如在丁丁犯错误时应该如何。育儿师为
丁丁准备了淘气毯,要求妈妈丁丁犯错误时,让丁丁在毯子上坐3分钟,并意识自己做错了。 节目中丁丁由于随便咬人,当妈妈让丁丁坐淘气毯时,丁丁一味哭闹,妈妈却没有办法。育儿师要求妈妈狠下心来必须让孩子坐回去。这时候谢楠楠却质疑育儿师“非要这样吗?他在哭,能先安抚他吗?”
其实这正是为什么每次谢楠楠在想要教育丁丁,最后都放弃的重要原因之一。谢娜娜一方面狠不下心严格要求孩子,另一方面又总是用恐吓、威胁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才会让丁丁即缺乏安全感,同时又学妈妈用威胁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他才会也用发脾气来对待妈妈。
育儿师要求妈妈对丁丁多一些关注,关键是如何设身处地的看到孩子的内心。
育儿师支招让孩子在游戏的中学会规则,在玩耍中慢慢成长。并教会妈妈很多育儿技巧,如如果控制丁丁发脾气的情绪,如何教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如何带着使命感去幼儿园,如何外出时候不会乱跑。
案例5、《超级育儿师》辣妈PK彪悍“小皇帝”
本集中,一对年轻父母由于不当的教育方式,而造成三岁孩子变成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年轻妈妈谢楠楠由于对育儿知识和生活常识匮乏,并惯用抛弃之类的话恐吓孩子丁丁,导致才三岁的丁丁缺乏安全感,甚至不愿意上幼儿园。
丁丁妈妈惯用“我走了,我不理你了。你再闹我就打你屁股,你不听话我就把你的玩具扔地上”等这样的语言来威胁孩子。在丁丁犯错误之后,妈妈对他的态度大部分是“放弃管教”。并经常任由丁丁一个人在呆在空房间中。
二、不会表达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蛋蛋妈妈的语言比较单一,只会指令,提要求,评价
兰海辅导:让蛋蛋说出不同情境下自己的情绪,高兴 生气 难受 委屈,妈妈准确说出蛋蛋内心的感受。
蛋蛋与小朋友交往时不知道如何表达
兰海辅导:爸爸妈妈如何帮助蛋蛋?1、使用积极的语言,2、示范替代指令性的语言;3、创造一些小暗号;4、链接和蛋蛋的感受
通过一个游戏来训练,两组积木,爸爸妈妈蛋蛋玩红色的,兰海玩黄色的。各自搭建一个房子,房子需要两种颜色。蛋蛋不仅要和爸爸妈妈合作,还要和兰海交换两种不同的颜色。蛋蛋在游戏中学会请求帮助,交换玩具,与人合作,礼貌用语。
6岁之前的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心理建设,和别人好好交朋友比认字算数更重要。
给孩子创造机会学会和各种人沟通,体会他们的感受
三、孩子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与父母养育的方式有关——过于骄纵或过于宠溺,等等。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在骄纵中,孩子看不到界限、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因为他们体会不到界限和被需要,对于父母的宽容和爱,他们理所应当的受着,所以如果哪天父母收回了宽容和爱,他们就会撕心歇底。
视频里的孩子平日里已骄纵成习,即使打了家人,爸爸也束手无策,只会不断的讲道理。
为什么要打人?这个问题孩子爸爸从来没有想过,其实他可以在孩子出手打人时:
用双臂抱住孩子控制身体,以接纳的心等待孩子情绪平稳。
孩子情绪未冷静前,不需要讲道理。当人的右脑占主导时,是无法启动左脑来理性思考的。
孩子情绪平稳后共情孩子,倾听孩子的打人动机,表达对孩子打人的理解,以此来与孩子达成连接。比如先打开孩子话匣子:“有时候生气特别想打人对不对。”
孩子只有被理解,被倾听之后他才会听你的话。
实例:
六岁的孩子孙赫冉,爬22楼的窗户、随意打妈妈甚至向着妈妈撒尿、打小朋友在幼儿园没有小朋友和他玩、骂脏话。眼睛散光却不戴眼镜无休止地看电视玩手机,导致散光越来越严重(眼镜损坏很多副)。
这是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孩子六岁能惯成这样,超级育儿师兰海一针见血:我不是救命稻草,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
一、观察:
在这个环节,兰海了解到了孩子的缺点和喜好、家长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二、家庭会议:指出缺点
三、制定规则:
规则简洁明了,宣布规则是逐条解说并征得孩子和全体家庭成员的同意,最后让所有的人签字(仪式感很重要,签名会提醒所有的人共同遵守规则)
以下是规则:
*注意安全(解释:不能从高处往下跳、在屋里不能爬高)
*不能打人
*正确表达
四、实施
(一)树立规则 建立权威:使用淘气椅
使用淘气椅对待孩子错误行为(违反规则的行为)的有效程序。以孙赫冉打妈妈的行为为例:
——警告(你打妈妈了,你不能再打了,你错了)
——解释(你打妈妈,所以现在你要按照我们的约定接受惩罚,坐淘气椅,六分钟)
——设定时间器,实施惩罚(坐淘气椅的时间为几岁几分钟,孙赫冉六分钟)
——坚持(要让孩子知道受惩罚时妈妈在旁边,如果他离开椅子,那么会重新设定时间重来;离开。此时的离开是和孩子保持距离但需要在一个空间内,让父母和孩子能够在对方的视线范围之内。这样既能让孩子有冷静的空间又让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离开而滋生不安全感。父母需要让孩子单独待一会,留出让他们思考或反思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父母的责骂。而此时父母需要避免交谈,因为孩子需要冷静。)
(这个过程,既是惩罚也是让孩子冷静)
——解释(时间到,计时器响,再次蹲下,和孩子双眼对视,清晰解释:刚才你受到惩罚,是因为你打妈妈了,违反了我们约定的规则)
——道歉(所以你现在要向妈妈道歉,你觉得你做错了吗?)
——拥抱 肯定(拥抱。父母对孩子的拥抱和亲吻代表着接纳和爱。你知道自己错了,妈妈爱你,我知道你会改掉这个毛病的,妈妈相信你。淘气椅只是对孩子的行为说“不”,并非否定了对孩子的爱。而拥抱背后传达的信任和支持能让孩子深切的感受到爱的力量。
(二)全接纳:任何时候都表达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和肯定
孩子的行为偏差,追踪到后来,总是这个孩子缺乏爱。孙赫冉的成长过程中,看似妈妈溺爱,但实际上他很少得到妈妈的有效陪伴和有效肯定,母亲的纵容忍让得不到尊重反而得到保姆式的待遇。
(三)约束+理解
带孙赫冉外出是让家人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他会乱跑和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兰海给出的建议是一外出前先建立规则,先说,后不乱;二要让孩子有事情做。
**六岁之前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是父母的首要任务。
事件发生的前十天是最佳的纠正期,之后可能会有些困难
当孩子出现某个行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获得的信息是他是偶然行为还是长期行为,第二是这个行为是家庭环境产生的还是非家庭环境也存在,首先要对行为做一个判断。经常性,偶然性,所发生行为的周围环境,哪些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发生了变化,才会有所激发。
后一篇:越长大越认清“无人营救”的事实